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堂思政課,讓楊浦學子收獲滿滿

本學期,區教育系統全面啟動“書記上思政課”活動,楊浦各中小學黨支部書記通過形式多樣,主題豐富的課堂內容,為學生們呈現了一堂堂精彩的思政教育課。
六一小學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珍惜當下 展望未來
“誰知道9月30日是什麼日子?”在“書記上思政課”活動上,六一小學黨支部書記陳軍以“共和國最小的烈士”為主題給全體五年級同學上了一節思政課,從“艱難的獄中生活”“糖是什麼味道”“珍貴的生日禮物”“秘密小交通員”“犧牲在解放前夕”幾個方面,向同學們講述了“小蘿卜頭”宋振中烈士在獄中八年的成長故事。
孩子們凝神靜聽,深深地被“小蘿卜頭”宋振中堅強勇敢的英雄氣概和革命精神所打動。當大屏幕上出現烈士紀念日的視頻時,隨著《義勇軍進行曲》響起,同學們紛紛起立,嚴肅行隊禮。陳軍勉勵同學們,要銘記先烈的精神,珍惜當下幸福的生活,好好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鐵嶺中學
一路芳華——長征故事
日前,鐵嶺中學黨支部副書記洪禮珍為學校少年團校的學員們上了一堂主題為《一路芳華——長征故事》的思政課,一起回望風雨如磐長征路,學習偉大長征精神。
洪禮珍通過“回首漫漫長征路”“半截皮帶——鐵心跟黨走的信仰”等四個主題,展現了黨從弱小走向強大、從苦難走向輝煌的過程,回顧了長征史上的十大歷史事件,並以插圖、影視等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學員們更加深刻理解長征精神。
她勉勵同學們:“前進的道路上,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要時刻以‘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狀態克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要接過長征精神的光輝旗幟,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
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初級中學
中國共產黨入黨誓詞的歷史沿革
建黨初期、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新中國成立時期和改革開放時期入黨誓詞有著怎樣的變化和發展?
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初級中學黨支部書記金蕾為學生入團積極分子帶來了題為《中國共產黨入黨誓詞的歷史沿革》的思政課。從入黨誓詞的變化可以看出,黨所處的歷史時期和承擔的歷史任務決定了入黨誓詞的內容。盡管不同歷史時期入黨誓詞的內容不同,但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的紀律要求卻始終貫穿其中,也體現了一代代共產黨人忠誠於黨、獻身使命的光輝精神。
金蕾表示,帶領入團積極分子了解入黨誓詞的發展變遷,可以汲取蘊含其中的強大精神力量。她寄語全體學生:“做一個仰望星空、緊跟時代、甘於奉獻的人,要有理想、敢擔當、不保守、肯付出,那麼我們的祖國便有更為輝煌的明天。”
鳳城新村小學
傳承英烈精神 強國復興有我
近日,鳳城新村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鄔紅衛為全體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思政課以《傳承英烈精神 強國復興有我》為主題,結合學校特色“四史”集郵課程,將烈士紀念日暨迎國慶愛祖國主題教育與思政課相融合。
鄔紅衛以“烈士紀念日,豎起一座精神的豐碑”的關鍵詞引入,讓學生們了解中國烈士紀念日的來歷。在“傳承英烈精神,植入一顆紅色的火種”板塊中,用一枚枚烈士紀念郵票,由“方寸之間”為學生打開了戰爭歲月的畫卷,帶領著同學們回到了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又用建國周年紀念郵票,將學生們引領到新時代。通過視頻觀看、歌曲學習、答連線題等豐富多樣的形式,讓學生們知道現在的美好生活、和平歲月是革命烈士拋頭顱、洒熱血換來的,是歷代中國同胞不懈奮斗和傳承的結果。
控江初級中學
走近瑞金——共和國的搖籃
在控江初級中學,李莉書記給初一學生上了一節思政課《走近瑞金——共和國的搖籃》。
從“為什麼我們祖國地圖上的東經116度線如此特別?那是因為它把共和國的搖籃瑞金和新中國的首都北京緊緊相連”這一話題引入,李莉帶領同學們走近瑞金,走近這片充滿紅色記憶的土地,在地理與歷史的雙重坐標中,重溫中國革命、建設的歷程,感悟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從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從紅軍烈士紀念塔到人民英雄紀念碑,同學們體會著中國革命道路的篳路藍縷,感動於蘇區精神的偉大崇高,愈發堅定了青春向黨、奮發向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最后,思政課在齊唱《星辰大海》中結束。
鞍山實驗中學
我與祖國共奮進
日前,鞍山實驗中學黨支部副書記王遠凱為全校學生上了一堂以“我與祖國共奮進”為主題的思想政治課。王遠凱首先列舉了新中國成立至今在經濟、政治、文化、體育、衛生等方面的十項偉大成就,列舉數據、圖文並茂,生動具體地展現了每一項成就。各班同學們認真收聽,紛紛表示從本次思政課了解了祖國73年的成就,倍感自豪,更加自信。
打虎山路第一小學
跟隨“千裡江山圖”重溫百年征程
“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的會址有什麼共同點?”“為什麼中共一大有兩個會址?”“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你發現了什麼?”近日,打一小學“搖籃藝術廳”變身為“黨史畫廊”,黨支部副書記劉群英帶領孩子們在“千裡江山圖”的“藝術游歷”中探尋黨的歷史,重溫光輝歷程,上了一堂《江山如此多嬌》主題思政課。
“黨史畫廊”專門為學生打造,以“千裡江山圖”為底色,以黨的百年奮斗史為主軸,以“搖籃陶工坊”的師生陶藝作品為主要內容,呈現“從一大到二十大”的標志性建筑和雕塑,創設沉浸式的黨史學習體驗。孩子們跟隨劉老師,行走在“千裡江山圖”中,閱讀著一個個建筑藝術和雕塑藝術,了解一次次重大會議和一個個歷史故事,感受祖國和家鄉的發展變化,感悟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感受上海“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自豪感和主人翁責任感油然而生。
工農新村小學
濃情育人心向黨 紅色基因代代傳
在工農新村小學,黨支部副書記居臻殷走進課堂,為三年級學生上了一堂特別的思政課。“在世界東方,有一個偉大的國家叫中國......”在一段深情的開場白后,居書記帶領同學們重溫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情景,給同學們講述了國旗、國徽、國歌的象征和意義,告訴同學們要尊重和愛護國旗國徽,每個人都應該會唱國歌。
隨后,居臻殷和同學們一起欣賞了歌曲《我愛你,中國》,從這首歌的歌詞中感受國土遼闊、物產豐富,感受祖國的偉大富強。思政課最后,同學們紛紛表示要樹立遠大理想,學好本領,做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惠民中學
美麗濱江 我的家鄉
在校班會課上,惠民中學黨支部書記孫廣波給全校學生上了一節思政課——《美麗濱江 我的家鄉》。思政課從同學們課前准備的濱江老物件分享開始,結合濱江老照片,讓學生從“老”濱江的故事中,了解楊浦百年工業史。孫廣波再從學生了解的“新”濱江為切入點,為學生講述了社會主義發展史、改革開放史的相關內容,從“工業鏽帶”到“生活秀帶”的歷史轉變,讓學生體會到濱江的每一步發展都離不開科學創新,感悟創新是社會進步、人民幸福強有力的推手。
不僅如此,思政課上還從楊浦濱江南段公共空間貫通工程總設計師、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筑系章明教授和他的團隊說起,帶著學生一起體會 “個人理想與祖國前途、個人人生與祖國命運”聯系在一起的道理。
內江路第二小學
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日前,內江路第二小學黨支部書記陳文菊面向全體學生作了一堂《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為題的思政課。
陳文菊引經據典、援古証今,用鮮活的事例、翔實的歷史資料,為學生們打開歷史的記憶﹔用“象棋”做比喻,黨中央就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而祖國的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發展就如同車馬炮各展所長,一盤棋大局分明,讓學生們看到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帶領全國人民“船到中游更奮楫”的不懈奮斗。
此外,陳文菊還引用張福清、孔繁森等優秀黨員的事跡,讓學生們看到新時代新藍圖中“江山就是人民”的時代內涵。她號召全體學生從小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以赤誠之心,努力學習、努力勞動、努力活動,滿懷自豪感,振奮精氣神。
(來源:上海楊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