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服務進博會,從一家的事成為長三角大家的事
隨著第四屆進博會舉辦,國家會展中心所在地的上海市青浦區,處處忙碌又喜慶,從疫情防控、交通保証到公共安全,傾盡全力為盛會護航。
與此同時,與青浦區同屬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也都投入精干力量,或聯合保障、或派人支援,攥指成拳、協同發力迎進博,也從盛會舉辦中收獲機遇。
“一點四檢”,共保安全有序
上海與浙江交界處,杭申線紅旗塘段,一艘艘貨運船舶來回往復,十分忙碌。
“從這兒進上海的船,基本都要走黃浦江水道,經過主城區”,在嘉善縣紅旗塘水上檢查站,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水上治安派出所副所長陳敏走上一艘運砂船,查驗相關証件。他說,為了保障進博會期間上海水域安全,每艘船都要安全檢查,人和貨都不能漏。
青浦、嘉善兩地工作人員“並肩作戰”。巨雲鵬攝
任務艱巨,但青浦分局民警並非“孤軍作戰”。依托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警務協作機制。自10月25日起,“鄰居”嘉善縣公安局也派出干警並肩作戰。兩地海事部門也均到場,實現往來船舶“一點四檢”。
長三角示范區內,滬蘇浙交界處的3條主要航道上,都能見到三地執法力量跨省域合作的身影。“同時執法,擠壓了船舶違法行駛的空間”,嘉善縣交通執法隊姚庄分隊副分隊長陳發光說,在違法行為查處、違法人員信息查詢、案件移交等領域,一體化合作提高了案件辦理的協作度,“有效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共同保障進博會的安全有序進行。”
在公路運輸方面,長三角環滬省界高速申嘉湖、滬渝、滬常三個省際卡口,每個卡口均由高速兩地警方協同調查,在“一點兩檢”安檢模式下,對超限車輛和“兩客一危”等重點車輛進行檢查,有效提高省界高速道口的查檢能力和突發事件的處置效率。
“本屆進博會,我們派出14名隊員,在市衛生健康部門統一調度下,做好疾病防控工作”,青浦區疾控中心主任潘俊峰說,疫情防控大背景下,進博會的安全有序,必須萬無一失,除了人員服務保障,病媒生物防治和環境消毒保障也在每天開展,在相關藥械倉庫,2000多套個人防護設備、10多種應急處置藥品均已到位。
疫情爆發給疾控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特別是跨區域的聯防聯控,尤為重要”,潘俊峰說,借著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東風”,青浦、吳江、嘉善三地成立了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疾控聯盟。三地疾控部門簽訂協議,以建立聯盟工作機制、制定聯盟工作內容為依托,全方位打造青吳嘉疾病防控區域公共衛生應急處置、區域重大活動協同保障、構建特色疾病防控模式、區域聯動人群流行病學調查慢病防控等。
“聯盟成立后,我們為保障進博會這樣的大型展會活動,開展了一系列演練、競賽活動”,潘俊峰介紹,青浦、吳江、嘉善聯合開展了生物反恐應急演練,在此前沒有相關跨區域工作方案的情況下,擬定了許多場景,有效提升了應急處理能力,“通過經驗分享、信息聯通,對三地疫情防控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積極作用。”
共同服務,展示營商環境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給我們提供了參與服務保障進博會的機會!”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前十幾天,來自吳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朱毅就到青浦報到了,檢查周邊酒店設備安全、餐飲門店的原料安全和環境衛生。
今年,青浦、吳江、嘉善三地市場監管部門共同成立了143人的第四屆進博會服務保障服務隊,10月28日起集中入駐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辦公樓,在進博會布展、會展、撤展三個階段全程進行服務保障,承擔起食品安全保障、特種設備安全保障、消費維權處置、廣告監管、物價監管、知識產權保護等多項職能。
“電梯等特種設備運轉是否良好”“餐廳食品是否在保質期內”“有無趁機亂漲價情況”與青浦同行共事,朱毅坦言,近距離感受進博會,對服務保障工作的專業和細致印象深刻,“我剛剛工作不久,能有這樣的機會,特別幸運,要抓緊學習,把同行們的好經驗、好做法帶回去。”
“本來去年就要來,因為疫情暫停了交流,今年恢復之后我立刻報名”,邵成超是嘉善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干部,按照防疫要求,他10月22日就到了青浦,全身心投入進博會的服務保障工作。
進博會期間,青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展館內設立了企業服務區,為企業提供注冊許可、知識產權等業務辦理及咨詢服務,現場可為各類企業及分支機構提供營業執照、食品營業許可証等一站式辦理服務。“我的主業是對藥品器械和知識產權方面的監督管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進博會是一個很好的平台。”邵成超說。
“在展館內我們設立了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法院服務保障進博會專窗,具備跨域立案、法律咨詢、訴前調解等功能”,青浦區人民法院副院長張富泉介紹,第二屆、第三屆進博會期間,吳江、嘉善法院共計派出12名青年干警到進博會展館開展訴訟服務、法律咨詢工作。
團隊走進展館,與展商、採購商交流,解答法律問題,發放宣傳資料,宣傳中國法院優化營商環境的司法政策和司法舉措,受到展商、採購商的普遍歡迎。“今年,我們還將會同長三角示范區轄區內法院,走進展館,開展訴訟服務工作,向全球展商展示上海法治化營商環境。”青浦區法院西虹橋人民法庭庭長吳小國說。
共抓機遇,取得新發展
作為進博會主場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所在地,上海市青浦區近三年來在服務保障進博會舉辦的同時,依托進博會平台收獲了一系列發展機遇。
11月6日,進博會消費品展區,一位巴基斯坦參展商給客戶介紹地毯。巨雲鵬攝
進博會溢出效應顯著。青浦區連續三屆進博會簽下上海交易團首單,區內已有9個“6+365”交易服務平台。其中,綠地貿易港吸引了76個國家和地區的180家客商入駐,國家館數量達63個,引進進口商品9萬余件,進博同款商品近2萬件。借助進博會平台,多個國家商會組織、進口產品國家館,以及外資企業,紛紛簽約落戶青浦區。
對臨近的吳江、嘉善來說,進博會也是他們進行採購和招商、展示的最佳平台。
上屆進博會,吳江發動了469家企業報名參展,兩家絲綢企業的文化創意產品還入選“人文交流活動”展示項目,代表江蘇省出展老字號展位,展示面積達到252平方米,今年這個項目繼續進行。
“‘家門口’的進博會,是全世界大企業亮相的舞台,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大的新機遇”,嘉善縣商務局局長胡玉龍說,自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作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一部分,嘉善直接感受到進博會的溢出效應,最近幾年引進的外資企業,很多都是依托進博會期間的招商落實。今年前三季度,嘉善實到外資4.2億美元,位列嘉興全市第一,在浙江全省位居前列。
“另一方面,通過本地企業的採購、交流,學習國外先進的設備、產品、經驗,也推動了本地企業的更好發展”,胡玉龍說,伴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服務保障進博會,已經從一家的事,變成了大家的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