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上海率先設立“基礎研究特區”,力爭產出一批重大原創成果

2023年03月27日09:07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以“特區計劃”支持“無用之大用”

上海率先設立“基礎研究特區”,力爭產出一批重大原創成果

■本報記者 俞陶然

研發一款光帆飛行器,用高能激光推動100納米厚、展開后約10平方米的光帆,將飛行器加速到光速的20%,飛往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統——科幻小說裡“三體人的故鄉”半人馬座α星。這個構想,是不是頗有科幻色彩?復旦大學航空航天系教授徐凡從中發掘出一個科研項目,名為“宇航光帆薄膜結構穩定性與智能調控”。2021年,它入選了上海市基礎研究特區計劃,獲得市科委200萬元資助。

近日,徐凡課題組的研究成果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並被《自然》雜志“研究亮點”欄目報道。“科幻”研究為何能產出國際頂級科技期刊青睞的成果?上海在全國首創的“基礎研究特區”起到了伯樂作用。

鼓勵青年人才投身原創研究

“基礎研究特區”設立於2021年,是上海市政府《關於加快推動基礎研究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推出的創新舉措。在全國率先設立這類特區,旨在選擇基礎研究優勢突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重點領域和重點團隊給予長期、穩定的支持,引導科研人員心無旁騖地從事前沿探索。為了推動科研組織模式和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市科委賦予“基礎研究特區”充分的科研自主權,支持機構自由選題、自行組織、自主使用經費。

上海首批“基礎研究特區”有3個——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市政府每年向每個特區投入2000萬元,持續5年﹔三家單位以不少於1︰1的經費比例共同投入。特區實行“區長”負責制,擁有充分自主權,復旦大學校長金力、上海交大校長丁奎嶺、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胡金波分別擔任三個特區的“區長”。據悉,上海市第二批“基礎研究特區”計劃已啟動,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成為特區,每家單位每年將獲得1000萬元資助,持續5年。這6個“基礎研究特區”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或國家重大需求,根據自身學科優勢遴選項目,探索更適合基礎研究特點的管理制度,力爭產出一批重大原創成果。

“特區計劃啟動后,我校的支持對象是45歲以下、需要大力支持的青年科研人員。首批17個項目獲得資助,項目負責人平均年齡為37歲。”復旦大學科研院基礎研究處處長王浩說,“去年底,我們啟動了第二批項目申報,針對交叉類項目新增了雙負責人制這一支持模式,鼓勵不同學科方向的青年科研人員深入合作,開拓科學前沿。”

市科委基礎研究處介紹,特區計劃統籌部署重大科技問題帶動與好奇心驅動的基礎研究,力爭培育更多“從0到1”的原創成果。由於鼓勵青年人才投身創新性強、不確定性大的研究,一批在傳統的政府科技計劃中很難立項的課題,通過特區計劃獲得了數百萬元資助。

失敗風險高也能獲充裕經費

“85后”教授徐凡就是一位享受到改革紅利的科學家,他申報的課題入選了復旦“基礎研究特區”首批項目。這個項目源自物理學家霍金提出的“突破攝星”計劃——研制一款帶有光帆的微型飛行器,讓數千個飛行器進入太空並展開光帆,再用地球上發射的激光推動光帆,把它們加速到光速的20%,飛往4.24光年外的半人馬座α星,探測那裡是否有可容納生命的類地行星。

2018年,徐凡看到《自然·材料學》的一篇社論分析了“突破攝星”計劃的可行性,對此很感興趣。在做了一些理論計算后,他覺得霍金的想法是有可能實現的,前提是研制出具有極限性能的光帆。作為薄膜力學專家,他知道光帆薄膜易起皺,會導致激光反射方向不規則變化,使飛行器偏離航線。如何提升膜結構光帆的形面平整性和穩定性,是一大挑戰。

雖然很感興趣,但因為“突破攝星”非常前沿,爭議性也很大,徐凡就沒有研究下去。“基礎研究特區”計劃在復旦啟動后,他得知這項計劃鼓勵青年科研人員勇闖“無人區”,失敗風險高的項目也可能入選,就申報了這個項目。 經過函評和答辯,“宇航光帆薄膜結構穩定性與智能調控”成功立項。

“這是我拿到的經費最多的單項項目,市科委給了200萬元,復旦也有共同投入。”徐凡告訴記者。特區項目的資源投入還可以在中期檢查時,根據執行情況靈活調整,他希望屆時獲得更多的經費支持。

在政府和高校長期、穩定的支持下,徐凡已取得不少進展。在實驗室,記者看到一台基於卡文迪許扭秤的激光帆姿態測量裝置,裝置裡有一片小型液晶薄膜光帆,在激光照射下會旋轉,偏轉角的實驗值與理論預測吻合。課題組已為這種裝置申請了中國發明專利。

在電腦上,徐凡演示了光帆展開動力學計算結果,隻見一張折疊成X形的光帆徐徐打開,與美國“光帆2號”飛行器的光帆展開過程基本一致。據介紹,“光帆2號”以太陽光為動力,2019年在太空實現了光驅動變軌。激光帆則是以激光為動力,技術難度更大,速度也比太陽光帆飛行器快得多。

“無用之大用”催生智能抓手

“基礎研究特區”項目看似天馬行空,其實也有短期內轉化應用的潛在價值。去年10月,徐凡課題組與清華大學教授馮西橋合作研究的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於《自然·計算科學》。他們觀察到,因存放時間較長而失水的百香果表面會出現復雜的褶皺形貌演化。受此啟發,他們發明了一種基於手性形貌的自適應曲面軟抓手。實驗顯示,這種包裹硅膠的軟抓手能抓取堅果、石頭、玻璃碎片等各種形狀和材料的物體,頗為神奇。

徐凡與哈工大專家討論后認為,智能抓手可用於清除太空垃圾,防止它們損壞航天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估計,大約有100萬塊微小碎片在繞地球運行。又輕又小的光帆飛行器如果被碎片擊中,就無法完成星際航行,所以有安裝智能抓手的需求。這種抓手也可用於其他航天器以及礦井、深海等極端工況環境,以清除或篩選各種顆粒物。徐凡課題組為它申請了中國發明專利,希望盡早實現成果轉化和應用。

“這就是基礎研究的價值。”徐凡感慨道,“基礎研究有‘無用之大用’,雖然實用性比不上應用研究,但可以成為很多技術發明的基礎。”

這位曾留學法國的科學家說,法國人有重視基礎研究的文化傳統,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大科學家。另一方面,法國的航空、核電等先進制造業也是世界一流,這與他們重視基礎研究有密切關系。令他欣喜的是,中國近年來越來越重視基礎研究,上海“基礎研究特區”的設立,就體現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改革作為。

(來源:解放日報)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