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东方七日谈|南京疫情扩散,长三角如何经受压力测试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姜泓冰
2021年08月02日11:22 |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小字号

“昨天本市无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每天早上按惯例听听本地卫生健康部门发布的新冠疫情情况通报,感觉这样的“无新增”是多么美好、多么不容易!

7月的最后一周,谁也没有想到,始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这一波德尔塔变异毒株感染,迅速波及湖南、四川、辽宁、广东、北京等14省市。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7月31日的数据,全国累计报告新增本土确认病例已增至328例,接近此前5个月总和,且“短期内仍然还会有继续向其他地区扩散的风险”。

7月29日,《新华日报》一版,疫情防控已是“首要任务”

防疫形势严峻起来。

每一例确诊病例身后,有成千上万的人需要核酸检测,更多的人生活受影响。每个人又一次深深体会到,什么叫疫情突如其来,什么叫“蝴蝶效应”和“针大的窟窿斗大的风”。

“南京疫情促使全国经受压力测试,为未来疫情防控提供更多思考。”7月29日凌晨,张文宏医生在微博上给出判断:南京疫情遵循“点状-线状-弥散”规律,尚在可控之中。

南京检出本土病例当天,长三角地区各地民间舆情就开始焦虑。上海也有各种传说,小道流传,大抵不确,印证了市民百姓的担心。与南京高铁一小时车程,人员往来密集,上海能不紧张?

长三角交通网密布,断头路打通,经济依存度高,跨省异地办理的很多事项门槛都已拆除,一体化同城效应正在逐渐显示。今天的江浙沪皖,不可能关门发展、独善其身。

7月30日,《解放日报》疫情防控报道

这些天,上海盯紧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等关键点关节点,强化机场口岸、码头车站防控闭环管理和分区分级管控,“加码”收紧发热门诊和发热哨点监测……媒体一遍遍提醒市民坚持防疫“三件套”“五还要”,提倡“非必要,不出沪”,细致到高温天怎么算戴好了口罩:“闷,才是戴好的正常表现;不闷,大概率是没戴好。”

“全市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杜绝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要突出一个“严”字。”市委书记李强在最近一次市委常委会上这样说。

考验一个地方建设管理水平,体现一座城市软实力的,不只是狂风暴雨、灾祸意外,更多还是日常。要做到每一天标准规范不走样、不轻慢、不粗疏,才能抵得住无孔不入无时不在的微小侵蚀,做得好周到妥贴、润物细无声的建设。

疫情与台风“烟花”前后脚到来,对上海、对长三角区域,何尝不是一次重要的压力测试?它促使我们思考,在区域一体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如何真正做好公共卫生安全防御的无缝衔接,不让病毒便捷通关。

也是这一周,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在向人大代表们报告上半年工作时指出,上海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他提到上海正在全面推进的城市数字化转型,称之为上海面向未来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以“数字蝶变”引发“城市蝶变”的关键之举。

数字化时代,也许不会再有铜墙铁壁,但要打造一个既“薄”又“软”、肉眼不可见却又无时无处不在、不透漏危险的风险防护体系,大有可为。

“未来哪怕我们每个人都打了疫苗,新冠仍然会流行”,张文宏预言说。我们大概率要学会与新冠病毒共存了,立足长远,利用新技术,建设完善数字化时代的长三角一体化防控网,也已是题中之义。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