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涉及虹橋前灣、杜行老街、郊野公園、濱江岸線,未來閔行城市生態空間是這樣的

2021年11月30日11:39 |
小字號

未來五年,閔行的公園建設將通過街心公園、口袋公園等多種形式挖潛實現﹔高品質虹橋前灣公園即將啟動並按三類水質打造﹔保留江南水鄉風貌的杜行老街“十四五”期間啟動改造﹔浦江郊野公園將會引進更多項目並在郊野和秋景中體現藝術特色……

過去五年的成就令人感動充滿信心,未來五年的展望令人振奮堅定決心。區第七次黨代會上,城市生態空間建設引發代表熱議,來自區綠容局、區水務局、閔房集團的黨代表沈軍、陸彬文、陽勇建,結合自己領域給出了令人期待的解讀和“劇透”。

區黨代表、區綠容局黨組書記、局長沈軍:

就綠化市容來說,報告中用5個方面20個字勾勒出了未來閔行城市空間建設的思路方向”。沈軍表示,接下來要做的是把區第七次黨代會報告中的“詩情畫意”轉化為建好城市生態空間的“真情實意”,推動城市品質提升、打造美麗閔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從“推門見綠”到“出門入園”

把“詩情畫意”轉化為“真情實意”

黨代會報告中明確,加快生態空間建設,優化綠色人居環境。第六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閔行區公園總量已達126座,建成綠道230公裡,未來五年還將新建各類綠地、綠道和公園,加快閔行“一江一河”沿岸公共空間的總體規劃和建設推進,打造濱水空間新典范。

美國紫薇+夏堇+石竹大道。外環生態公園群夏季綠化效果圖

沈軍表示,環城生態公園帶建設已形成方案,完成25公裡環形綠帶建設,以綠環串中心﹔黃浦江兩岸公共空間建設規劃設計方案正在抓緊編制中,讓郊野顯人文﹔在土地資源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未來五年公園的建設將通過多種途徑挖潛,如多以街心公園、口袋公園的形式實現,充分利用零散的尤其是靠近居民家門口的地塊,讓市民能走得進去,成為他們家門口的公園……

“即將建成的閔行科創公園,填補閔行中南部大型生態空間缺乏的空白”,沈軍透露,坐落於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的前灣公園,生態、生活、生產“三生”融合,馬橋體育公園借助人工智能形成科技特色擬打造成閔行青少年科普實踐基地,“筑牢城市生態綠色屏障,著力打造生態綠色品質標杆區,系統構建城市綠道和立體綠網,從‘城中有園’到‘城在園中’,從‘出門見綠’到‘推門入園’。”

美學眼光 藝術思維 精致手勢

借用專業力量進行高水准設計

在提到城市空間打造時,報告提出,立足點、線、塊、面,圍繞樹、花、草、水,建好園、林、景、道,兼顧路、地、牆、天,統籌綠、體、文、旅。

生態、生活、生產“三生”融合

如何理解?沈軍認為:“立足點、線、塊、面”,就是面上保基本、塊上重設計、線上有景觀、點上出精品﹔“圍繞樹、花、草、水”,是讓品種更豐富、層次更豐富、形態更豐富、意境更豐富﹔“建好園、林、景、道”,通過精益求精的設計、精打細算的建設、精雕細刻的管理,呈現精美絕倫的景觀﹔“兼顧路、地、牆、天”,既要關注平面、立面,也要關注剖面、背面,要潔淨地平線、點亮輪廓線、整治天際線﹔“統籌綠、體、文、旅”,就是賦予文化、鑄入靈魂、配置城市家具、加載健身服務、達到宜游效果。這意味著未來的生態空間,不僅有公園、綠地,也可以是林帶、水岸,還包括道路、橋隧,都將成為城市景觀的一部分。

圍繞樹、花、草、水,統籌綠、體、文、旅

黨代會報告對未來五年的城市形態做了精細界定,針對報告中提出的“美學眼光和藝術思維”,沈軍解釋,未來五年的公園建設有各自的主題、各自的文化、各自的特色。每個街鎮(工業區)在原有社區園藝師的基礎上,都將配備社區景觀規劃師,由領軍團隊、帶社會組織、邀群眾志願,請他們為閔行城市品質的提升出謀劃策,用專業知識、美學眼光、藝術思維,進行高水准設計、高質量建設,最終形成高品質成果。“閔行有很多市容景觀設計的專業院系、設計院所、集團企業,我們可以借腦借智借力,屆時會對每個街鎮進行整體規劃,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形成‘百花齊放’的景觀效果”﹔所謂‘精致手勢’意味著精細的設計加上精致的施工,形成精美的景觀”。

區黨代表、區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陸彬文:

報告中提到的綠、花、草、水,水的生態空間該如何打造?區水務局局長、黨代表陸彬文介紹,環城生態公園帶建設中,涉及到骨干水系的,將統籌防洪、生態、景觀、休閑等多種功能,讓濱水有更多的休憩、交流、活動空間。不僅如此,未來幾年閔行的水環境水生態將從單條河道到系統流域,同時水質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閔行環城生態公園帶建設中

統籌防洪生態景觀休閑等功能

“報告中提到的綠、花、草、水,講的是生態空間,其中水是重要的一個內容”,區水務局局長、黨代表陸彬文告訴記者,“十四五”期間的目標已理出,到2025年,全區要打造100公裡河流生態廊道、100條段星級河道、100條段幸福河湖,結合閔行區的環城公園帶建設,涉及到骨干水系的,將統籌防洪、生態、景觀、休閑等多種功能,讓濱水有更多的休憩、交流、活動空間,“到時候防汛通道做好了,老百姓也能走得進去,真正實現還水於民、還岸於民”。

閔行區內的濱江綠地河道,江南水鄉風景如畫

跟綠水相關的,還有個示范河湖亮點工程。“十三五”期間閔行的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安全都打下了較好基礎,“堤防改造、外圍排澇泵閘、雨水泵站,包括地下管網等,是安心工程,也是民心工程”,陸彬文表示,將來要做成亮點工程,在安全系數保障的前提下,讓老百姓走得進去﹔另外,把原來水環境打造好的河湖,以系統的理念進行水生態治理,多渠道投入、多方合力提升環境,他以浦江第一灣的蘭香湖為例,“政府、民企等共同參與的很好的創意模式,我們在做規劃時也是公開征詢,聽取地方企業,民眾想法,多方融合起來,打造閔行的軟實力。

盡快力推虹橋前灣公園建設

水環境從單條治理到系統提升

河湖示范景觀亮點工程接下來重點啟動的是眾所期望的虹橋前灣公園,“以生態為底板,有超過11公頃的生態水系,南北兩個湖,目前由綠容牽頭正在做,水的問題水務會指導到位”,陸彬文透露,按照相應水生態的要求,這塊建成后也是向民眾開放的,到時候環島走一圈,有人行道、車行道、自行車道,建成后可能是最能體現報告上說的“綠、體、文、旅特色”的了。

另據了解,馬橋森林體育公園景觀湖,也是即將打造的河湖示范景觀亮點工程之一,從長期發展來看,浦江鎮也會有個比較集中的水面積,目前正在進行國際方案的征詢。

“亮點工程是整體概念,要打造的100條段幸福河湖標准更高”,陸彬文表示,“行業內認為整治到位,但幸福感來自老百姓,要讓它比100條段星級河道的標准更高”,比如水系發達的郊野公園融合了很好的水生態,作為水資源水環境已打造好,下一步全方位梳理后從河湖成系統的角度再提升一定的水生態修復,進一步提高水質,報告中提到三類以上的水要提高到60%,這是上海市的標准,當然前灣公園的河湖也是按照三類水質打造的”。

這是閔行的哪裡,認得出來麼?

黨代會報告中對14個街鎮(工業區)的定位也已明確,“我們在做水的時候,就可以結合各自區域的特點和軟實力的核心,來進行規劃建設”,陸彬文表示。

區黨代表、閔房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陽勇建:

過去五年,閔行生態建設方面一個明顯的成就是浦江郊野公園(一期)建成,接下來的五年會有什麼舉措?閔房集團黨組書記、區黨代表陽勇建介紹,市政府對於全市郊野公園功能提升、配套升級工作專題出台了《上海市郊野公園功能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浦江郊野公園也正按《行動計劃》要求積極進行功能提升,而位於公園范圍內的杜行老街,也正在啟動改造前的相關前期工作。

引進市民喜聞樂見的項目

公園功能不斷完善和豐富

浦江郊野公園已成離市中心最近的旅游休閑聖地,為迎接市場挑戰,滿足游客需求,公園近年來在旅游產品供給上精挑細選,不斷推陳出新,進一步引進更多游客喜愛的活動及文育類項目,如帳篷營地、叢林穿越、研學科普、草坪音樂節、藝術展覽、體育競技等。公園將根據不同用地屬性,“因地制宜”地打造優質項目,力爭在“十四五”期間讓游客“愛來常來、來有所樂”。

楊梅島上的“月亮灣”?

據了解,在柳鷺田園區由沃施園藝打造的楊梅島已對外試營業,民宿體驗加楊梅文化體驗、楊梅深加工食品,還有帳篷營地可入住,讓游客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同區域柳岸的另一側,知名品牌“新鎮江富春小籠”頗受游客歡迎,簡約大方的裝修風格,朦朧清新的霧化玻璃,結合暇意的白鷺柳岸,在親水平台上吃著小籠、喝著咖啡,感覺與自然融為了一體﹔

野空間,坐標:濱江漫步區

濱江漫步區的“野空間”,通過建筑師與濱江岸線自然對話,將場館藝術性提升,目前已成為游客喜愛的網紅打卡地﹔森林游憩區的“城市荒野”以鄉土生物保護為主題,作為“上海市自然教育基地”之一,為孩子們提供自然科普課程,感興趣的孩子可以觸摸、觀察和了解神奇的自然世界和本土植物的保育過程﹔奇跡花園區的花展還在繼續,人氣很高﹔卡丁車項目連續三年都在擴規模,專業賽事在夕陽西下的黃浦江邊不斷吸引著各路車友……公園裡正不斷賦予新的配套和功能,一些新的項目正在洽談中。

除了項目類,還增加了濃濃的藝術元素。郊野公園建設之初定位是“郊野、秋景、藝術”,“我們一直在考慮在秋景和郊野特色中增加藝術的元素”,陽勇建表示,早在市裡要求各郊野公園、大公園跟高校對接之前,浦江郊野公園就已與上海戲劇學院對接,作為區政府跟上戲簽約的五個子協議之一,成了上海戲劇學院創業見習基地,其中活力森林區作為影視題材的實景基地,今年下半年與上戲合作,共同推出的沉浸式互動體驗劇《尋找第十二人》,目前已演出70余場、觀眾達2400多人次,讓更多的黨員、游客帶疑問而來,銘初心使命,攜信念而歸。在“尋找第十二人”之旅中學習到更多黨史知識。

沉浸式互動體驗劇《尋找第十二人》

“本劇目完全由我們青年主創團隊自編、自導、自演,通過前期活力森林區劇場場地布展、人員配備支撐,上戲提供編劇和首批演員,目前已有四五批演員,后續還將繼續通過合作及社會招募,使這出劇及紅色精神得以延續”,陽勇建稱,希望明年將這種沉浸式的劇目不斷挖掘出來並常態化,“明年是中共二大召開100周年,共青團建團100周年,在這個重要節點上,我們還可以結合浦江當地的歷史名人、家族故事,這些都可以成為題材”。

江南水鄉風貌杜行老街啟動改造

5.3公裡長濱江岸線將全線貫通

另外一個值得期待的,是浦江郊野公園和召稼樓兩個4A級景區將會加強聯動有個大動作,就是距離江邊不遠、位於森林游憩區的杜行老街的改造,“十四五”期間啟動,“老街內的文保建筑將得到活化利用,老街歷史人文將得以傳承和展示,街區建筑肌理將繼續延續江南水鄉風貌,商業人文也會跟上戲進行合作,打造一個集商業、藝術、人文的小鎮”,陽勇建介紹,老街改造中將增添主題酒店、特色餐飲、中小劇場等公園配套設施,特別是引進有品質的餐飲、住宿、劇場、商業配套等,結合郊野公園功能配套,不足的問題希望在這裡得到解決。

大家期待的濱江貫通,按市裡的濱江開發計劃,濱江貫通已在推進,浦江郊野公園的一段基本已通,現在計劃從郊野公園到浦錦街道,也就是到徐浦大橋下面也打通,這樣從徐浦大橋一直到浦江第一灣,也就是大治河的位置將全線貫通,全部打通后約有10公裡長。

浦江郊野公園,黃浦江上唯一使用過的輪渡——吳涇貨車輪渡遺址(攝影 倪超英)

據悉,區水務部門正結合防汛牆改造推進郊野公園范圍內的黃浦江沿線貫通,預計“十四五”末,浦江郊野公園范圍內5.3公裡長的濱江岸線將真正實現全線貫通。今年姚家浜(郊野公園段)已建成兩座景觀橋梁,用於公園各區域的連接。有了這兩座橋,游客在核心區的通行將更加通暢﹔而在黃浦江邊也將有一道更加美麗的波紋狀景觀橋橫跨姚家浜,游客可以在橋上駐足遠眺黃浦江第一灣、閔浦大橋和浦江兩岸美景。 

(來源:今日閔行)

(責編:沐一帆、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