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崇明:农污治理水到渠成,乡村振兴开花结果

2021年11月17日15:12 |
小字号

漫步在崇明的乡村,一幅自然生态的田园风光图在眼前次第展开:绿树成荫、花草繁盛,良田阡陌、池塘散落,一河碧水绕村而过……这样的田园小景如今在崇明乡村随处可见。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污水也越来越多,处理难度更是越来越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小河沟,让很多老人们感慨“曾今在小河里摸鱼抓虾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为此,崇明区下大决心,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大工程、民生工程,趟出了一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新路,群众家门口的小河从黑臭逐渐变得清澈,鱼和虾也回来了。

按下污水治理“快进键”

2017年,崇明区在全市率先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出水水质提升至“一级A”,在控制出水标准、处理技术和工艺、建养一体、实时监测等方面大胆开展了探索。但在实施过程中,因为经验不足,部分设施处理成效并没有达到预期。

对暴露出的问题,崇明区高度重视,反复研讨。区委区政府多次现场考察调研并召开动员会,先后组织市行业顶尖专家指导技术攻关,按下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标改造的“快进键”。针对出水水质不达标的设施,结合崇明覆盖面广、设施量大的实际,实行一村一策,确定了采用纳管、归并、就地改造等三种路径进行提标改造的方案。在实践过程中,崇明区进一步创新突破,根据国家最新的污水治理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将净化槽的出水收集后再集中处理,新的处理设施布置在临近林地、农田,便于中水回用林地、农田灌溉,进一步节约利用水资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截至今年9月底,农污处理提标改造现场建设任务全部完成,设施排口从1.69万个归并为182个,年底前将陆续完成竣工验收。

发动党员群众齐参与

作为行业管理单位,崇明区农水所党支部成立农污处理提标改造“攻坚党小组”,依托党员技术骨干直插工程现场,保证项目进度和品质。

党员吴育君经常直插村居一线,手把手教基层干部和志愿者开展日常监管。他随身的工作笔记里,密密麻麻记录着各项目每天的进展、关键时间节点、难点问题解决情况。堡镇水务所党员黄英经常放弃休息日,下基层、进现场,逐村逐点位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在她的努力下,堡镇农污治理提标改造工程顺利推进。除了党组织、党员的示范引领,人民群众也是农村水环境治理的主力军,崇明区依托党建“微网格”和立体式党群服务体系,构建起了人民群众齐参与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防护网”。

截至目前,崇明区依托“万千百”工作体系,选聘民间河长志愿者11569名,建立爱水护河宣传点888个、村居河长制工作站287个,实现357个村居护水联动。

农污治理水到渠成

崇明区三星镇新安村河网密布,纵横共有41条河道,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过去,新安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汇集到村边河道池塘中,成为主要的污染源,日积月累形成了黑臭水体。

为此,新安村全面开展农污建设和提标改造,全村农户实现全覆盖全治理。平均2-3户村民安装一个净化槽,将厨房、卫生间污水全部收集。收集的生活污水先进入净化槽,通过A/O及生物接触氧化等生化工艺,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随后,净化槽处理后的尾水再集中归并至大吨位末端处理设施进行再处理,确保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此外,新安村还采用了“智慧河长”模式,使用无人机巡视河道,常态化监测水质,实施积极管控。

相比几年前,新安村已告别“污水靠蒸发”,呈现“清水绕人家”的景致。现在的新安村到处鸟语花香,小桥流水,绿色自然。凭借水畅景美,新安村顺利成为崇明区发展“田园综合体”的试验田。这个“综合体”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通过农民合作社,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已成为推动村内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的新载体。

崇明区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打通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打造出一大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乡村。

(来源:上海基层党建网)

(责编:沐一帆、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