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光芒仍然照耀 上海首次为鲁迅巴金办联展
上海首次为鲁迅巴金办联展
他们之间的温暖仍温暖着我们,他们的精神光芒仍照耀着我们
■本报首席记者 施晨露
在《随想录》的《怀念鲁迅先生》一文中,巴金写道:“每个人都希望先生成为他心目中的那样。但是先生始终是先生。为了真理,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如果先生活着,他决不会放下他的‘金不换’。他是一位作家,一位人民所爱戴的伟大的作家。”前天,“薪传”鲁迅与巴金图片展在徐汇区旅游公共服务中心揭幕,图文并茂地展示鲁迅和巴金这两位文学大师的友谊和精神传承,弘扬他们的精神风范。
鲁迅和巴金两位文学大师的联展,在上海是第一次。10月17日是巴金离开读者16年的日子,10月19日则是鲁迅逝世85周年,选择这一时间点举办展览别有意义。
展览分为上、中、下三个篇章。“那个人比别人更认真”是鲁迅对巴金的评价,也是上篇的篇名。该篇章追溯巴金与鲁迅交往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从少年时在成都读到《狂人日记》开始,巴金就是鲁迅的忠实读者,《呐喊》《彷徨》《野草》……巴金从一部部鲁迅作品中学习写作方法,安慰自己苦闷的心。参与文学工作后,巴金与鲁迅有了直接的接触,编书、组稿、同席交谈,进而互相支持、互相信任。在巴金受到他人质疑时,鲁迅坚定地站在巴金这一边,称赞他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鲁迅逝世后,巴金十分沉痛,说“一下子我们就失去了一切”,看到攻击先生的文章,他甚至愤怒得拍案大叫。
中篇为“我们始终没有忘记他”,向读者展示巴金珍藏的与鲁迅相关的书刊与物件,其中包括鲁迅的部分作品、译作、鲁迅全集、鲁迅手稿全集、鲁迅编印的图书,甚至鲁迅纪念活动的信封和鲁迅头像的邮票。巴金把接触到的与鲁迅有关的一切,小到一张纸片、一枚邮票,都珍而重之地保存起来。巴金晚年长期住院,在他带到医院的书中有一册袖珍本《鲁迅诗稿》,家人说,他在病床上经常翻看和背诵,以此锻炼记忆力。可以说,鲁迅的诗文伴随巴金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
展览下篇“追随鲁迅的道路”讲述巴金继承和发扬鲁迅精神的实际行动。《纪念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十年祭》《忆鲁迅先生》《秋夜》《我认识的鲁迅先生》……纪念回忆鲁迅的文章,巴金写了一篇又一篇,“对我他的一生便是一个鼓舞的泉源,犹如他的书是我的一个指路者”。每每站在鲁迅雕像面前,或参观先生曾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巴金都能回想起与先生相处的点滴,时刻反思和鞭挞自己。鲁迅的作品和他的精神力量给予巴金“新的力量和勇气”,艰难度过“乌云盖天的日子”。晚年,巴金举起了“讲真话”的大旗,这是对鲁迅精神的直接继承和发扬。
一册绿色封皮的《夜记》在展览开幕式上与读者见面。由巴金提议、鲁迅初编、许广平编定,并由巴金主持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夜记》,除收入“文学丛刊”外,70年来未再复刻。“《夜记》只写了这四篇,鲁迅突然逝世,《夜记》未及完成。后来许广平续编《夜记》于1937年出版。《夜记》是鲁迅逝世后出版的第一本著作,有其特别的意义。”上海文史馆馆员、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巴金研究会副会长陈子善讲述了这本小书背后的故事。
“通过史料的钩沉,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两位文化巨匠之间的关系,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温暖仍然温暖着我们,他们的精神光芒仍然照耀着我们。”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说,巴金先生是我们理解鲁迅精神的重要桥梁,通过巴金的特殊视角,感受鲁迅精神,“薪传”二字正是我们今天面对鲁迅、面对巴金,需要深入思考的命题。(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