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金山88岁抗美援朝老兵讲述真实的《长津湖之水门桥》
火焰冲天,燃爆冰雪!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热映把很多人拉回到了70多年的那场抗美援朝战争。在枫泾镇枫香居民区也有着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他的名字叫周永良。近日,记者来到他家中,与这位88岁的老人,一起追忆那段战火纷飞的光辉岁月。
周永良是目前枫泾为数不多还健在的抗美援朝战争老兵,退休前一直在长征村工作。看着泛黄的立功喜报,斑驳的纪念章和退役证,老人的记忆一下回到了过去。
“1949年5月,枫泾刚刚解放,我就想跟着部队去当兵。因为岁数太小,只有十五岁,所以部队没有收。”说起想当兵的原因,老人的言语特别朴实,“就觉得解放军好,共产党好。”也因为如此,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周永良在国家的号召下毅然参军入伍。“那时候知道朝鲜战场上打的很厉害,选择去,其实是抱着随时牺牲的准备。”
1953年3月,经过三个月的集训,周永良和战友们从上海松江出发,火车三天三夜不停地行进,最终到达了辽宁丹东。在驻地,周永良和战友们又训练了三个月,随后被分到作战部队,真正跨过了鸭绿江。“因为训练时就在鸭绿江旁边,所以能清晰地听到鸭绿江南岸的枪声、炮声、飞机呼啸声和炸弹爆炸声,感觉到大地都在震动。”周永良说。
在朝鲜,周永良和所有战友一样,一口干粮一口雪……恶劣的外部环境和不停歇的战斗,让他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见过与自己相仿年纪的战士倒在敌人的枪下,挨过敌机的一轮轮轰炸,挖过两个山头的防空掩体……“相比于前线部队的艰苦,自己其实是幸运的。虽然是炮兵,但那会儿主要做的是运输物资弹药。大家见我年纪小又很机灵,都很‘疼爱’我。”周永良回忆说。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在部队,这首志愿军战歌时常萦绕在周永良的脑海中,以至于现在哼唱起来依旧坚定有力。“为什么要打仗?怎么保住家?怎么保住国?想着想着这兵就越当越明白了,也就没了开始时的‘胆怯’。”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周永良所在的连队回到了辽宁营口。1955年3月,因为各方面表现优异,他被安排到部队军教营做学员。1956年4月,凭借着战场上积累的经验和刻苦的学习精神,周永良又从连队副炮长升为炮长,期间更因军政文学习优异立下三等功。
“我们部队的炮在朝鲜战场上是专门打美国坦克的,那种穿甲弹。”周永良说,“虽然没有在战场上跟敌人面对面刀枪相见,但在部队这几年,自己心中的革命志向却越来越坚定。能立功、能入党就是因为思想和军事素质的过硬。”
1956年6月,周永良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那时候全国的党员也就1000万出头点。能够在部队中入党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意味着组织和战友对你的信任。”带着这份荣光,1957年,周老回到家乡支援农村建设,而这一扎根就是一辈子。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战士,周永良始终不忘初心、保持不变本色。“我们是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和成长,解放前到解放后,再到改革开放,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以前想都不敢想。”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了周永良对党浓浓的感恩之情。
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两鬓斑白的老者,抗美援朝这段历史始终铭刻周永良内心最深处,“这段历史不能忘也不敢忘,能和那么多国家的军队打,而且赢了,不得了的事。”七十多年过去了,谈到胜利,周永良脸上流露出无比自豪之情。采访结束时,周永良将立功喜报、纪念奖章小心翼翼地收好,可以看出这些老物件是他心目中的“至宝”。
(来源:i金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