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上海與這個民間傳說有啥關聯?
2022年03月04日17:34 | 來源:上海體育

原標題:二月二龍抬頭,上海與這個民間傳說有啥關聯?
二月二,龍抬頭。春雨潤,萬物蘇。二月二的“龍”指的是二十八宿之東方青龍。而上海古代最繁榮的港口就叫青龍港,有條江叫青龍江。
如此悠久的龍文化歷史,當然也深刻在上海的城市肌理中,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流傳至今。今天又是“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一起來領略一下非遺中的龍文化。
三林舞龍
上海浦東三林地區在傳統舞龍的基礎上研究創新,形成了“海派舞龍”特色,開拓了現代舞龍的新天地。如今,三林鎮有“中國民間舞龍之鄉”“中國龍獅運動之鄉”的稱譽。2010年,三林舞龍又以“浦東繞龍燈”為名,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多次受邀進入上海世博園區表演。
小青龍舞龍會
小青龍舞龍會起源於清末嘉定區小河擋地區肖家宅一帶,盛行於民國,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2009年,小青龍舞龍會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輕巧靈活的小青龍便在熱鬧聲中,做出頭尾齊鑽、蛟龍漫游、龍頭鑽檔子、龍擺尾和蛇蛻皮等等動作,活靈活現地進入到各家客堂,帶來吉祥、驅走晦氣。
舞草龍
草龍求雨是流傳於鬆江區葉榭鎮的古老習俗,鄉民每年都以金黃色稻草扎成草龍,祈求風調雨順。伴隨舞草龍有整套的祭祀醮儀,包括禱告、行雲、求雨、取水、降雨、滾龍、返宮7個環節。到“降雨”環節時,潑到龍水即為吉利,故而觀燈者紛紛爭相淋水,將場面推向高潮。2008年,舞草龍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每當龍身舞動,在翻轉騰挪、鱗光流彩之間,煥發出的是中華文明的勃勃生機。當中國健兒在賽場上,奮力拼搏、斬獲榮譽之時,龍之圖騰在他們的胸口肩上升騰欲飛,讓我們一起為他們加油鼓勁。
(來源:上海體育)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