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大江东︱35.8平方公里“水乡客厅”,如何“示范”整个长三角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巨云鹏
2021年10月30日08:50 |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小字号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即将满3周年,近来,长三角话题热度骤增。

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由2018年的24.1%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24.5%,对全国经济贡献度进一步提高;

沪苏通铁路一期等铁路项目建成通车,沪苏湖铁路等铁路项目加快推进,长三角高铁总里程突破6000公里;

长三角异地门诊直接结算超593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15.5亿元,119个政务服务事项已经实现在41个城市跨省市通办。

科技创新协同发力、基础建设共谋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联防共治……

这3年,襟江带海的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的故事数不清、讲不尽,“千帆竞发”,哪些地区、领域的突破最具代表性?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回望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的讲话,将满“2周岁”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极具关注度。

在示范区最中心,一处仅有长三角万分之一大小的“水乡客厅”最近名声大噪,国家发改委、上海市、江苏省主要负责人先后到访——仅35.8平方公里的小空间,吸引力何在?

最具代表性的一体化制度创新实践案例和应用场景

上海青浦最西端的金泽镇与苏州吴江汾湖高新区交界处,一汪碧水连接起元荡湖与太浦河,这片2.4平方公里的水域名字很美:雪落漾。

作为沪苏界湖,雪落漾曾是“两不管”地带。养护标准不一、养护力量分散,60多亩水面违法建筑、1200多米围网,这汪碧水被“切割”成了片片池塘。

“变化太大了!” 站在观景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更华指称,但见水面连绵不绝,岸边绿树成荫。

去年,同属示范区的青浦、吴江合力把雪落漾湖面上的违法建筑、围网清理一空;今年3月,金泽、汾湖两地签署《雪落漾一体共治备忘录》,决定以雪落漾为试点,启动示范区内首个省际交界河湖一体共治项目,把雪落漾水域及岸线8米范围内作为整体标的,采用一体化养护标准、一体化招标模式,从根本上解决责任难厘清、河道养护标准不一等问题。

对于承担“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示范区,做好“水文章”,跨域水体共治只是第一步。

水乡客厅模型,“蓝水绿岸”是其最大特点

“水乡客厅城市设计的先行启动项目,就是包括雪落漾、由水道构成的‘蓝环’”,贾更华介绍,“蓝环”工程是一个系统治理项目,跨越沪苏浙三地多个水体,要整治河道、建设堤防、拆建桥梁、修复生态,还需建设游船码头。

“蓝环”要畅通、清澈,更要有魅力,成为近30公里长的滨水景观带。围绕水乡客厅,互联互通、生态绿色、产业创新、存量盘活的多个项目已动工。跨省域项目,政府职能、市场投资缺一不可。

“水乡客厅就是两省一市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最具代表性的一体化制度创新实践案例和应用场景。”上海市发改委主任、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主任华源说,坚持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双轮驱动,通过制度创新驱动重点项目建设,为制度创新提供更为生动的应用场景和实践案例。

编制水乡客厅城市设计方案、水乡客厅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域”;组建由两省一市同比例出资、同股同权的长新公司,长新公司与三峡集团合资成立水乡客厅公司,实现“一个主体管开发”;成立联合指挥部,实现“一个平台管实施”;制订水乡客厅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实施先行启动区规划建设导则,实现“一套标准管品质”;在规划管理、土地管理、财税分享等重点领域,实现“一体化制度管治理”

华源说,“五个一”的跨域共建共治新模式将进一步夯实。

江南文化,不只是“小桥流水人家”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本就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样板间”,水乡客厅俨然成了“示范中的示范”。

“既然是示范,就要有足够丰富的代表这个区域的元素。”段进,中科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也是水乡客厅概念的提出者和设计师。在他看来,沪苏浙交界的这个“原点”,周边有城镇、农村,有新城、旧城,有农田、水利,形态足够丰富。“要做的不是一个开发区,不会建个新城、建很大的标志物”,他说,水乡客厅要与自然环境协调,要根据自身的底色,浸润到吴根越角的江南文化。

示范区内,江南文化“浓度”相当高,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古镇。青浦、吴江、嘉善三地下辖朱家角、同里、西塘……名头比所在行政区还要大。

朱家角古镇风貌

古镇,是江南文化的切面,其繁荣和热闹,离不开水网。有专家说,水网,相当于古代“互联网”,四通八达,出行便利,成为早期商品经济萌芽、发展的重要依托。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也着重写到水运对农村、城镇经济往来之重。

江南文化,不只有“小桥流水人家”,更有人的“来来往往”,物的“货畅其流”。

这种文化底色与破除要素流动障碍的要求一脉相承。“我们聚焦简政放权,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性、集成性文件。”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陶永华说,在示范区统一企业登记标准流程,设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服务专窗”,实现跨域异地受理,探索建立“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登记管理新模式。在部分低风险食品、检验检测等领域实行告知承诺审批方式,委托两区一县市场监管局行使药品批发、化妆品生产、特种设备许可等审批权。企业可以直接在青浦区、吴江区、嘉善县就近办理业务。

“一体化发展做得就是把边缘缝合,变成一个整体,不再进行同质化的、无序的竞争”,段进说,某段时间,连古镇的竞争都很激烈,你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真正的一体化发展是什么?比如10个古镇,在不同时间举行不同活动,各有特点,共同吸引游客”,段进说,水乡客厅就是一个“缝合边缘”的试验场。

浙江省文旅厅副厅长许澎直言,示范区文旅建设,重点切入口就是古镇建设,尝试构建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一体化推进示范区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建设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圈,“把资源聚合在一起,共同推进发展。”

在示范区思考全世界的问题

回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的两年,水乡客厅只是这2413平方公里土地上诸多探索中的一项。

过去一年,在第一年取得32项制度成果的基础上,示范区内青浦、吴江、嘉善“两区一县”聚焦一体化重点领域,又推出了41项新的制度创新成果。

在一体化制度创新上,聚焦规划管理、生态环保、项目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土地管理、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出台先行启动区规划建设导则,率先实现跨省域空间规划“一套标准管品质”;设立示范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并为示范区投资项目统一赋码,实现跨省域项目便捷审批和高效监管;出台示范区跨域财税分享实施方案,在开发建设、跨区域协同招商、跨区域企业迁移等方面明确了财税分享路径。针对三地服务事项和标准各异等问题,推出第二批13项标准统一和互通共享的公共服务项目清单,涵盖卫生健康、医疗保障、政务服务等,提高了群众获得感。

此外,示范区第一年形成的32项制度成果进一步落地见效。在生态环保“三统一”制度基础上,新出台8项统一标准,建立7项统一监测机制,组建跨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医保卡一卡通2.0版”将住院结算纳入异地就医免备案范畴,示范区参保人员均可享受,截至9月底异地结算16106人次;示范区跨省公交已开通6条线路,累计发送97991班次、乘客148.6万人次。

这块试验田,成果越来越多,名头也越来越大,除了国内各地前来考察调研之外,关注者中,也有了了国际身影。9月底,北德经济代表团云访问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通过视频形式了解这片区域的协同发展。

国际关注示范区,“示范区人”的视野里也有全世界。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设在示范区内,墙壁上,由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中科大等长三角8所高水平大学成立的“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牌子十分显眼,降低碳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是这个联盟的未来发力点。

另一面墙上,有幅研究院的影响力愿景图,9个箭头从示范区出发,飞往北美、欧洲、非洲……“站在长三角的土地上,我们也在思考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柳剑雄说。

(本文图片均由巨云鹏摄)

(责编:龚莎、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