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文化| 體育

江南絲竹民族風 《炎黃風情》《吳越春秋》來滬

2022年11月15日16:46 | 來源:東方網
小字號

原標題:江南絲竹中感受民族風情 蘇州民族管弦樂團攜《炎黃風情》《吳越春秋》亮相滬上

東方網11月14日消息:11月13日至14日,蘇州民族管弦樂團攜《“炎黃風情”——民歌主題二十四首》和《吳越春秋》兩台中國管弦樂音樂會,參加“禮贊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演藝大世界·全國優秀舞台藝術作品展演。包括這兩場演出在內,蘇州民族管弦樂將為滬上帶來四場音樂會,以江南的獨特神韻、國際化的表達展現作品背后的中國故事和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

11月13日晚亮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炎黃風情》,原是著名作曲家鮑元愷於1991年創作完成並首演的大型管弦樂組曲,以膾炙人口的中國民歌為主題,最初通過西洋樂器演繹華夏大地多姿多態的山川面貌、風土人情。2021年,回歸民族音樂本源,鮑元愷創新改編完成了《炎黃風情》中國管弦樂版,並由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完成世界首演,在同年末與滬上觀眾朋友見面,成為樂團近年在滬頗受關注的一場演出。

響應樂迷熱情,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將新版《炎黃風情》二度搬上滬上舞台。此次的呈現,是作曲家和樂團攜手從旋律、配器等方面精心打磨與雕琢后的升級之作,用更地道的民族音樂語言、更鮮明的中國管弦樂風格和更艷麗的民族風情色彩,深入展示民族氣概和人文情懷。

整場音樂會通過《燕趙故事》《雲嶺素描》《黃土悲歡》《巴蜀山歌》《江南雨絲》和《太行春秋》6組組曲,充分彰顯民歌的音樂特質和地域風情。比如雲南情歌《小河流淌》中,彈撥和弓弦樂器的模糊音響模擬朦朧月夜,雲鑼、鋼琴、豎琴的叮咚音響模擬小河流水﹔陝西民歌《夫妻逗趣》中,板胡、三弦、嗩吶、小堂鑼和木琴等營造詼諧音樂場景﹔江南曲牌《紫竹調》中,二胡、琵琶、曲笛、豎琴等融合運用,在江南絲竹、彈詞、昆曲等中嵌入巴洛克音樂變奏技法,賦予經典滬劇曲牌耳目一新的旋律。

在14日晚上演的中國管弦樂音樂會《吳越春秋》中,蘇州民族管弦樂團精心編排了曲目,為廣大樂迷獻上一份音樂大餐。音樂會由指揮家、蘇州民族管弦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彭家鵬執棒,演奏家、蘇州民族管弦樂團藝術指導朱昌耀攜樂團青年演奏家共同獻演。

音樂會帶來《節日序曲》《古槐尋根》《長城隨想》三首耳熟能詳的民族管弦樂經典之作。其中, 開場作品《節日序曲》致敬新中國第一代作曲家代表人物朱踐耳百年誕辰;趙季平創作的《古槐尋根》帶領觀眾探古溯源,感受炎黃子孫根連根、心連心的立意﹔劉文金創作的二胡巨作《長城隨想》則帶領觀眾回望民族深遠歷史,汲取前行的信心力量。此外,音樂會還演繹了樂團近年委約創作的兩首中國管弦樂優秀原創作品:姜瑩為建黨百年而創作的《艱難與輝煌》和李濱揚創作的《吳越春秋》。

自2017年建團起,蘇州民族管弦樂團每年都赴上海舉辦多場音樂會。在《炎黃風情》與《吳越春秋》之后,12月,樂團還將在彭家鵬的指揮下,聯袂特邀的藝術家和藝術團體共同演繹《風雅頌之交響》和《江河湖海頌》兩台中國管弦樂大型音樂會。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