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弘揚科學家精神:

施劍林:化身“藥師”的材料化學家

王文娟 韓慶 實習生顧博深
2021年12月24日08:55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我就是想做科學家!”七十年代后期,錢學森、華羅庚等科學家是很多中小學生的偶像,“60后”施劍林也不例外。

那個年代雖然物質貧乏,但課堂上那個專心致志的小男孩一直堅持夢想,最終成為了一名材料化學家。更神奇的是,竟然有一天化身“藥師”,他又踏上為腫瘤病人尋找解藥的漫漫之路。

中國科學院院士 施劍林 人民網 王文娟攝

說起癌症,非常重要的一個治療手段就是化療,但化療藥物一般都有較強的毒副作用,可能有些病人無法耐受。“能不能不用這樣有毒性的藥物?”正是這樣的一個疑問,讓施劍林潛心鑽研了近二十年,提出“納米催化醫學”概念,為未來腫瘤等重大疾病的無毒精准治療開辟了一條前人從未涉足的新途徑。

“愛國是一名科學家該有的本分”

“六七十年代農村物質極度匱乏,生活非常清貧,但我是班裡少數特別用功、成績最好的學生之一。”於是,施劍林覺得“唯有加倍努力學習才能不讓家人失望。”僅經過高中兩年的苦讀,施劍林如願考入了大學。

“我是1979年的大學生,當時的大環境,大家對知識和科研興趣都非常濃厚,我印象很深,有一篇關於陳景潤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的猜想》,很受震撼,我那時就想做科學研究。”那一年,施劍林入讀南京化工學院(現南京工業大學)無機材料專業。

38年前,本科畢業后的施劍林順利考取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的研究生,並在攻讀博士期間,追隨我國無機材料科學奠基人嚴東生院士,1989年獲博士學位。

上世紀90年代,嚴老師已八十歲高齡,依然在一線帶領隊伍部署基礎研究的新方向。年過九十時,他還在開展人工晶體的有關研究和國際合作。

“嚴老師真的是活到老,做到老,貢獻到老,為科學事業發展貢獻一生。”說起老師,施劍林很是感慨。

嚴東生院士帶給施劍林的,其實不僅僅是學術上的指導。

“嚴先生作為我國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科學家,在新中國剛成立就回國工作,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施劍林說,“第一個就是他的這種家國情懷,我覺得愛國是一名科學家應該有的本分。任何一個人,哪怕你是學術上再有造詣的科學家,也離不開你的祖國。”

1993年,施劍林作為訪問學者,前往德國馬普金屬研究所PML實驗室深造。

施劍林擔任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次年回國,施劍林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開啟了他無機材料化學的研究生涯。

“讓材料造福人類”

材料科學如何能介入生物醫學領域?為什麼施劍林團隊能夠提出“納米催化腫瘤治療”新策略?究竟是什麼讓他確定這個研究方向?

早在1998年,施劍林開始接觸無機納米材料,致力於介孔材料與介孔主客體復合材料的合成、非均相催化性能與環境應用。

科研的魅力,就是尋找新的研究領域和方向,並不斷深入。

“讓材料造福人類!”是施劍林一直以來的目標。自2003年起,施劍林將介孔納米復合材料的研究拓展至生命健康領域。

一開始的研究集中在將納米材料應用於藥物輸運遞送研究。這是一個當時國際上剛興起不久的前沿領域,經數年的努力,施劍林科研團隊終於構建了第一個基於介孔納米顆粒藥物載體細胞核靶向藥物輸運體系,抑制腫瘤生長的效率達到98.6%﹔建立了孔道內分子開關,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紅外光激發等的藥物光控可控釋放﹔通過材料的多功能設計,發展腫瘤的多模式協同治療和診斷治療一體化方案。

施劍林在實驗室。

“我們的科學技術研究,和對未來世界的探索,應該著重聚焦開拓新的學科交叉方向,比如把材料和生命科學、醫學相交叉。現在納米醫學在藥物輸運等方面起到一定的效果,但還是沒有離開使用傳統的高毒性化療藥物。我們更加要把納米技術、化學和醫學結合起來,通過學科交叉,實現腫瘤等疾病的無毒或低毒治療,才能做出更多對人類健康有益的貢獻。這是一件太有意義的事了!”施劍林說道。

然而,實現這個目標的研究卻困難重重。不是醫學科班出身的施劍林,一邊學習生物和醫學方面的知識,一邊考慮如何將納米技術和化學知識更緊密地應用於惡性腫瘤治療,從根本上達到無毒或低毒治療的目的。

終於,三年前施劍林團隊在國際上提出“納米催化腫瘤治療”的全新策略,進一步地,將這一概念拓展至針對多種疾病治療、更有普適性的“納米催化醫學”。“以腫瘤治療為例,我們使用無毒材料進入腫瘤之后,通過催化反應從無毒變成有毒,而進入正常組織時,保持無毒。”施劍林說:“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實現腫瘤的特異性治療,從根本上解決藥物的毒副作用問題。”

2019年,施劍林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現在,施劍林特別珍惜科研時間的每一分每一秒。“我現在的所有精力都在納米催化醫學上,雖然路很漫長,但我希望可以早日把納米催化醫學的治療方案帶入臨床階段,為腫瘤病人帶來實實在在的福音。” 因為長期伏案腰疼,辦公室裡,施劍林給電腦安裝了一個升降架,腰疼的時候就站著寫。

“讓更多年輕人脫穎而出,我怎麼能不急”

“嚴先生對學生的工作非常嚴謹,當時他年齡很大,作為大科學家,對於我們的文章還是細心的修改,逐字逐句的修改。”而這些都在影響著施劍林,即使現在任務比較重,帶的學生比較多,作為一名導師,他同樣會花大量時間和精力,斟詞酌句的修改學生論文,直至滿意為止。

“科技強國,關鍵要讓更多年輕人脫穎而出,面對國際競爭,我怎麼能不急?”30多年來,施劍林不遺余力的培養年輕人才,想盡一切辦法為他們爭取良好的科研環境。

在施劍林看來,一名導師除了科研平台建設,更要管好“兩頭”,一方面是把研究方向(選題),另一方面是把“出口”(論文,數據等),中間應該是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揮並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獨立從事科研工作能力。” 施劍林認為,看導師培養學生成功不成功,就看學生畢業之后,在科研工作中能否獨當一面,能否自己開課題,自己帶學生,然后在某個領域裡做出成績來。

談到學生,施劍林的眼睛放光,也許當年嚴東生老師看他的學生也是這樣吧!

“施院士嚴師出高徒,門下的個別博士生科研成果已很有影響力了。”上海硅酸鹽所人事處賀天厚告訴記者。

“成功的學生基本上都是相似的。” 施劍林說:“他們都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有科研報國的志向,二是潛心研究、心無旁鷺的品格,三是天賦和勤奮。同時具備這些條件的年輕學者才有可能成為未來頂尖的科學家,希望有更多的學生成為學術界的棟梁。”(除署名外,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編:王文娟、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