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傳統文化非遺體驗活動 帶你感受海派年味

市文化旅游局介紹,春節日益臨近,年味也越來越濃,作為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勢必要熱熱鬧鬧歡慶一番。以手造物,以心傳情。“歲首探新春 非遺新體驗”傳統文化非遺體驗活動,以一場別開生面的年味之旅帶你打卡“潮玩”景點,用傳統藝術來辭舊迎新,讓這個春節過得有意義更充實。詳見↓
請大家注意個人防護,做到防疫“三件套”,防護“五還要”,切實當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今潮8弄·“潮兔春禧”新春燈會
癸卯兔年驚喜到!1月13日起,今潮8弄將帶來一場福兔遍地、年味十足、海派感滿滿的“潮兔春禧”新春燈會。78隻千姿百態的生肖兔穿著繽紛絢麗的新裝,攜著18個心意濃濃的美好新年祝福,來到縱橫交錯的8條弄堂與66幢老建筑間,向市民游客展現中國的生肖文化和趣味。
將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生肖文化”與弄堂相結合,展示非遺魅力的同時傳承中華文化,用未來與傳統交織的可愛模樣,為上海增添一抹抹多姿多彩、熱烈歡慶的海派中國年色彩。
弄堂萌兔(圖源:今潮8弄)
同樣作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石庫門裡弄居住習俗”,不僅是一種充滿上海市民特色的生活方式,也是上海文化的精髓之一。完整保留石庫門裡弄特色建筑的今潮8弄以充滿過往回憶與煙火氣的海派弄堂為載體,為每一個正在這座城市創造美好與迎接新春的人,帶來久違的年味與團圓的歡喜。
精彩活動預告(圖源:今潮8弄)
除了共賞“喜迎新春展新顏”的“潮兔春禧”新春燈會外,在春節期間,一系列傳統與新潮交相輝映的沉浸式年味游玩體驗也將接踵而至。不僅有“飛花接福”新春限時對詩活動,還有傳統非遺與國潮韻味相結合的海派年俗文創集市,此外,更有彰顯非遺技藝魅力的“中式新生活工作坊”等社區活動,讓人們度過一個“鬧忙”的海派春節。
“新文化制作人”第一季“手藝再興”
“新文化制作人”第一季“手藝再興”以雙展並行的形式,於2022年11月5日至2023年2月5日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二樓展廳同步舉辦。
邵帆作品“以兔之名”在“狂人之丘”展覽現場(圖源:煙囪PSA)
陸斌作品《破境》《重圓》在“狂人之丘”展覽現場(圖源:煙囪PSA)
雙展分別是馮立星、吳有策劃的《狂人之丘》,以及左靖、王彥之策劃的《回到未來:穿越時代的屏障》。其中,《回到未來:穿越時代的屏障》以文獻的方式首次在上海全景展示了十余年來左靖團隊在鄉村的實踐,木刻、玉扣紙、木活字等傳統非遺手工技藝,還有散落在各地的童謠在展覽中以實物和影像的方式穿插展示。
“鄉村·百工Part I——從黟縣百工到碧山工銷社”單元在“回到未來:穿越時代的屏障”展覽現場(圖源:煙囪PSA)
“回到未來:穿越時代的屏障”展覽現場(圖源:煙囪PSA)
“回到未來:穿越時代的屏障”展覽現場(圖源:煙囪PSA)
《狂人之丘》回到東西方哲學的源頭,強調手藝作為一種認知和“看見”的能力。展覽記錄了藝術家“日常勞作”的過程,觀察他們如何用“手藝”將身體與物質世界連接,最終卻呈現出一種高強度的、反效率的、質朴的“瘋狂”。《回到未來:穿越時代的屏障》則在文明的更迭導致手藝終究失落的今天,主張將“手藝”二字重置於一整套友好、克制的生產體系中進行探討,在嘗試拾回人與自然聯結共情的方法的同時,摸索手藝背后的造物觀念及精神遺產在當代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上海馬戲城《時空之旅2》
以驚險刺激的技巧動作和絢麗多彩的舞台效果,向觀眾傳遞“超越自我、追求卓越”上海精神的《時空之旅2》即將於1月13日起,開啟新一年的演出序幕。
《時空之旅2》的演出向人們講述了發生在上海的美麗邂逅和浪漫的愛情故事,將海派雜技與現代科技無縫連接,呈現給觀眾完美的舞台視聽體驗。
時空之旅2(圖源:上海馬戲城時空之旅)
海派雜技作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是一項具有鮮明上海地域特點和風格的上海雜技藝術。上海雜技團通過精湛的海派雜技表演,與潮流前沿的舞美科技、多元藝術的融合,創造出一系列豐富多彩、鮮活生動的場景,展現中國歷史文化和現代風貌,繪就海派雜技的新圖景。
時空之旅2(圖源:上海馬戲城時空之旅)
快樂的新一年,不如就從和家人朋友一起看一場《時空之旅2》開始!燈火闌珊處,一覽無余的是這座城市由內而外的真善美,以及中國傳統雜技文化的華麗轉身和重裝亮相。
各種好看好玩的已准備就緒。這個春節,讓我們一同體驗傳統文化、非遺技藝帶來的魅力,過個紅紅火火的新春佳節吧!
資料:市文化旅游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