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办公楼变职工宿舍60余年后旧改 问题何解?
相比其他旧改征收人员,杨大炜的工作有些特殊。他是黄浦区第三房屋征收事务所企事业单位征收负责人,相比居民,有时候企事业单位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
黄浦区单位征收主要是突破了三个瓶颈:清退难、公共设施安置难、老字号功能提升难。为此, 主要在三方面聚力破解:一是精准施策疏堵点,聚焦单位个性化诉求,坚持“一户一策”,着力疏通签约搬迁的堵点。二是综合协调解难点,全区单位征收中需要搬迁学校8所、医疗设施15处、养老院2所。三是创新思路立支点,以旧改征收为契机,结合产业发展规划,立起撬动老字号升级发展的支点。
比如位于中华路的一幢房屋,权利人为一家国企,房屋用途登记为办公楼。但该房屋自20世纪六十年代起,企业为解决职工居住困难,自行腾挪办公房,将该房屋陆续分配给24户职工家庭作为宿舍居住,至今已六十余年,但因企业归并等历史遗留原因,至今未能解决职工的实际住房问题。
为解决实际情况,杨大炜多次与这家国企领导班子沟通协商,聚焦单位和职工的具体难点,综合施策,最终跟其达成一致意见,即企业放弃24户职工家庭居住部分的使用权补偿,由黄浦区旧改办托底,负责解决居住在该处房屋的职工家庭安置问题。
杨大炜告诉记者,此次房屋征收,既解决了该国企长期以来的历史遗留矛盾问题,同时也解决了24户职工家庭的实际居住问题,得到了企业、职工家庭和其他各方的好评。
针对公共设施安置等复杂问题, 征收事务所积极整合资源,齐心协力攻克难点。比如,申福养老院因前期投入较大强烈反对征收,老人也因担心后续生活保障问题而不支持征收。征收事务所一方面牵头产权方、养老院反复会商完善清退补偿方案,另一方面汇聚民政、卫健、街道合力,多方协调养老床位,做好老人的安置预案,顺利完成清退。
山海苑敬老院是1998年上海市首家由民营资本开办的养老机构,敬老院院长刘立华从不理解房屋征收工作,到体会旧区改造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好事,再到最终主动配合好政府的旧城区改建房屋征收工作,将83位在院老人全部安全、妥善完成转院,完成了房屋的征收事宜。
杨大炜(右)和企业负责人到现场查看房屋情况
过程中,杨大炜等人和刘院长一起,在黄浦区旧改办、区民政局等各条线部门的合力帮助下,具体分析每一位老人的情况,做好老人转院的详细方案,细致的工作得到了老人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此外,黄浦区涉及搬迁的老字号单位共46家,在制定规划时,均充分听取老字号关于后续经营的意见,形成了“整合提升、拆一换一、相对集中”的总体思路,助推老字号功能提升。
在杨大炜看来,在推动单位旧改征收攻坚突破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激发了提速的硬核动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