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探索新經驗 上海"六大工程"為基層賦權減負增能

2022年09月30日08:43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黨建引領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超大城市基層治理新經驗

“六大工程”為基層賦權減負增能

上海各區紛紛出台細化措施、列出任務清單、明確責任單位

■本報記者 張駿

基層是整個城市治理的基礎所在、重心所在、重要支撐。

9月6日,上海召開深化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會議,會場連線居村基層一線,在作階段性總結分析的同時,更著眼於深層的基礎建設、體系建設、制度建設,布設超大城市的基層治理格局。

與此同時,上海推動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若干措施》《關於進一步加強居村干部隊伍建設和激勵關懷的若干措施》,進一步明確上海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創造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超大城市基層治理新經驗”為主攻方向,以網格工程、連心工程、家園工程、強基工程、動員工程、賦能工程等“六大工程”作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

聚焦“六大工程”,上海各區紛紛出台細化措施、列出任務清單、明確責任單位,加快形成為基層賦權、減負、增能的強大合力。

織密建強居村一線組織體系

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根基在基層﹔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底盤在基層。探索超大城市基層治理新路,是上海近年來孜孜以求的奮斗目標。

尤其自疫情發生以來,上海黨員干部對基層治理的極端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體認。市領導在基層治理大會上肯定廣大基層組織和基層干部為抗疫作出突出貢獻的同時,坦言“基層治理還有不適應的地方,動員組織能力還有待提升,運行機制還不夠順暢,群眾工作還不到位,基礎工作還不夠扎實”。

推進“六大工程”,正是把脈上海基層治理,針對“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固根基”推出的務實舉措。

以推進“網格工程”為例,大型或超大型社區在上海並不少見,上海管轄范圍超過2000戶甚至3000戶的居委會有1000多個。這些大型社區僅依靠居村“兩委”十來個人治理,往往“壓力山大”,這在社區疫情防控中尤為凸顯。

浦東新區浦興路街道長島路居民區就是這樣一個社區,常住人口2279戶、5650人。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李秀勤說,疫情期間,他們以不超過500戶為標准劃分5個微網格,並重新調整黨支部設置,統一調派10名社工進駐各支部,充實網格工作力量。177個樓道黨小組以樓為基、服務入戶。

此次推進網格工程,旨在織密建強居村一線組織體系,把黨的領導傳導到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其中一項重要舉措就是劃小做實管理單元,明確新建居委會管轄范圍一般在1500戶左右,穩步推進3000戶以上的居委會拆分、500戶以下的居委會合並。按照300至500戶的標准劃分微網格,確保管理服務無遺漏、無死角。

此外,上海提出進一步優化網格運行機制,完善居村—微網格—樓(隊)組組織架構和指揮運轉機制。在微網格上設立黨組織,黨組織負責人由居村黨組織成員或黨員骨干擔任,並兼任微網格長,每個微網格配備1名專職網格員。同時,強化樓組黨建,推廣報到黨員擔任“第二樓組長”等做法。

“微網格”在不少區、街鎮有探索實踐。徐匯區把下沉機關干部、居民區干部、樓組長、社區黨員、社區能人全部納入網格,通過廣泛聯系走訪居民收集意見建議,成為居民區的“眼睛”“耳朵”。靜安區細分出27個商務樓宇網格,各街道黨工委牽頭推動“樓務會”召集人與專職黨群工作者擔任“雙網格長”,形成“街區網格—樓群網格—樓宇網格”全覆蓋組織架構,整合各方力量。

讓基層有力量,發展有空間

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核心是人。

此輪“賦能工程”將推動更多資源下沉社區,讓離市民群眾最近、感知最靈敏、反應最迅速、處置最快捷的基層“有人、有權、有物”。

市委黨建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依托市、區兩級政務雲和大數據資源平台,實時向街鎮、居村開放相關數據,強化信息數據賦能,還將深化條塊協同聯動,落實市級部門事務下沉街鎮管理辦法和居村協助行政事務准入機制,同時給予基層更多決策余地和自由裁量空間。

壯大基層治理骨干力量,也納入“賦能工程”計劃之中。根據新出台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居村干部隊伍建設和激勵關懷的若干措施》,對使用事業編制的居民區黨組織書記,單列晉升數額、單獨組織晉升,結合抗疫斗爭實際,增加破格聘用比例、破格晉升比例。充實社區專職工作力量,配置標准為每萬城鎮常住人口不少於18人。

各區深入實施“班長工程”及相關激勵措施也相繼出台。浦東推出優秀居村黨組織書記享受五六級待遇、破格晉升進編、打通交流通道等15條突破性措施,對14名居民區黨組織書記破格晉升、41名居民區黨組織書記擇優進編。虹口區制定選派機關、企事業單位年輕干部到居民區擔任黨組織書記的實施方案,目前正開展人選推薦,計劃首批遴選約30名年輕干部到居民區任黨總支書記或第一書記。

疫情期間,上海組織動員100多萬名市、區兩級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和各方面力量參與社區抗疫,推動72萬余名在職黨員聞令而動,引導31.3萬名社區黨員就地轉化,組建24支市級黨員先鋒突擊隊,派出1.1萬余名干部參與拔點攻堅……

如何將疫情期間動員出來的在職黨員力量“留在社區”,如何破解“平急轉換銜接”等基層工作難題?疫情常態化后,各區開始探索構建基層治理“第二梯隊”。普陀區探索建立由多元力量參與的“第二梯隊”長效管理機制,在運行維護、激勵關懷、經費保障、應急演練等方面細化規范,為“第二梯隊”持續參與基層治理提供支撐。鬆江區創新“第二書記進社區包小區、黨員第二樓組長包樓棟、社區黨員包鄰裡”工作機制。長寧區依托“寧聚裡”黨群服務矩陣建設“凝聚家”在職黨員報到站,建立街道—網格—居民區三級在職黨員報到體系。

在以往社會動員工作及各區探索“第二梯隊”基礎上,上海推出“動員工程”,健全黨員干部下派、報到機制,完善多方力量參與機制,強化應急快速響應機制,著力提升基層常態治理能力和應急管理能力。

措施提出,常態化選派年輕干部到居村挂職或任職,組織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在社區服務。分級儲備黨員先鋒突擊隊員,加強日常專業培訓和應急演練。吸納疫情中表現突出的“樓長、團長、隊長、能人、達人”進入社區志願者隊伍。同時,建立健全應急處置預案,加強應急風險排查。街鎮、居村黨組織強化對下派黨員干部、報到黨員、社區骨干等各方力量的統籌調度。

據介紹,楊浦區正著力建強平急轉換先鋒隊,整建制儲備區、街道兩級機關事業單位、區屬國有企業黨員干部,深化“一線工作法”機制,建立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員隊伍,結合實際需要完成各項應急任務。

聚焦治理難題,讓群眾有獲得感

“群眾操心什麼就解決什麼,群眾期盼什麼就推進什麼。”在很多基層治理者看來,堅持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就要著力形成到基層一線解決問題的導向,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

此次推進的“連心工程”,將開展常態化聯系服務、及時響應居民群眾訴求、落實重點群體服務管理、完善黨群服務陣地體系功能等納入制度安排,著力提升基層干部面對群眾時的“共情能力、引領能力、專業能力、協商能力”。

“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要強化黨建引領‘零距離’協商。”黃浦區小東門街道黨工委書記劉恕說,小東門街道完善參與式社區規劃制度,推進以黨群服務中心為主陣地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推動綜合為老服務、社區文化活動等設施布局和功能融合,打造“10分鐘社區生活圈”。

物業治理一直是基層社區的一大難題。閔行區通過深化“紅色物業”,堅持體系化創建、信息化賦能,推出“紅黑榜”,探索老舊小區連片化管理,共解“物業治理一件事”。近四年“物業管理類”案件下降30%,120個小區完成物業費上調。

此次推進“家園工程”,針對的即是夯實黨建引領物業治理基礎。這項工程提出,健全黨建引領協同共治機制,建立區、街鎮、居村三級黨建引領物業治理聯席會議制度,加強房管、城管、綠化市容等部門協調聯動。

在對業委會、物業企業加強黨建引領方面,除了持續推動“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措施還提出,業委會根據業主大會授權決定重大事項前,主動向居民區“兩委”報告﹔注重把表現突出的報到黨員、熱心業主通過法定程序推選為業委會成員﹔力爭符合條件的業委會中黨支部或黨的工作小組組建率達到100%。物業服務企業黨組織接受物業服務項目所在居村黨組織領導,同時接受行業監管部門黨組織指導。

通過梳理不同類型的難點區域,上海此次還推出“強基工程”,補齊短板弱項,加快實施重點區域治理攻堅。其中,推進城中村治理、補齊老舊小區治理短板、探索街區治理,提上了議事日程。

“破解城中村治理難題,要靠數字賦能摸清底數,也要靠黨建引領下各方聯動,實現共建共治共享。”金山區亭林鎮東新村黨總支書記王春歡深有感觸。東新村戶籍人口2366人,實有人口10680人,流動人員多,出租房屋多。依托“兩張網”,村域現在已做到“一屏調度”,摸清了村內房屋出租情況,通過逐家逐戶溝通,探索“房屋管家”線上管理,對所有出租屋實行紅、黃、綠三色挂牌並納入村規民約,從源頭上減少風險隱患。

打破以往單一的“屬地結親”,寶山區推動各級各類黨組織跨街鎮、跨領域結對,全區575個居村黨組織與區級機關、教育、衛生、公安、國企以及“兩新”黨組織結對,形成共治對子980個、實事項目1983個。

推進“六大工程”,就是引導更多力量為基層賦權、減負、增能,“心為基層想、勁朝基層使、人往基層走”。上海基層治理專家認為,檢驗“六大工程”的成效,就看群眾能否獲得更多看得見、摸得著、有感知度的體驗。

(來源:解放日報)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