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書記市長向全球推銷!“選擇上海,就是選擇更好未來”

“選擇上海,就是選擇更好的未來!”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之際,以“擁抱進博•共享未來”為主題的2021上海城市推介大會如約而至,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市長龔正向全球發出邀約。
上海城市形象和內涵在全球聚光燈下再次集中展示,上海與海內外企業及各類創新創業人才再度相聚,吸引眾多企業家、投資者、創業者、奮斗者攜手浦江兩岸。
市委書記當推銷員,解說詞很“詩意”
“我和龔正市長以及同事們,就是要擔負起上海這座城市的推銷員、解說員和導游,讓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認識上海。”李強書記一開場,就定位了角色。
李強書記向全球發出邀約“歡迎來上海投資”
李強指出,習近平主席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的主旨演講,表明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堅定意志和行動主張。上海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一直領開放風氣之先,正不斷吸引眾多企業家、投資者、創業者、奮斗者在這片土地上追逐夢想、成就事業。
他用排比句道出這座開放的城市之詩情畫意、魅力無限和勃勃生機:
在這裡,可以激發無限的靈感和創意,上海是科學新知、前沿信息、最潮觀點的萌發地和起源地,奇思妙想深度交流、高頻碰撞、迸發能量,給人以最大啟迪。
在這裡,可以尋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上海擁有豐富的優質科教資源,匯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各方面優秀人才,獨具慧眼的投資人、素質過硬的專業人士、愛拼敢贏的年輕人將給予彼此最有力幫助。
在這裡,可以充分感受到產業生態的力量,上海作為超大城市擁有海量的應用場景,作為長三角龍頭城市擁有完善的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配套,精心設計的產品和服務將極為高效地變為現實。
在這裡,可以開拓最有挑戰、最有前景、最具價值的市場,在上海市場獲得認可、贏得青睞,必定會有助於在中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取得成功。
在這裡,可以得到優質高效的政府服務,“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成為政務工作的共識和風尚,打造貿易投資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政府服務最規范、法治體系最完善的營商環境,已經成為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共同追求。
在這裡,可以享受多姿多彩的品質生活,上海具有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氣質,沿著黃浦江、蘇州河,摩天大樓與裡弄小巷、萬國建筑與水鄉古鎮、文藝范與煙火氣、博物館與咖啡館交相輝映、奇妙交融,讓人充分感受到上海獨有的魅力。
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對此高度認同,認為阿斯利康在中國乃至全球的發展,上海至關重要。就在第四屆進博會開幕前,阿斯利康在上海靜安區設立的全球研發中國中心啟用,已有五六百名科學家入駐,未來五年,預計將匯集全球上千位科學家。
他認為,上海的優勢無可比擬——產業的聚集、良好的創新生態、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阿斯利康依托上海和長三角的區域優勢,其全球研發中國中心將積極與更多主體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市長描繪上海藍圖,用的高頻詞是“機遇”
龔正市長做主旨推介時,從發展潛力、開放活力、創新動力、都市魅力等方面介紹了上海最新發展情況,圍繞經濟發展新動能、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城市數字化轉型、生態宜居型城市、高水平人才高地、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等,分享上海優勢所在,描繪上海的藍圖願景。
他說,我們將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著力強化“四大功能”、深化“五個中心”建設,加快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全面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全面增強城市軟實力。上海將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發展機遇,創造更好環境、更優服務,歡迎全世界朋友了解上海、認識上海、投資上海,攜手與上海共同加速成長、共創美好未來。
2021上海城市推介大會現場
作為全球移動通信技術和集成電路設計研發的領先企業,美國通信科技企業高通已連續四年參加進博會。高通中國區副總裁郭濤說,每年進博會,高通都帶來其全球領先的科技成果和應用實踐,今年進博會,高通首次在技術裝備展區下設立集成電路專區,全方位展示其在5G、AI、XR、車聯網、物聯網等領域的領先科技和在各垂直領域的應用實踐。
“高通對上海的機遇非常看重,這和科創關系密切。”郭濤說,上海一直是科技創新前沿,在中國的布局中,高通把上海作為研發技術支持中心,設在浦東張江的公司員工2000多人,佔其中國員工人數的一半,其中研發人員佔絕大多數。
傳統上,高通擅長的領域包括移動通信技術,合作伙伴包括移動智能手機。郭濤說,如今高通也在智能網聯汽車,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擴展,在上海都有廣泛的應用場景。
“另外,我還想強調的是合作共贏。”他說,高通專注於芯片研發和專利技術,但並沒有終端產品,來自中國的合作伙伴非常重要。上海的半導體地位舉足輕重,和在滬企業的合作很愉快。“上海對高通這樣的企業有著巨大的機遇。”郭濤道。
“上海,能幫助企業迅速崛起”在滬老外深有體會
盡管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持續低迷,但上海的逆勢增長給投資者提振了信心。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279.2億元,同比增長19.6%(全國16.4%),比2019年同期增長14.1%,兩年平均增長6.8%。
貨物進出口平穩增長。前三季度,上海口岸進出口7.28萬億元,增長14.5%﹔口岸出口4.07萬億元,增長12.3%﹔口岸進口3.21萬億元,增長17.5%。
前三季度實際使用外資178.5億美元,增長15%﹔新設外資企業5136家,增長27.1%﹔合同外資445.1億美元,增長27.1%。
本次城市推介大會還舉行了重點項目簽約。上海近期確定83個投資和意向投資的重點項目,總投資金額565億元。當天現場簽約項目共19個,投資總額178億元,分布在全市各區、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和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產業涉及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高端設備、先進材料、生命健康等重點領域。
大會現場,各投資促進機構和商協會代表共同發起“投資上海”倡議
參加第四屆進博會,對法國農業食品企業路易達孚有特殊意義。這家企業是連續第四年參加進博會,恰逢該集團170周年慶典之年。路易達孚北亞區首席執行官陳嘉淵說,他們的展台設置了一個虛擬博物館,既展示路易達孚厚重歷史傳承,同時也借助進博會平台,體現不斷前行的信心。
陳嘉淵介紹,路易達孚不斷擴大展台規模,展示涉及多個業務領域、涵蓋谷物油籽、果汁、咖啡等的豐富產品。通過互動體驗,還展現了路易達孚透明可追溯的供應鏈。比如,觀眾可以感受一瓶橙汁是如何從巴西果園“走”上中國消費者餐桌。
“對我們來講,進博會不單是中國構建日益開放格局的寫照,也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器,產品創新的發布平台。”他說。
受益於優質的營商環境,今年路易達孚在滬建立區域總部。他談到,上海的人才高地、產業集群優勢明顯,最吸引他的,是上海服務企業水平高,善於用創新方法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實際難題。
過去這一年,路易達孚所在的浦東新區,利用自貿試驗區政策帶來的便利幫助他們解決了諸如離岸貿易中的一些實際問題,讓企業獲得更好發展。“總之,上海是方方面面都對企業非常友好的一座城市。”
2021年,《百年大黨——老外講故事》融媒體節目邀請100位在滬外國人,講述他們在中國、在上海的所見所聞所感。
來自英國的德林是天山資本創始人,他說,在上海這麼多年,深深被這座城市的工作效率折服,“很多企業家都來這裡尋找市場,這裡做生意的節奏非常快,這種快節奏可以讓企業迅速崛起,曾有人說:如果你厭倦了倫敦,就等於你厭倦了生活。我認為在21世紀的現代中國,你也可以這樣形容上海。”
不僅是德林,每一位接受採訪的外國人,都在講述上海城市軟實力的生動細節:便利化的公共服務、抗擊疫情中的全員力量、卓有成效的空氣治理、“一江一河”岸線的品質提升、老百姓臉上始終挂著的笑容……這些日常而鮮活的細節,蘊含著上海城市精神、彰顯著上海城市品格。
(本文圖片均為陳正寶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