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弘扬科学家精神:用一辈子的热爱,去看“介孔”中的风景

王文娟 实习生武菲菲
2021年12月08日09:21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材料可以做得像花一样,真是太美了!”2007年的一天,黑龙江大学的报告厅里,来了一位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报告的主题是功能介孔材料。

此时的李伟,就坐在台下,完全被眼前千变万化的风景所吸引,感叹“太美了”,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介孔材料。而这场报告,却像一颗种子,在他的心中悄然萌芽,“我想研究介孔材料。”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导 李伟。

因为一场报告,科研梦想从此启航

李伟2004年考上大学。他学习刻苦,大一就进了实验室,到了大三,全年级三百多个学生,他排名第一。而赵东元院士来学校作报告的这一天,正是大三下学期,恰逢即将保研,李伟正站在选择的路口,是保研留校?还是去外校读书?

“我有没有可能去复旦跟赵老师做科研?”介孔材料千变万化的结构让李伟久久难忘,他的内心似乎有了答案。暑假过后,他就开始为自己的目标而争取。复旦竞争激烈,而当时,赵东元教授更是介孔材料领域的领军人物。李伟回忆,“2007年的时候,以介孔材料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搜索,发表文章最多的就是赵老师。”

李伟与赵东元院士合影。

在进行面试之前,李伟先来到复旦和未来的导师进行相互了解。李伟回忆道:“那个时候,化学系还在邯郸校区(现在已搬到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师兄顾栋带着我去一座小白楼参观,实验室里,大家聚精会神地工作,整个团队的氛围让我感受到这里的人真的是在围绕自己的兴趣展开工作。而身为团队领头羊的赵老师更是如此,当天约好周六下午两点见面,由于工作繁忙,赵老师五点半后才和我见面。”

赵东元教授1998年回国,“白手起家”,建立了现在的科研团队,引领了介孔材料领域的发展。李伟说:“八九年的时间,赵老师能做成这么好,肯定是有他的独到之处。这次复旦之旅更坚定了我要来复旦,要跟着赵老师继续做科研的决心。”

由于李伟大一就进了实验室,有着较为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并且成绩优异,还发表过论文,他最终如愿以偿,成为了赵东元教授的学生。

就这样,李伟因为一场报告,开启了他的介孔材料科研生涯。

服务国计民生,想一辈子专注一件事

“生活中,孔无处不在,比如房间、比如蜂窝……不同尺寸的孔可以容纳不同的东西,而介孔就是大约十万倍分之一蜂窝孔的大小……”

2014年在复旦获得博士学位后,李伟分别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韩国基础科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5月,他加入复旦大学,开始从事功能介孔材料的设计合成、基元组装、结构调控、机制解析及能源应用研究。如今,他是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导,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介孔材料领域优秀青年代表,创新提出了单胶束基元定向组装合成功能介孔材料新思想。

李伟在工作室做实验。

提起介孔,李伟滔滔不绝,“房子就是一个孔,人们可以进来,在这里面活动、交流等。同理,两个很小的分子进到一个介孔里之后,也可以交流,如果给它们能量,在一定的前提下,它们有可能会连在一起,也有可能把这个分子给剪断了……”

介孔材料的有序孔道可作为“微型反应器”,在其中组装具有纳米尺度的“客体”材料后而成为“主客体材料”,由于其主、客体间的主客体效应以及客体材料可能具有的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可显示出无限应用可能。

李伟介绍,以石油炼化为例,我国开采出来的原油通过蒸馏等方式只有约40%可用作汽柴油,剩下60%的渣油只能用作铺路的沥青等,转化率非常低。把介孔材料作为催化剂可进一步提高渣油加氢裂化为高附加值汽柴油的转化效率,全国推广后每年有望为中石化增产约150万吨的高质量油品。赵老师领衔的团队正在跟中石化合作,已经在中石化齐鲁石化56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上进行中试,下一步将进一步放大试验。

十年磨一剑!在漫长的科研道路上,支撑李伟的,是对化学的热爱,以及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专注。在他看来,这是导师赵东元教授以身作则教给他、教给团队的精神。

江湾校区的先进材料楼里,赵东元教授的办公室在二楼,李伟的办公室在六楼,夜里加班到11点钟,李伟下楼回家时,时常能看到赵老师的办公室里还有灯光,“他真的是酷爱化学,所以他一辈子就想把这件事情做好。”

从小白楼的初印象到融入团队之后,和大家共同钻研、攻克难题,“我们也是在前辈的肩膀上做了很多事,这种精神是一代代传下去的。”李伟说。

实现自我价值,“最重要的,是坚持下来”

如今,李伟带的学生里面,最小的已经是“00后”了。“00后的选择相对多元化,他们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要做这个?’所以我一般对学生都是很开放的……”

在李伟看来,随着时代的变化,人才的类型也不仅仅局限于科研这一类,但是科研可以培养人的基础能力,比如逻辑思维、做人的价值观、做事的态度和方法、与人沟通能力……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这些。

李伟正在上课。

“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但前提是,你不能告诉我,今天你做这个,明天你做那个,后天你又有了新的想法,这个是我不能接受的。”李伟尊重学生的选择,但更要求他们专注,“把大量时间投入在一件事上,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对科研来说,更是如此。”

结合个人的经历,李伟更倾向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同时也会适当施加压力。“有时候担子重了,真的是能把一个人培养出来,我的很多成果也是‘逼’出来的。要给年轻人机会让他承担更重要的课题,”李伟补充道,“但是要让他有成就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我实现的成就感非常重要,这可以激励人再攀高峰。”

李伟鼓励学生确定目标。在他看来,想成为某个行业金字塔的塔尖太难了,很多人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塔基,但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一个点上,坚持下去,肯定会有所成就。

李伟建议青年人在思考是否选择科研道路时,要问清楚自己几个问题:“这个是不是你的兴趣点,你是不是真正热爱?你是不是具备了静下心来不受外界诱惑的能力?你能不能坚持下去?”

这些问题,李伟用一步步脚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就像他当初来上海读研时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舍,我更看重复旦的科研环境和上海的发展机会,而坚持下来很重要,尽管未知,但喜欢的东西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去追求。”(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