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百姓生活最“暖心”,黄浦区精细化治理见深度更见温度

董志雯
2021年12月03日12:36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黄浦区是上海区域面积最小、经济密度最高的城区,名副其实的寸土寸金;拥有中外驰名的南京路与淮海路商业街,人流如织;“演艺大世界”剧场云集,正全力助推亚洲演艺之都建设;高端商务楼宇密集,跨国总部、外资企业集聚,亿元楼熠熠生辉。

在最新发布的《上海黄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黄浦区提出,未来五年将构筑“功能新高峰”,打造“品质新标杆”:初步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引领区,成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标杆、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和世界级城市会客厅。

民生有温度,生活更有幸福感

高楼大厦背后是低矮逼仄的老房,这是黄浦区的现实。多年来,黄浦区坚持把旧区改造作为最大的民生、最大的发展,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地改善市民群众居住条件,努力让群众居住环境更加整洁、家园更加温馨。

“十四五”期间,黄浦区将全力打赢旧改攻坚战,完成旧改征收3万户以上,全面完成二级以下旧里改造,城区形态二元结构难题将得到历史性破解。

一切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老百姓的福祉。黄浦区在民生方面提出“树立高品质生活新典范”,将实现加速推进旧区改造、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建立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构建高位优质的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健康黄浦建设、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服务等六个方面重点任务。

改善居住条件,是黄浦区老百姓最为急难愁盼的民生事、民心事。在全面完成二级以下旧里改造同时,黄浦区将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聚焦零星旧里、风貌保护街坊,注重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保障基本、梯次提升,综合运用拆落地重建、抽户改造等方式,千方百计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着力解决“拎马桶”问题,基本完成无卫生设施家庭改造;大力推动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积极推进老旧大楼电梯改造升级等。

民生有温度,百姓笑开颜。“阿拉弄堂变漂亮了。”如今,对豫园小区居民而言,七八糟的电线“蜘蛛网”不见了、坑坑洼洼的地面平整了、陈旧老化的公共设施更新了……小区旧貌换新颜,收获的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南京东路街道对江阴路72号,一个典型的“双老旧”院落,通过实施综合性改造,改造工程见招拆招:对原本堆满杂物的一楼庭院和顶楼天台拆除违章建筑、整修路面、铺设地砖防滑条,加装太阳能板用于楼道照明,把顶楼天台改造成“空中花园”;整修二楼居民的合用卫生间,将老旧的抽水马桶换成两间全新的独立马桶间……“比起新社区,老社区可能更需要一种标签,一种能唤回生活尊严感和舒适感的标签。”南京东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居民老龄化程度高,是黄浦区人口结构一大特点。当容颜渐渐苍老、步履渐渐蹒跚、记忆渐渐衰退,如何能幸福安然地度过晚年?面对养老问题,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对于五里桥社区的老人来说,幸福的晚年在家门口就能实现。

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最高的街道之一,五里桥街道始终致力于提高养老服务资源利用率,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10月29日,五里桥街道养老服务联合体成立。

何为养联体?据了解,五里桥街道养老服务联合体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统筹调配社会优质养老服务资源,以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为基点,链接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增强既有社区的持续照护能力,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在亲情的陪伴下原居安养。养联体成立后,成员单位将根据自身的业务优势为区域有服务要求的老人,提供涵盖助养、助洁、助浴、助餐、助医、助居、助智七大方面的精准助老服务。

五里桥街道是一个缩影。未来五年,黄浦区将进一步完善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在全市率先实现已建成的主要居住区10分钟社区生活圈全覆盖,让黄浦市民生活更有品质、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放眼上海,“老、小、旧、远”正是当下的民生聚焦所在。老城厢区域旧改与微更新、为老旧公房加装电梯等,桩桩件件,民生“小事”皆大事。截至9月底,黄浦区加装电梯完工40台,在建施工61台,申报审批29台,通过业主意愿征询138台,让居民的幸福感“一键直达”。

创新社区治理,为老百姓的社区生活“加糖”

南昌路“美丽街区”。黄浦区供图

自2018年以来,黄浦区持续三年打造南昌路“美丽街区”,并在去年推动瑞金二路街道编制“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规划。以“海派建筑、名人汇聚、荣光印记、时光花巷、文艺生活”五大街区文化为特色,全方位开展“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通过“微更新”“微治理”,增加“小而精”的公共空间、公共设施以及公共艺术作品,推动了南昌路街区的风貌焕新和功能提升,实现“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

在黄浦区,不管是老城厢,还是商业街,不管是二级旧里,还是商品房小区,“零距离楼组”建设正为老百姓的社区生活“加糖”。通过党建引领,激发自治活力,搭建共建桥梁,特色“零距离楼组”在不同类型的小区内处处“开花”,成为创新社区治理工作的闪光点。

楼组作为社区治理的基本单元,是社区工作最微观的缩影。以地处热门“网红”商业地带的外滩街道为例,该街道现有楼组总数为285个。2021年申报“零距离楼组”数为57个,同时申报“零距离楼组”示范楼组的有10个,包含高层建筑楼组6个,老公房楼组2个,老大楼楼组2个,楼组类型多样,居民需求不同,“零距离楼组”如繁星般“洒”满了外滩街道7个居民区。

在外滩街道的银河公寓,“打造优质外滩人文氛围”是居民需求的关键词。美和大楼则是一幢拥有悠久历史的建筑,该小区通过“美丽家园”等实事工程改善了大楼环境后,楼内居民们也自发自愿地走出来,携手维护楼道的整洁美观,体现了外滩街道“零距离楼组”推进成效。而在东新大厦业委会、物业与居委紧密合作,充分发挥了三驾马车的联动效应。楼组内的居民们更是通过“拉杆箱集市”等公益自治项目,享受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氛围。

为更好的聚焦楼组建设要点,调动多方资源形成合力,为楼组工作建言献策,豫园街道的太都居委通“三驾马车”解决社区难题,打造特色公益项目,共创友好型社区。

佳成大厦一楼公共空间打造为零距离楼组综合空间。黄浦区供图

“有了党员作领头羊,居民们参与社区治理也更有干劲。”太阳都市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介绍,在党建引领下,居民区党组织发挥带头作用,居委会和业委会共同协调推动,形成了社区自治共治“有形有实”的格局。

太阳都市居民区还结合“悦美太都”和“绿美太都”两个自治项目,对小区进行了多次“升级”,通过注入公共阅读角、少儿沪语班、非遗戏曲课、厨艺diy等项目,努力做到每一个楼组都有自己的特色。佳成大厦业委会主任介绍道:“在太阳都市花园佳成大厦,我们的零距离楼组建设重点围绕‘自发’和‘独特’。自发在于让居民自己向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提出想要建设的楼组项目,独特在于每个楼组要与楼上楼下区分开,避免自治项目同质化。有了各色各样的楼组项目,资源便得以交叉整合。”

精细化治理的特点就是一个“细”字,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黄浦区正是如此,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和卓越心,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区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让景区更富魅力、街区更有温度、家园更具品质、治理更加智慧。

聚民心,暖人心、我们的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治理的智慧来自人民,治理的成果为了人民,而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所生发的更强的人文关怀、更暖的民生温度,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同时,也让每个人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安顿。

黄浦区委书记杲云多次强调,“要让群众从每一件小事,每一处细节上感受党和政府的关心,感受生活在黄浦的幸福。”他所期待的也正是黄浦社区发展治理的“初心”,用幸福感和收获感填满这片上海中心城区的核心区,让市民共享幸福。

(责编:董志雯、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