长护险惠民政策背后也有待补漏洞 市医保局将优化评估公示和评估流程
长护险制度自2018年试点以来广受好评,该项制度已经为上海超过50万失能老人提供了生活照料和日常护理。而这项惠民政策背后,也存在着种种待改进的漏洞。在昨天举行的《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执法检查启动会上,市医保局对照条例作了关于完善长护险的相关报告。
据了解,2020年底,本市长护险评估机构36家,护理服务机构1210家,服务失能老人42.4万人,全年支付居家照护和养老机构照护40.7亿元。2020年,将社区日间照护服务、家庭照护床位纳入长护险支付,有力支撑社区嵌入式养老,基本实现长护险对居家、社区、机构全业态的覆盖。
把好长护险评估关
在长护险的评估审定中,评估人员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原来会走路的,现在走不动了;原来会说话的,现在装作聋哑人了。
如何在评估上把好关?市医保局局长夏科家表示,市医保局牵头制发《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办理流程和协议管理实施细则》,并于2020年修订。一方面,规范初次、状态和期末等各类评估申请规则和衔接,严把“申请关”;另一方面,增加评估结果公示、状态评估双向修正机制,探索评估影像留存和评估机构区域招标等,严把“评估关”,并加强评估机构管理和定点择优遴选,建立动态进退机制。
“近期,我们根据市人大调研的相关意见,持续优化评估公示进社区;会同卫健部门,研究细化终核评估流程及系统建设,进一步优化需求评估流程。”夏科家表示。
统一资格认定标准
民进上海市委提交的一份提案指出,各区在长护险操作标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部分远郊地区在对象认定上放宽了标准,让长护险成了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变相补贴。“做法有碍公平,从长远看将成为影响长护险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因素。”
如何解决“标准不一”的问题,夏科家表示,结合卫健部门评估标准2.0版上线,严把“标准关”,同时,卫健部门牵头建立市—区—机构三级质控体系,严把“质控关”。此外,加强对各区的政策指导,压实责任,规范合理控制增量、消化存量,加强对失能率偏高重点地区的评估督导和管理。
据悉,目前本市已启动社会第三方居家照护类长护险机构综合评价工作,初步形成规范设置、服务实施、运营管理、奖励加分4大类17项综合评价指标,引导长护险机构规范化、连锁化、品牌化健康发展。
在长三角享受延伸结算
越来越多的上海老人选择赴周边城市异地养老。而异地养老模式的推行,关键在于公共服务的政策通关。比如在长护险方面,入住异地的沪籍老人经评估后,可同等享受上海长期护理保险相应待遇。
据悉,为协同推进、有力支持异地养老,在长三角全面实现异地就医住院、门诊直接结算的基础上,2021年1月,印发《本市老年人入住长三角区域养老机构长期护理保险费用延伸结算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以本市长护险定点品牌养老机构为主体,依托其在长三角开办的养老连锁机构,实现长护险待遇的延伸。目前,首批纳入舒孝、亲和源两个品牌,3家异地养老机构(吴江2家、嘉兴1家)。经评估,有17名本市失能老人(平均年龄达91岁)可享受到长护险待遇的延伸结算。
夏科家表示,市医保局将进一步夯实长护险延伸结算试点工作专班机制,边试点边总结经验成效,分批分次、扩大机构覆盖的范围,让更多本市失能老人可在长三角享受长护险延伸结算的政策,助力本市老人异地养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