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要闻

上海城市更新加速,如何留住老城“巷”愁?

2021年11月25日09:11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地名承载着个人和集体的生活记忆,也蕴含着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城市更新按下“加速键”的当下,如何留住这份乡愁与烟火气?近日,“寻觅黄浦‘故’事,留住老城‘巷’愁”——黄浦区老地名调查与保护项目启动仪式在豫园街道举行。

据介绍,该项目旨在通过查阅地方志、图片影像、档案资料,查访地名变迁沿革,探究地名背后的故事、内涵和意义。同时,进一步建立分类、分级和分层保护名录,建设地理信息、影像资料在内的数据库,探索老地名保护工作系统化、标准化建设,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推动地方文化记忆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黄浦区是上海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域,黄浦老城厢是上海现代城市生长发育的根脉,因此地名文化保护首先从这里开始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价值。”华东理工大学行政管理系副教授、上海市地名学会理事石超艺说,伴随着城市更新的不断推进,大都市中心城区的空间和景观不断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地名成了延续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她建议,在老地名保护工作中可以灵活运用多种调查方法,除了查阅地方志、老地图、文集等文字资料,还可以采访相关的居民、老人等“活字典”,留下有关老地名、老建筑、老城厢风貌的口述记忆,不断丰富老地名保护的内涵和外延。

豫园街道党工委书记邵泉分享了街道探索开展老地名调查与保护的经验做法。他介绍,结合老城厢弄堂文化的挖掘传承,豫园街道综合运用AI、VR等新兴技术,通过打造人文旅游路线、开发线上媒体平台、升级智慧数字展示、探索文创周边研发等,拓展老城厢路名的文化展示面和覆盖面,满足市民游客对路名故事与城市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

在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看来,地名记录着社会发展的历程、民族的变迁与融合、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他指出,进一步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是要坚持阶段任务与长远规划相结合,在全面调查、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地名文化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和重点,确定长远保护目标,提出保护要求和措施。二是要坚持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要坚持地名稳定性原则,通过设立纪念性标志、优先恢复启用等方式对有价值的历史地名予以保护,要充分挖掘历史人文资源,提高新生地名的文化内涵。三是要坚持调查研究与利用弘扬相结合,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地名文化产品,开展地名文化展览、地名文化征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打造地名文化品牌,探索发展新兴地名文化业态,推动地名文化产业的发展。四是要坚持任务目标与过程目标相结合。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把专项活动作为动员社区参与、凝聚社区共识、促进社区联结的过程。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民政局指导,黄浦区民政局主办,上海市社会建设研究会、豫园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承办。(作者:董天晔)

(责编:严远、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