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過街難題!肇嘉浜路宛平路天橋加梯進行時

原是為行人過街提供便利的天橋,如今已經逐漸演變成大眾心中的“過街難題”,尤其是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殘疾人、患高血壓或心臟病的病人來說,天橋的樓梯猶如“天梯”,橫亙在面前成為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為了解決這一出行難題,目前,位於徐匯區的宛平南路天橋加梯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兩部自動扶梯主體結構已於近日吊裝完成,預計於八月下旬正式投入使用。
“天橋加裝電梯是我們區政府做的一件大好事,我覺得對周邊的居民非常有益,年紀大的人比較多,裝了電梯以后,對他們上下樓梯過街比較方便。”
記者在現場看到,烈日下,宛平路天橋加梯工程建設現場一片繁忙景象。連日來,徐匯區市政管理中心嚴格執行疫情防控要求,搶抓進度工期,精心組織,科學施工,全力推進,在確保工程施工質量、堅決守住安全生產底線的前提下,盡最大努力減少疫情對項目總體進度的影響。
7月17日晚上23點,在徐匯區交警部門的大力配合下,工人們對肇嘉浜路兩側加裝的兩部自動扶梯進行吊裝作業,經過近5個小時的緊張奮戰,最終在7月18日凌晨4點前順利完成了自動扶梯的主體吊裝工作。
天橋加梯施工現場項目副經理朱玉良告訴記者,本次加裝的電梯與市場上銷售的不同,它是由設計單位和電梯提供商共同設計的,“我們做的電梯,它是一上一下的,雙向都可以通行的,它可以根據人流量自動啟停,如果是沒有人走的話,它會自動停掉,有人上去的話它會自動開啟。而且這兩部電梯都是定做的,寬度較窄,隻供一個人通行,因為我們要保証以后下方的人行通道還能正常通行。”
記者注意到,天橋上不少市民來來往往,在炎熱的夏季頂著烈日踩著一層層的階梯走上天橋實屬不易,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沒走兩步就要停下來歇息一會。看到剛剛吊裝完成的自動扶梯,路過的市民總會探頭望望,期盼的眼神呼之欲出。
“我天天要經過好幾次了,周邊居民特別是年紀大的都盼望著早日開通。原來說是6月完工,但因為疫情推遲了,我們也能理解,現在我看他們施工也非常抓緊時間。”市民張先生激動地表示。
記者了解到,在疫情前,該工程已完成天橋兩側電動扶梯基礎、鋼立柱基礎、鋼樓梯基礎的澆筑、北側鋼樓梯的安裝,以及肇嘉浜路宛平路西北側的樣洞開挖、綠化搬遷、電力管線保護、圍擋安裝、腳手架搭設、信息管線搬遷及通行步道施工,更換了原有橋體裝飾面板及其配套龍骨,對原有鋼結構進行了除鏽油漆涂刷。當前,工人們正在全力奮戰搶奪工期,對吊裝的自動扶梯進行為期約10天的零部件安裝和運行調試工作。
徐匯區市政管理中心副主任鮑偉表示:“目前正在進行扶梯相關的配件和零配件的組裝階段,我們力爭在本月底完成,同時我們還要進行電梯的試運行,因為電梯是一種特種設備,還要申請相應的運行許可証,在申請到相應的一些許可証之后,才具備開放的條件。”
據悉,肇嘉浜路宛平路人行天橋位於肇嘉浜路宛平路路口,地處徐匯中心城區、徐家匯商圈東側、緊鄰徐家匯公園,而肇嘉浜路又是上海市中心東西走向主干道之一,路幅寬、車流大。該天橋主要服務於肇嘉浜路南北兩側的行人、游客以及前往徐家匯公園鍛煉或游園的部分市民。時光飛逝,上世紀末建成的天橋如今已經出現了橋面鋪裝陳舊、面磚部分破損、橋面雨雪天氣易濕滑、部分焊接點有鏽蝕、裝飾老化等狀況。為方便市民過街,特別是年老體弱者,徐匯區在此次工程中將對該天橋進行無障礙化改造,並將結合周邊風貌對天橋進行整體修繕和裝飾提升。
“我們在建設過程中把天橋的整體品質進行了相應的提升,主要囊括了兩個方面,大家也看到了我們現有的鋪裝,因為時間比較久了,有所老化,有部分破損。我們在這次提升當中會對天橋的面層鋪裝進行防滑處理,讓防滑效果更好,行人走起來會更加舒適,更加安全。”鮑偉說。
肇嘉浜路宛平路人行天橋加梯項目整體預計於八月底竣工,屆時市民就可以走上電梯,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與安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