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上海市民藝術夜校秋季班覆蓋16個區 207門課程、5000個名額即將開搶

2022年08月15日10:05 | 來源:東方網
小字號

原標題:上海市民藝術夜校秋季班覆蓋16個區 207門課程、5000個名額即將開搶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8月15日報道:深受市民歡迎的上海市民藝術夜校,今秋將開到全市市民身邊,實現16個區全覆蓋。 8月15日,2022上海市民藝術夜校秋季班課程表出爐,有線下入門體驗課程,也有線上直播課程。

  市民藝術夜校秋季班以上海市群眾藝術館為總校,聯動設立21個分校和69個教學點,預計開設207門課程(線上22門,線下185門),預計招收學員5000人左右,將於8月18日10點啟動網上報名,9月19日起總分校以及教學點陸續開學。

  市民藝術夜校以專業化的師資隊伍,打造公共文化服務高品質內容,通過延遲服務,讓更多的市民走進公共文化場館,享受公共文化服務。作為今年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市民藝術夜校由上海市文旅局負責,各區政府、市群藝館配合共同執行,首次覆蓋全市16個區。

  今年的市民藝術夜校繼續以總分校模式推進,各分校均開設線上直播、線下現場教學兩類課程。其中線上直播課程將針對長三角市民進行招生,同時線下教學均考慮可隨情況之變轉為線上直播課。

精武體育總會課程《精武迷蹤拳》 資料圖

  在內容上,市民藝術夜校秋季班課程中增添了不少非遺項目,希望以此推動非遺在中青年中的傳承。各區都拿出十八般武藝,將最好的地域文化通過夜校傳播給廣大市民。

  虹口的精武體育總會開出蜚聲海內外的非遺項目精武迷蹤拳課程,讓更多人在強身健體中深入了解精武精神。崇明分校的崇明非遺“土布與染織系列課程”由崇明木棉花手工社開發,帶大家了解長江入海口海島崇明地域文化。楊浦分校將歷史悠久的“江灣面花”——面塑與市民分享。青浦分校推出傳統非遺民間項目——茭白葉編結課程。普陀分校啟動了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竹絲編課程,發掘傳統手工藝的現代實用功能。金山分校則開設融鑄了金山文化記憶、非遺線上課程《金山農民畫》。奉賢分校的“賢藝課堂”聚焦江南孫氏二胡藝術、鋦瓷技藝非遺課程,體驗初識紫砂、茶藝美學等生活美學課程。

嘉定夜校非遺課程《藥斑布》 資料圖

  在教學點上,市民藝術夜校包括街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文化館分館52個,商圈、樓宇、園區教學點10個,美術館、圖書館、博物館、公服中心、黨群服務站、專業院團、民辦專業機構28個。

  其中,閔行夜校拓展了11個街道及莘庄工業區文體中心常規教學點,並開設閔行區圖書館、莘庄工業區中版基地、浦江鎮青少年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古美路街道及吳涇鎮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特色教學點5個,成為教學點最多的分校。

  嘉定區將“嘉文大課堂”系列藝術類公益培訓課與市民藝術夜校兩大品牌結合,並在馬陸眾芳社區我嘉鄰裡中心進行了試點,讓夜校往百姓家門口再進一步。長寧區則將教學點集中設置在周邊青年人群較多的商廈及社區文化活動中心。

  黃浦區將夜校開進蘇州河畔“一江一河”交匯處的櫻花谷驛站——外灘街道黨群服務站,市民將在美麗濱水空間學習時尚美妝課程。上海大世界分校開出“聲樂合唱訓練”及“舞台表演與發聲入門工作坊”課程,希望讓市民演藝愛好“夢想花開“。

  上海淮劇團成為市民藝術夜校中首家既是授課方又是教學點的國有文藝院團。上海淮劇團表示,向社會敞開懷抱,讓更多熱愛戲曲藝術的市民走進傳統文化、了解傳統文化、感受傳統文化是國有院團義不容辭的使命。這一期他們帶市民走進“戲曲折扇”的世界。

上海文物交流中心夜校課程“十二花神”系列 資料圖

  上海文物商店分校通過創新“文物系列主題小講座與傳統手藝互動體驗”的新模式,推出“十二月花神”系列文物手工線上課程,向大眾趣味互動普及文物知識、展示文物精湛工藝,傳播弘揚中國傳統優秀文化。這是一門針對成年人的專業性、系統性文物藝術入門課程。

  報名成功的市民進入場館需持72小時核酸証明(24小時採樣証明無效),並嚴格遵守防疫要求,實名登記后,配合工作人員測量體溫,主動出示隨申碼、行程碼,並全程佩戴口罩。

  據悉,市民藝術夜校下一步將引入更多文博場館、藝術教育機構、專業院團和專業人士,不斷強化需求調研和課程評估,規范合作機構的准入標准,打造市民藝術夜校師資庫,著力提升市民大眾的滿意度。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