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宝山居村干部队伍建设引发新思考:强化党建引领,坚持系统观念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党组织传达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都需要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带头落实。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关乎执政党的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如何加强居村干部队伍建设?上海市宝山区委组织部有这样一份实战经验。
随着上海市宝山区在更高起点上大力实施“北转型”战略,不断把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推向前进,宝山区城市化建设、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重心迅速下移,社区承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性、公益性和群众性工作。
与此同时,居村干部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对居村干部的履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建设一支高效、廉洁、勤政、为民的干部队伍成为基层党委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
深刻理解系统观念,统筹谋划居村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系统观念”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党的理论的一个创新点,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掌握系统观念的方法论,对加强居村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系统观念是加强居村干部队伍建设必须遵循的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聚焦中心,服务大局是我们开展任何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要具备良好的大局观,就要坚持系统观念,胸怀大局、系统谋划。当前宝山锚定了打造科创中心主阵地的战略定位,全力建设科创之城、开放之城、生态之城、幸福之城。我们坚持把居村干部队伍建设放在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的大背景下思考谋划,建设科创中心主阵地需要什么样的居村干部,我们就着力培养什么样的居村干部,让居村干部成为建设人民城市,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宝山软实力的“生力军”。
(二)坚持系统观念是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居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需要
居村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选拔任用、教育培养、管理考核、使用激励等诸多方面和各个环节,这些工作看似各执其事,实则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机的整体。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牢固树立系统观念,立足居村干部全周期培养体系,注重各阶段、各环节的内在联系和关联,把握干部成长成才内在规律,做好顶层设计,用系统观念统揽工作,用整体思维推进工作。做到既统筹兼顾抓全面,又突出重点抓关键,科学施策,精准发力,确保干部选、育、管、用各环节有序衔接、有机融合。
(三)坚持系统观念是新形势下有效提升居村干部基层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近期,市委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任务,也对居村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更大的挑战。新形势下,居村干部不但要具备社区管理服务的基本技能,更要掌握基层党建、规划设计、产业发展、建筑工程、物业管理、业委会运作、防疫卫生、舆情应对等各领域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以全方位、跨领域、多方式的系统培训,推动居村干部能力素质全面提升、多元发展,培养基层治理的“通才”。
准确把握系统观念,全链条抓好居村干部队伍建设
今年以来,我们以班长工程为牵引,建立居村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体系,坚持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推进“头雁计划”,着力打造宝山居村“头雁矩阵”。
(一)“选”是前提,着力拓渠道优结构
“选”是“头雁计划”工作体系的“基础一步”,是居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选人导向。严格选人标准,结合宝山实际,综合考量人选政治素质、道德品行、治理能力、廉洁自律等情况,对书记人选,下沉街镇共同考察。落实居村干部任职资格区级联审机制,制定10项负面清单,坚决把不符合条件的人员排除在外。打开选人视野,采取选拔、选派、选聘“三选”措施,注重从优秀社区工作者、国企分流职工、优秀高校毕业生、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退役军人中选拔居村班子成员。换届后,村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95.1%,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1.5岁、大专以上学历占86.5%;居民区“两委”班子平均年龄50.5岁,大专以上学历占63%,队伍整体结构更优。加强后备储备。实施“蓄水池”工程,按照居村书记1:2的比例,其他班子成员1:1的比例加强储备。持续跟踪管理,采取交任务、压担子的方式,将后备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表现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实施动态管理制度,及时调整和吸纳后备干部,始终保持“一池活水”。
(二)“育”是关键,持续强培训提能力
“育”是“头雁计划”工作体系中的“关键一招”,是推动居村干部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通过建立“立体化、多层次、全覆盖”的培训体系,着力优化队伍整体素质。深化区校合作。充分发挥党建联建资源优势,加强与浦干院、上海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深化与高校智库联合办学模式,依托专业化师资力量,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坚持好中选优,筛选形成培训课程资源库,搭建区级教育培训平台,推动优质培训资源下沉街镇,进一步提升基层培训能级。注重分层分类。聚焦“新人”开展初任培训,换届后第一时间对141名新任居村书记进行培训,夯实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明确“十个一”履新清单,确保尽快进入新角色、适应新岗位;聚焦“全覆盖”开展集中轮训,实行“街镇点单、区级配送”机制,加强跟踪指导,确保居村班子成员培训全覆盖。聚焦“头雁矩阵”开展研修培训,突出“示范性”,在全区遴选60名优秀居村书记,推动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形成“头雁效应”。突出实战导向。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么练什么”,创新授课方式、丰富培训内容,通过跨学科、多维度、各领域的课程体系,全方位、深层次拓展知识结构。以专题讲座、情景模拟、案例分享、参访考察、演讲交流等沉浸体验式教学,帮助居村书记提高站位、拓宽视野、更新理念,增强履职尽责底气和讲好社区故事的自信和水平。
(三)“管”是保障,注重严监管细考核
“管”是“头雁计划”工作体系中的“稳定器”,是确保居村干部队伍建设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健全居村干部管理考核机制,切实把好监督管理关。落实“备案制”。实施居村书记区委组织部备案管理,按照“逢动必备”和“一人一档”要求,抓细抓实任职备案、履职备案、人事管理、日常管理等关键环节,规范居村书记履职用权行为,形成任前责任告知、任中监督履职、任后审计评价的闭环。完善“考核制”。结合基层党建重点任务,与居村书记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实行居村书记向街镇党(工)委和党员大会述职机制,定期通报工作情况,表彰先进书记,谈话提醒后进书记。严格“通报制”,执行居村书记涉嫌违纪违法及时通报和处理机制,全面实行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对居村财务进行集中清理,及时公开查处发现问题。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制度,实施居村“阳光工程”,依托“社区通”等平台,拓展居村民参与监督渠道。用好考核“指挥棒”。将考核结果作为居村书记进编晋级,推荐定向考录公务员的重要依据。推行动态调整机制,坚决调整工作不力的居村干部。
(四)“用”是根本,坚持重保障促发展
“用”是“头雁计划”工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居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目标。坚持严管和厚爱并举,激励和约束并重,引导居村干部履职尽责。保障薪酬待遇,制定居民区书记人事管理制度、使用事业编录用和岗位等级晋升办法,2021年完成44名居民区书记考核录用事业编工作。完善村党组织书记及其他村干部收入分配机制,探索建立分类分级工作报酬制度。做好关心关怀,健全街镇领导班子成员基层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每月与居村党组织书记至少开展一次谈心谈话,激发居村书记工作热情。落实对居村干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相关制度,及时给予组织关怀。拓展发展空间,将居村干部纳入区、街镇干部总体规划。在本次乡镇换届中,推荐2名村党组织书记进入镇领导班子。推荐71名居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区级“两代表一委员”。加大从优秀居民区书记定向招录公务员力度,近两年推出2个岗位。
科学运用系统观念,推动居村干部队伍建设提质增效
居村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如何、工作落实的如何,居村干部是决定性因素。加强居村干部队伍建设事关宝山战略全局、长远发展。接下来,我们将深化对基层治理带有规律性、系统性的认知和把握,构建与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有机衔接的居村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体系。
(一)推动居村干部构建系统化思维养成体系
联合区民政局、区农业农村委成立城市治理学院,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建立差别化、精准化、适时化教育培训体系,开展专业能力和实用技能培训,注重提升居村干部责任感使命感、系统缜密性思维方式、抓党建强治理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办实事解民忧能力和引导社会组织服务社区能力,着力丰富居村干部专业知识、锤炼专业作风、培育专业精神。引导居村干部培养前瞻性、系统性、长远性谋划思考能力,强化对社区事务“轻重缓急”的判断力,做好时间管理,推动他们从“社区工作执行者”升级为“社区治理的大管家”,从而在破解复杂多元的治理难题时更有条理、更有成效。
(二)持续完善居村干部系统化培养体系
健全优秀青年(党员)-社工(村条线干部)-居村“两委”班子成员-居村党组织书记的全周期培养链条,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居村干部培养体系,坚持“内育、外引、下派“相结合,把本居村的优秀年轻干部、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青年、本街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作为居村党组织书记、居村后备干部人选,积极为其架梯子、搭台子、给位子,做到早发现、早培养、早锻炼、早成才,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出来,努力建设一支勇于担当、能力过硬、情怀厚植的高素质居村干部队伍。
(三)探索创新居村干部系统化管理体系
建立区优秀居村党组织书记人才库,制定干部成长档案,对居村书记治理、服务、带富、协调、表达等能力值进行全面量化动态评估、全程跟踪管理。持续推进“604020”优秀居村党组织书记进阶式培养模式,努力推出一批基层点位,做到“人地结合”,打造在全市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知晓度的居村“头雁”。开发建设综合性居村干部管理信息系统--“汇智理”,将楼组长(村民小组长)纳入系统,对基层治理队伍统筹管理,动态跟踪。充分掌握人员基本情况,精准描绘基层治理队伍画像,增强政策制定,决策部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宝山区委组织部供稿 文字编辑 马作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