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崇明工作太“香”了!本地优秀大学生回乡工作最高可获15万元补贴

上班领工资,合情合理;但在工资外还能领一份最高15万元的专属补贴,不禁让人直呼“真香”。记者从崇明区了解到,为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干事创业、促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崇明籍大学生回乡就业可获补贴:回乡工作满五年、毕业于“双一流”院校的全日制本科生可获6万元补贴,毕业于“双一流”院校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补贴金额分别为10万元和15万元。
“除此之外,我们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激励政策,比如对新近回崇明工作、并被列入当年度《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人才目录》的青年人才,可连续五年享受每月最高1200元的租房补贴;参加崇明区定向培养计划和中本贯通教育模式并回崇明工作的大学生,也可获得培养补贴。我们衷心希望越来越多大学生能参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在此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2月17日举行的崇明区“燕归巢”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发布会上,崇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曾经,许多崇明籍大学生在毕业后一心想扎根市区发展,但近年来,随着崇明发展进入“快车道”,选择回乡就业、创业的崇明年轻人越来越多,梁宇婷就是其中之一。“近几年崇明的人才政策不断完善,了解相关政策后,我适时把握机遇,选择回乡发展,希望能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梁宇婷毕业于厦门大学海洋技术专业,2019年,她通过面试,进入崇明区水务部门工作。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了吸引更多崇明籍大学生回乡工作,崇明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团区委共同打造了品牌项目“燕归巢”,通过组织开展回乡实习、就业创业信息发布会以及杰出青年返校等活动,帮助崇明籍大学生深入了解家乡发展现状及前景,激发他们建设家乡的热情。
2021年7月,周懿洋被崇明区人社局录用。2018年参加的暑期回乡实习,在她心里埋下了回乡工作的种子:“大一暑假,我在当时的崇明区旅游局实习了6周,认识了不少朋友,自己的能力也得到提升。崇明是我成长的地方,这些年我亲眼看到了家乡的发展势头和无限潜力,坚定了回乡发展的想法。”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大四学生施一丁是崇明人。2020年,施一丁参与了“燕归巢”崇明籍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赴崇明团区委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实习,由此和“燕归巢”项目结缘。去年初,刚放寒假的施一丁主动前往崇明团区委实习锻炼,还和另外几位大学生组成助力乡村振兴专项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竖新镇仙桥村、东禾九谷、港沿镇源怡花卉基地等实地调研,切身感受家乡新变化。“我已决定回家乡工作,用自己所学回馈家乡,也希望将来有更多本地大学生返回崇明!”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崇明出台了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同时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崇明区2022-2026年促进就业扶持政策》中指出,对于符合条件的35周岁以下大学生,“一次性开办补贴”为1万元,符合条件的优秀创业者、创业项目还可分别获1万元至3万元、5万元至10万元“创业红包”。崇明籍大学生可通过“三支一扶”计划、专业技能储备人才计划、社区工作者招录等10条途径回乡就业。截至目前,崇明共招募“三支一扶”人员966名,留崇人员中有近120名在崇明区机关事业单位担任中层及以上职务,4人已任区管干部;自2007年崇明区开展储备人才工作以来,共招录储备人才331名,34人在崇明区机关事业单位担任中层及以上职务,10人已任区管干部。(茅冠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