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当“AI”遇上“一网通办”,会发生些什么?来看静安“政务智能办”!

2021年11月30日16:17 |
小字号

长护险登记事项在家就快速完成,不出园区远程完成办税业务,信息免提交、材料免填报、企业少跑动……

2021年,静安通过审批制度改革+AI智能技术+自助终端应用等多种业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把“人工经验”转化为“系统规则”,实现办事要素的智能分析、办理过程的智能交互、办事材料的智能填报,以及提交办件的AI预审,包括市场准入、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一批服务事项,通过线上线下双驱联动,真正将“能办”向“好办”转变。

“AI”+“一网通办”有哪些可能?

智能学习分析

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实现办事指南、业务手册及历史办件等数据结构化、标签个性化、业务逻辑化,形成可及时更新的智能知识库。

智能导引申报

应用数源工程、市电子证照库、赋能中台等资源,提供导引问答、办事推荐、智能填表等,全面推进智能申报。

智能预审辅助

设置符合审批逻辑的校验规则,通过OCR、NLP、RPA等技术,对申报数据的自动预检,为实现无人干预自动办理提供技术支撑。

“AI”+“一网通办”有哪些作用?

AI+审批

AI+监管

AI+服务

线上线下双驱联动

真正将“能办”向“好办”转变

AI+审批

信息免提交、材料免填报、企业少跑动!看看静安政务智能办是怎么做到的?

通过“线上好办+线下帮办”,实现“内资企业变更登记”“内资企业登记”“个人独资企业”等市场领域高频事项多个场景“材料制作+智能申报”,落实“两个免于提交”,强化AI预审,全程提供智能问答和好差评评价,推进全程网办。

线上

选择需要办理的事项场景,通过导引问答和用户画像方式,进行申报材料的智能填报,自动生成个性化申报材料。

申办人完成签字盖章后,通过系统生成的“智能预审”报告,即时修正错误信息,完成标准化材料的制作和申报。

线下

通过“政务智能办”的辅助,实现智能填表、智能预审,减免办事企业提交的材料,提升了收件效能,为用户提供“立等可办,立等可取”的特色服务。

静安区“夜间施工一件事”好办服务,实现全区域、全对象、全流程的全程网办和自动审核

通过规范生态环境、建设管理部门间的许可资料数字格式,动态互通互认企业信息数据,静安“夜间施工一件事”管理精确到了每个工地、每个工作日,实现新办许可、再办申请的全区域、全对象、全流程的全程网办和自动审核。

静安区天目社区C070102单元38-01地块地下工程是静安区首个通过夜间施工新办“一件事”申请夜间施工的单位,其负责人表示,通过“一件事”系统申请夜间施工,不再需要在多部门间跑动,仅需要一台电脑即可完成申请,并在第二天得到电子批文,大幅提高了企业申请效率,减少了企业申请所需跑动时间,有利于企业更好更合理安排施工。

通过智能审核、电子印章和线上领取批文,原本在建设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之间分别递交资料、领取批文、多次跑动的情形彻底消除,跑动次数从至少2次减为0次,实现了“零纸质材料、零线下跑动”的目标,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在政府部门之间多流动,让群众少跑动、不跑动。

AI+监管

长护险监管黑科技→生物识别+声波传感,静安这样“智控”失能老人服务全过程

静安引入“AI+监管”技术手段,建成静安区长护险智能监管平台,实现区内全体居家机构质控技防系统全覆盖,长护险护理人员质控技防终端全覆盖,解决了长护险服务“现场到不到、服务超不超、品质好不好”的问题,确保了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

长护险护理员李希美,每周三次来独居老人张淑芬的家中,开展服务。进入老人家门后,她除了要面对携带的设备进行视频录音签到外,疫情期间还会为自己测温并做好体温记录。然后,再消毒双手为老人测量体温,并记录体温等身体状况。这一系列操作之后,李希美就会开启一小时的护理服务。

80岁的张阿婆腿脚不便,洗脚、洗澡不能独立完成,李希美介绍:“大多的服务主要是护理脚、擦擦身、换换衣服之类的。如果有富余的时间,帮她稍微锻炼一下,活动腿脚。”服务的过程中,李希美一边帮老人泡脚、一边跟她聊天,等指甲泡软了,就开始剪指甲、清理脚上的老茧,整个过程老人都是笑眯眯的,还不断夸小李“脾气好”。

李希美的服务全过程被一个安放在胳膊处的“小盒子”记录下来,诸如服务期间的说话声、洗脚的水声、剪指甲的咔哒声等等。通过后台智能识别的功能,在保护了客户隐私的同时,促进了标准化服务的不断完善,实时收集的客户满意度评价,为医保合规合法使用,提供了依据。

把采集到的视频数据、声纹数据,通过算法的分析,能够更加精准地让长护险基金的使用回归本源,主动发现长护险入户服务期间的不良现象、不当行为以及涉嫌违法的行为,对承接长护险服务的机构进行线下行政处理,让长护险服务留痕,提高监管精准度。

AI+服务

手机上点一点,长护险登记事项在家就快速完成!怎么做到的?

在“5G+视频+AI”的技术发展背景下,静安聚焦群众和企业办事“最后一公里”,通过远程的方式,实现服务和业务办理的线上化和智能化,重新定义“面对面”服务方式,实现“自助办”“网上办”“零次跑”“陪伴办”。

家住大宁路街道的居民赵阿姨通过街道全新推出的“大宁易办”微信小程序,在“一对一”视频形式的在线咨询下,在家里就快速便捷地完成了老伴的长护险登记事项,并依托了“双向快递”平台,完成了寄递办理过程中产生的纸质材料和办理结果,实现了“零次跑”。

同时系统自动形成了赵阿姨老伴的“一人一档”,向代办人推送了长护险办理结果等专属服务通知。赵阿姨欣喜地说道:“没想到,真的只需要通过视频的方式,就能把事给办好了,实在是太方便了。我还会向亲朋好友推荐,让他们尝试体验便捷的办事方式。”

目前,“大宁易办”已可咨询和办理劳动手册补办、失业登记、残疾证补换、长护险登记、人保部门证明等百余项服务事项,收获大量好评。

静安打造上海首个智慧税务社会共治点

市北高新园区智慧税务社会共治点是上海税务部门和静安区委、区政府共同打造的“智慧结晶”,集成了涉税业务办理、发票领购、纳税咨询等多项常用纳税服务功能,是立足精细服务、精诚共治理念,依托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资源,推进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的有益探索,有效解决了园区及其周边近4平方公里、3500余户企业纳税人“最后一公里”的办税问题。

上海市北高新(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经办人员宋国贤使用共治点的一台VRM机,通过远程传输和远程连线咨询功能,顺利完成了房产税退税业务的申请办理。

“有了这台设备,虽然人在园区,却能获得和在办税服务厅一样的办税体验。”宋国贤说,“通过智能传输,不但能实时将办税资料传到税务部门,还能与税务人员‘面对面’线上交流,复杂事项的办理变得轻松便捷。”

除了智能化的办税设备,便捷、高效也是共治点的一大亮点。以常见的发票领用业务为例,企业不出园区就能享受到从申请到领用的“T+0”服务,领票所需时间再一次缩短。

(来源:上海静安)

(责编:沐一帆、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