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大江东︱记者亲历精准新策:分层封控+标配流程+高能志愿者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季觉苏
2022年03月21日09:50 |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小字号

【“特殊精神 特殊担当”——上海抗疫系列故事之十三】

3月15日,上海市宣布“考虑以网格化方式对重点区域人员进行新一轮核酸筛查”。市民们对“网格化”这一新名词还没回过味儿,16日一早,不少小区已经被“格”。

此时,居住在上海的人主要分为三类:被封控的人,刚解封的人,还有像东妹一样提心吊胆的“决赛圈”选手。社交媒体上问候最多的变成“今天你‘封’了吗?”

16日下午,刚从上海市新闻发布会回来,东妹所在小区通知封控。此时警戒线还没拉,大白还没出现,但已搭起一两个置物架,架子上摆放着刚运来的未拆封防护物资。年轻的居民一看,赶紧利用“窗口期”出门采购生活物资。爷叔阿姨们在小区花园里经过短暂信息交换后,也立马加入补货队伍。

晚上7点左右,警戒线拉起,小区只进不出。去居委会一打听,小区有一例确诊!按照上海早期精准防控策略,隔离14天是标配。但鉴于上海最新“打法”,居委会书记说:“具体封控几天,要看两次核酸检测情况。”通过追踪每日更新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东妹发现,基层防控“打法”和全市的防疫新策几乎同步。

当天晚上,小区门口便张贴了封控通知,注明本小区实行“2+12”封控管理,具体有一栋楼实行“7+7”封控管理。连一个小区内都可以根据风险等级,分成两种封控模式,可见上海的防疫新策更加体现了以“最小代价”抗疫的精准和科学。

东妹所在是一个老旧小区,还是第一次遇上封控管理。东妹采访过其他隔离小区,了解一旦封控,事务多且繁杂,十分考验管理水平和居民配合度。经过观察,上海的小区在疫情防控中有一套固定流程,一经触发便自动运转,无论身处上海何处,都是统一“待遇”,不会加码,也不会遗漏。

例如,小区门口当天迅速搭建出“三件套”——快递架、取物台和缓冲区。两个“大白”在缓冲区内充当快递小哥和居民“信使”,传递生活物资,实现无接触配送。几个小时内,小区空旷处便搭起核酸检测帐篷,甚至还拉起了电灯,以备晚上检测的时候有灯光照明。居民排队做核酸的动线也已规划好,沿途竖起了引导标语,避免了排队混乱。

深夜,居委会内依旧灯火通明,四五个工作人员分工协作,有人在给新报到的志愿者发放防护服具,讲解工作流程;有人正对照着表格,依次给还未归家的住户打电话;有人专门在门口接待上门询问的小区住户,一一解答人们焦虑的疑问。此时,陆续有楼组长跑进来,交上最新扫楼的登记表格,上面详细记载着每户居民在户情况……

深夜,小区居委会内依旧忙碌。

“咚咚咚”,17日一早,楼组长朱老伯便挨个敲门让住户提前准备好健康云二维码截图,小区没有电梯,爬到5楼时,朱老伯已经气喘吁吁,昨天东妹已经报名了志愿者,今天被分配到一个任务:帮助楼下403的独居老人准备截图,还要全程“护送”做核酸,一直到上楼。做核酸时,东妹发现,小区内的独居老人几乎都被安排了一位帮扶年轻人。

第二天的核酸检测动线十分顺畅,分工明晰。同一门洞的居民被大喇叭喊下楼,志愿者拿着表格挨个点完名后,统一出发。10人一组,依次排队做核酸,现场秩序井然,前后十几分钟便结束了。

截至发稿,东妹两次核酸检测结果还未出来。不过,这几日新闻发布会已经解答:近期检测规模较大,确实存在结果滞后的问题。同时,2轮核酸检测后,发现了较多阳性,接下来将通过精准研判,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上海正努力践行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

本文图片视频均由季觉苏拍摄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