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上海頻道首頁

汪品先院士

  • “飛鴻踏雪泥”,他在大洋深處留下中國人的腳印

“飛鴻踏雪泥”,他在大洋深處留下中國人的腳印

“海底漂亮極了,到處都是海百合,安靜得沒有一點聲音,你一定要看看!”1978年,在出訪的一次晚宴上,有法國專家向汪品先描述了乘坐載人深潛器潛入地中海海底的經歷,當時在汪品先的心裡埋下了對深海的向往。
  40年后,2018年5月,汪品先以82歲的高齡乘坐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深潛器,9天內3次下潛至南海1400多米深的海底,每次在海底連續觀測採樣8個多小時,在深海首次獲得“冷水珊瑚林”等一系列重要科學新發現。
  為什麼82歲的汪品先院士要三下南海深潛?為什麼最珍惜時間的他,又在短視頻平台科普深海知識?【詳細】

姜雪峰教授

  • 哪一次選擇讓這位80后如此“硫”連忘返?

哪一次選擇讓這位80后如此“硫”連忘返?

姜雪峰,兒時和很多孩子一樣,夢想是成為一名科學家。而不同的是,很多孩子的夢想長大后變了。而他,現在真的成為了一名科學家,還成為了“全球青年化學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代言人”。
   從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博士到留美博士后,再到如今的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姜雪峰站在人生的分叉路口如何選擇?為什麼選擇硫作為科研攻關的重點方向,又是如何成為一名青年科學家的?
   1980年,姜雪峰出生於甘肅蘭州,爺爺是跟隨國家“一五”期間蘭煉、蘭化重點工程項目,支援大西北來到了蘭州,父母都在西固區從事與化工發展相關的工作。他從小耳濡目染於這樣的“化學化工”環境,心中埋下了一顆化學的種子。 【詳細】

李偉教授

  • 用一輩子的熱愛,去看“介孔”中的風景

用一輩子的熱愛,去看“介孔”中的風景

“材料可以做得像花一樣,真是太美了!”2007年的一天,黑龍江大學的報告廳裡,來了一位嘉賓——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趙東元,報告的主題是功能介孔材料。
  此時的李偉,就坐在台下,完全被眼前千變萬化的風景所吸引,感嘆“太美了”,這是他第一次接觸到介孔材料。而這場報告,卻像一顆種子,在他的心中悄然萌芽,“我想研究介孔材料。”
  李偉2004年考上大學。他學習刻苦,大一就進了實驗室,到了大三,全年級三百多個學生,他排名第一。而趙東元院士來學校作報告的這一天,正是大三下學期,恰逢即將保研,李偉正站在選擇的路口,是保研留校?還是去外校讀書?【詳細】

陳彩蓮教授

  • “哪怕頭破血流,也得讓國際科技界聽見中國聲音”

“哪怕頭破血流,也得讓國際科技界聽見中國聲音”

“中國的科技要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就是要制定規則擁有話語權。”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陳彩蓮所主持的一項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在爭取國際標准立項和制定過程,遭到了國際知名標准化工作組的強烈反對。
  傲慢與偏見,這讓陳彩蓮在據理力爭之余更深刻意識到,當一個科學家真的需要勇氣去堅持探索,在國際科技競爭中發出中國的聲音。
  1980年,當上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入選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國家杰青,成為自動化領域青年女科學家,陳彩蓮是如何一步步實現夢想的呢? 【詳細】

庄鬆林院士

  • LOCAL202112141442000083097641715

半個世紀的“追光者”

“這是一個甲子以前的事了……”81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庄鬆林,笑著回憶起高中那年在懵懂中想學物理的理由:“那時不知‘天高地厚’,看李政道和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非常佩服他們,覺得自己也要學物理。”
  然而,中學一路“學霸”,一心向往進入北大物理系的庄鬆林並沒有如願,卻與光學結緣,之后一次次事與願違的“被分配”,卻開始了他近半個世紀的追“光”人生,書寫了奮斗者的初心傳奇。
  1957年,李政道與楊振寧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貢獻是發現弱作用下宇稱不守恆(又稱P破壞或P不守恆定理),成為首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之一。 【詳細】

林其誰院士

林其誰:甘心蝸居“老破小”的大所長

“林其誰當了所長之后,提出看績效發獎金,那是‘大鍋飯’時代,必然引來所裡人議論紛紛。”回想起1984年林其誰剛上任所長的改革,王恩多院士對他依然充滿了敬佩。
  林其誰,中國科學院院士,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擔任了11年所長,30多年前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為何至今被一代代生化人津津樂道?
  林其誰的父親林兆耆是上海第一屆庚款去英國的留學生,是我國著名的內科學家。受父親的影響,林其誰與姐姐,考大學時都報了醫學專業,立志要成為一名懸壺濟世的醫生。1954年,林其誰順利考入上海第一醫學院,不出意料他會成為一名醫生。然而,他被分配到了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詳細】

林鴻宣院士

  • LOCAL202112210936000210832216342

林鴻宣:扎根稻田四十載,“讓好的水稻基因打上中國印記”

“水稻的祖先野生稻是匍匐著生長的,經過長期馴化栽培稻變成了立著生長,原因是什麼?這是長期未解之謎,直到我們找到了讓水稻‘站’起來的基因,才被破解。” 林鴻宣院士說了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
  而他,現在正在找的,是水稻的抗逆基因,如果挖掘到這樣“優良”基因,就可提高水稻抗逆能力,從而實現增產。
  可是,要在一片稻田裡找到那株攜帶優良基因的水稻談何容易,而且一株細細的水稻上,又藏著四萬多個基因,要找到那個關鍵的基因,更不容易。“像大海撈針一樣。”中國科學院院士林鴻宣,雖然在破解道路上走了近四十年,但依然在繼續。【詳細】

施劍林院士

  • LOCAL202112240901000005119356525

施劍林:化身“藥師”的材料化學家

“我就是想做科學家!”七十年代后期,錢學森、華羅庚等科學家是很多中小學生的偶像,“60后”施劍林也不例外。
  那個年代雖然物質貧乏,但課堂上那個專心致志的小男孩一直堅持夢想,最終成為了一名材料化學家。更神奇的是,竟然有一天化身“藥師”,他又踏上為腫瘤病人尋找解藥的漫漫之路。
  說起癌症,非常重要的一個治療手段就是化療,但化療藥物一般都有較強的毒副作用,可能有些病人無法耐受。“能不能不用這樣有毒性的藥物?”正是這樣的一個疑問,讓施劍林潛心鑽研了近二十年,提出“納米催化醫學”概念,為未來腫瘤等重大疾病的無毒精准治療開辟了一條前人從未涉足的新途徑。科研的魅力,就是尋找新的研究領域和方向,並不斷深入。【詳細】

劉真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研究組組長

  • LOCAL202112280921000086902089823

劉真:30歲成為克隆猴技術的“世界冠軍”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誕生!這是全球科學界最引人矚目的成就之一。
  “美國有一個實驗室在這個領域做得非常好,大家都認為,如果克隆猴被突破,那一定是他們解決的。但是,卻被我們克隆成功了。”劉真回憶,2018年,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團隊成員與自己完成克隆猴項目的那份自豪與興奮。這一年,劉真僅30歲,他成為了生命科學領域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然而,時間回到2010年,劉真也只是一名十分普通的大學生,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思考著下一步該怎樣走?
  1988年,劉真出生於山東濰坊一個普通農村家庭,父母靠務農為生。“小時候,母親就對我說,一定要好好讀書”。【詳細】

寇煦豐 上海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助理院長、研究員

寇煦豐:讓集成電路設計成為網紅課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誕生!這是全球科學界最引人矚目的成就之一。
  “為什麼學生願意來上我的課,我是動了腦筋的。”寇煦豐,上海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助理院長、研究員。作為高校青年教師,他給本科生講授《數字集成電路設計》,是集成電路的核心課程之一,這個看似枯燥乏味的課程,卻吸引著很多學生來聽。網上曾有傳聞,有位學生退掉了三門課,隻為選寇煦豐一門課,為什麼?
  寇煦豐從小耳濡目染,一直沿著父輩的軌跡在努力,雖然高中文理分科時,因為喜歡歷史,動過選文科的心思,但最終他還是隨著父母的“坐標系”,選擇讀理科。【詳細】

精彩海報

  • 1F7A26179FC4234749B605E5F770F359
  • 30770A9E67B56B9941EC2A59103EE637
  • QQ圖片20211214163417
  • A9174AE4ECF0766F54011B3A5AE5369A
  • 微信圖片_20211230144714
  • 微信圖片_20211230144654
  • 微信圖片_20211230144700
  • 微信圖片_20211230144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