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戰疫·新虹街道︱這位00后“臨時店長”,一人一周帶貨千余件!

“我們公寓裡有許多帶孩子的家長,很多寶寶‘口糧’斷了,有米粉的還能先用米粉代替,沒有米粉的真急死了,還有的寶寶紙尿褲告急,找了很多渠道,也試了跑腿代購,都沒有,家長們都非常著急”。
日前,在閔行區新虹街道營商辦保障工作小組的微信群裡跳出這樣一條消息。
“請放心,這些母嬰用品虹橋品匯裡都有”,這句話讓群裡所有人鬆了一口氣。接單的人是唐程,虹橋品匯運營部“00后”,是“臨時店長”也是唯一的員工。找貨、搬運、配貨、分揀、打包……一周以來,唐程累計送出商品千余件。
原來,為解決新虹街道居民物資採購問題,居住在新虹的唐程被緊急拉進群,街道居委、營商辦、工作站負責人都在裡面。他也成為了團長的團長,主要負責轄區居民一些急需用品的採購,作為社區團購日常生活用品之外的應急物資補給。
“虹橋品匯”位於新虹街道申昆路,其中“暢購集”面積近4000平方米,幾萬件商品陳列於此。
當唐程把現有的物資清單和自己手機號公布在群裡的第二天,電話被打爆了,還成為了新虹不少社區的“物資熱線”,接電話接到耳朵發燙。
唐程坦言,一開始一個人在貨架找商品還是有點困難的,但隨著訂單的增加,對商品也逐漸熟悉對應的貨架位置,整個工作也變得有序起來,有了自己的節奏。
不同於社區團購,虹橋品匯對集中採購不設數量規定,一件兩件都能賣,並且給到平日價9折的優惠。特別是嬰兒奶粉、衛生巾等剛需商品,消毒液、洗衣液、泡面、餅干等都能採購。
唐程迅速把各單位的需求整理成表格,趕往虹橋品匯A棟。而這份物資清單有些超出了唐程的“意料”:“我原本以為大家都缺米、肉、菜、蛋,但是新虹有不少人才公寓,對於這些小年輕來說,出租屋裡條件有限,可能連鍋都沒有,米面糧油不及自熱鍋、泡面、餅干等方便食品對他們來說更實用”。
收到貨后,居民非常感動,紛紛表示“疫情過后,一定要來虹橋品匯再看看”。唐程拿出了身為虹橋品匯運營助理身份介紹,目前,平台已匯集了來自90多個國家(地區)的5700多個品牌,6萬多款商品,其中70%的商品來自於進博會的參展企業……
“第一次看到群裡的清單時,我們工作站的同事仿佛看到了希望,”阿裡工作站陸勇激動地說,“這段時間大家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由於封控買不到生活用品,這份清單帶給了我們希望。”
唐程每天六七點就根據訂單情況一頭扎進陳列架裡,其間不停地與各站點負責人溝通最新情況。當唐程把一份份物資交到前來取貨的志願者手裡,一聲聲感謝讓他破防。“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每天穿上防護服,他不敢喝一口水,一忙就是七八個小時,有時連飯都忘了吃。脫下防護服,汗水早已浸濕全身衣衫。顧上不勞累,唐程還要打開電腦核對賬目,更新庫存,再將新一批的物資清單發在群裡。
面對持續性的高強度工作,雖然忙碌,他卻樂此不疲。“很感謝家裡人的支持,讓我沒有后顧之憂”。
虹橋品匯運營部有不少像唐程一樣的員工,居家期間他們既是社區志願者又是團長,品匯“小賣部”靠前服務,以另一種方式完成本職工作。
半個多月時間,陳朋菲前后共發起6次團購,為新虹街道和其他社區378戶家庭送上了預制菜、食用油等必需品。高強度的工作,加上高溫天的大白桑拿,幾天時間她就瘦了2斤,連戒指都大了1號。
李志紅在公司工作群裡看到保供套餐團購時興奮不已,“終於有機會以虹橋品匯的平台資源,為鄰裡街坊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李志紅立即在小區團購群裡發布信息,收集需求量,同步與居委會溝通,介紹品匯團購物品的企業背景、優良資質、豐富品種,確保商品按照合規的防疫程序派送到位,當晚就促成了團購訂單。為幫助高齡老人順利購買,她發揮設計技能,制作詳細的圖解下單教程,有問必答,直至下單。
虹橋品匯相關負責人提醒,因目前人力有限,品匯“小賣部”還隻能服務於新虹轄區范圍內居民,社區團購優先。
(原標題:這位00后,是“臨時店長”,也是“唯一員工”,累計帶貨千余件)
(來源:今日閔行、筑夢新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