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自己写的诗回家 这个新村"诗歌单行道"亮灯
杨浦四平社区鞍山新村“诗歌单行道”第二季亮灯
带着深沉的回忆,踏着自己写的诗回家
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女儿一句句诗读过去,给女儿讲述社区过去的故事。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黄尖尖
夜幕降临,四平路1028弄亮起星星点点的灯光。光线投射到地上,化成一行行诗,忙碌了一天的白领和学生就这样踏着诗句,步行回家。
日前,杨浦四平社区的“诗歌单行道”第二季在上海最早的工人新村之一鞍山新村举行亮灯仪式。诗歌由本地居民创作,记者探访了这些诗的作者,聆听他们对社区最深的记忆。
日常生活的英雄
“我在鞍山长大,后来搬走
九七年又回到这里开店
第一家就是书店
很多孩子后来考上大学
回来见到我都要打招呼
嘿,魏老板”
——“诗歌单行道”第一季,魏国祥
居民创作的诗,不那么讲究工整的押韵和对仗,但细细品味,每一首背后都藏着一段社区记忆。
魏老板的广告公司开在1028弄,他从小在四平社区长大,此后曾搬离,1997年创业后又回到这个社区开店。“第一家店是一家书店,很多本地小孩都喜欢来我这里看书。我记得有个小姑娘,她很爱看课外书,但她妈妈不让她看那么多‘杂书’,为了不让妈妈发现,每次买书的时候她都把书藏在身后,飞快地给我扫一下才让妈妈付钱。”
老板和女孩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几年后,魏老板的书店关闭了,改行做了18年社区食堂,逢年过节请社区老人来吃饭,后来又开了这家广告公司,但始终没有离开过四平社区。女孩长大后考上复旦大学,毕业后去了国外工作,有一年回到社区,还认得出当年的书店老板,回想起在这里看过的书陪伴了她整个童年。
“诗歌单行道”是一个媒介,它的内容创作者源于社区,激发公众参与,同时让阅读者对社区生活进行反思、表达和交流。其策展人郑露荞和熊子超毕业于同济大学城规学院建筑系。对于他们来说,四平社区是读书、工作和生活多年的地方。“我们把1028弄当作一个美术馆,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术馆,而是一个能让社区居民都读得懂、都能参与的美术馆。”
今年10月,伴随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开幕,在十五分钟生活圈展区四平社区,“诗歌单行道”第一季首次亮相。
此前,郑露荞和熊子超走进社区采访了居民、做生意的小老板、社区规划师、街道工作者,记录下他们对社区的回忆和认知,将受访者一些闪光的句子编译成动人的诗句。采访中,家住鞍山五村的意大利建筑师Aldo Cibic与一位曾经在四平生活的记者同时提到了“日常英雄”这个词——“It’s all stories,full of stories.They are heroes of the normal.”“社区的生活是很平淡的,我们平凡地过每一天,但大家都很伟大。”
每个人都是平凡生活的英雄。这个主题让社区居民产生共情,那些曾经鲜活的生活仿佛又回来了。
打虎山路以前有一家米店
柜台很高,看不见人
小时候拿着布袋去打米
敲敲柜台,递上粮票
米就从铁皮管子哗哗流出来
——“诗歌单行道”第一季,王衍
“那个柜台太高了,所以我们都看不到老板长什么样。”一位在周边上班的白领说。一位上了年纪的老爷爷路过,他自然是见过米店老板的模样的。到现在,他还能清晰地说出来这家米店曾经开在哪个角落。“我小时候也帮我妈去敲过米,我也没有见过米店老板。”郑露荞说,有一些空间印象,不常被记起,很容易被忽视,但却很深刻,它们构成了人们对空间的认知。
从读书到工作,郑露荞在四平生活了十几年。“我换过5个住处,几乎把工人新村都住了个遍,但只有这个项目才让我真实地介入到社区中。”郑露荞说,“建筑师一般通过观看现场空间来得出设计稿,但我总觉得这种方式缺点什么。建筑学专业赋予我们的使命,是通过本文和空间再现,把这些珍贵的记忆重塑起来,让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身份认同。”
13岁“诗人”
“落叶是封挂号信
被岁月读得发黄
春天写给秋天
叶脉里流淌着金色的时光”
——“诗歌单行道”第二季,王泽夏
11月中旬,“诗歌单行道”迎来第二季,主题为“落叶与诗歌一起飘落”。1028弄的单行道上,不同姿态与品种的斑斓树叶被投影在地上,每片落叶下方是一首充满秋意的小诗,创作者为13岁左右的学生。
“第二季最大的惊喜是,孩子们的诗写得太好了。”策展团队走进社区内的铁岭中学,经过近一个月征集,共收到来自六年级、初一、初二的37位学生的作品,经主办方、策划团队、铁岭中学老师投票,遴选出10首诗。
从孩子们的视角看秋天,有的脑洞大开,有的温暖动人。正在上六年级的王泽夏小朋友有2首诗入选了“单行道”,许多居民读过之后都觉得“好治愈”。
在秋风的欢呼声中
落叶扑向大地
暂别高高的枝头
它要在母亲怀里度过一个悠长假期
——“诗歌单行道”第二季,王泽夏
亮灯仪式上,大家第一次见到这个梳着马尾辫、安静的小女孩。“秋天不一定是萧条的,也可以是辉煌的,快乐的。”小夏谈起自己的创作想法时说,“落叶落到地上不是消亡,只是暂时放个假,第二年再以新的姿态登上枝头。”人们对秋天的印象总是带着伤感,但小夏的每一首诗结尾,都留有一个明媚的希望。
“你知道吗
银杏是植物王国的活化石
化石里的银杏叶
和你眼前的银杏叶是一个模样”
——“诗歌单行道”第二季,安慎鳌
孩子们的视角往往跳脱出人们日常的理解。今天我们看到的银杏,和几千年前的银杏其实是一样的,一下建立起时空连接。
“在挑选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每个孩子的背景,最终选出的10首作品,它们的作者不一定是平时学校里成绩拔尖的孩子,但不妨碍他们在这里展现充满灵气的眼界和感受。”这让建筑师们看到了这个项目背后的价值。
关注更多元人群
1028弄,本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边缘地带。东西走向的弄堂,西面是同济大学和10号线地铁站,东面是居民区,学生和白领下班或放学回家都要穿过这条路。但由于弄堂不属于市政干道,没有路名,也没有路灯,同时又游离于几个小区围墙之外,得不到充分管理。
四平社区东西走向的道路不多,1028弄作为很多人回家的必经之路,平时人流、车流很多。过去人们走在这条路上的心理感受就是想快速通过,邻里之间很少在这条通道上相遇。如何让大家慢下来?阅读或许是一种方式。
“第一次到现场踏勘时,我们就发现这条弄堂光线很昏暗,居民走在回家的路上,完全被淹没在黑暗里。‘诗歌单行道’有一个初衷,就是照亮大家回家的路。”熊子超说。
“建筑学教会我们去尊重土地和自然,当上海城市进入存量时代,做城市更新的时候不能强势介入,而是要寻找软性动作。”
最初的灵感来自大学路。“大学路上有很多商户,会把自己的店招用投影灯投射到地面。”受此启发,郑露荞和熊子超在大学路和旁边的锦嘉路上尝试了1.0版的“诗歌单行道”。在一年中的元宵、中秋等节日,邀请艺术家和商家共同创作与时令节日契合的诗歌。
“在老工人新村做‘诗歌单行道’,会形成更强烈的反差。”熊子超说,“大学路是商业街区,路上行人很多,但大多匆匆而过,大家就是看个新鲜。老工人新村弄堂离居民生活更近,大家会静下心来阅读,反思自己与社区的关系。”
“诗歌单行道”让大家在这里停留,遇见,并且产生了对话。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里,这样的停留让人和人之间建立起联系,也让人们和曾经的自己产生关联。“这条路虽然是城市空间上的边界,却在试图打破边界,消解社区‘围墙’。”
当初投影灯装好以后,设计师原本定时每天下午5时亮灯,凌晨12时关灯。但有一位爷叔提出:“不行,周边有很多设计公司的年轻人每天要加班到凌晨才下班,这样他们回家就没有灯光了,能不能推迟一个小时?”后来单行道的熄灯时间定在凌晨1时。
“诗歌单行道”每月更换一季,到12月初将换上新内容。“最近,有在这里出入的快递员小哥,和在附近上班的房产中介都提出,希望‘单行道’也能写一点他们的故事。社区里还有很多流动人员,下一期我们会关注更多元的人群。”
“当我们离开之后,这个灯会永远留给社区。”郑露荞和熊子超希望找到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比如由社区居民或社团来接管,让“诗歌单行道”成为一个长期的社区发声的舞台。(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