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处罚对象称赞 这名即将退休的上海交警怎么做到的
上海交警顾浩威处理违法时总要“多说几句”,执法的目的不是为了罚款,而是为了大家的安全
“把道理说通了,工作才做到位了”
■有很多像顾浩威这样的交警,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将交通管理和为人民服务融合在日常工作中
■“师父一直在用行动教我,交警不光要管好交通,更要为人民服务,帮老百姓解决困难。”顾浩威的徒弟杜佳玮在点点滴滴中感受到师父的为人,也感染着他要成为“像师父一样的警察”
■本报记者 邬林桦
拦下闯红灯的骑车人,释法说理,违法者缴罚款、签字,不到3分钟,一起交通违法已然处置完毕。然而,交警顾浩威却又额外花费10分钟,带着违法者挨个路口查看信号灯,究竟是为什么?
这并非偶然。几乎每一次处理交通违法,顾浩威总会花更多的时间跟违法者“多说几句、多走几步”。“执法的目的不是为了‘罚款’,而是让老百姓懂得遵守交通法规,是为了大家的安全。”
顾浩威驻勤路口周边的很多居民都对他交口称赞,让人意外的是,其中不乏被他处罚过的人。“被顾警官处罚,心服口服。我喜欢他,因为他是好人。”
能得到被处罚对象的称赞,不容易。这名即将退休的上海交警是怎么做到的?
“多花点时间讲道理”
10月11日20时49分,也许是上海一天交通繁忙中难得的喘息时间。
夜色中,一名男子骑行一辆白色电动自行车无视红灯禁行信号,从等待在停车线的车队中兀自闯过路口,被顾浩威拦下。
刚被拦下,男子先开腔:“我这是怎么了?”
“这位先生,现在是红灯,骑车闯红灯是违法的。”顾浩威话音未落,男子居然指着交叉路口的绿灯说:“明明那边就是绿灯啊!”下转◆5版
(上接第1版)“交通灯不是哪里绿色就朝哪里看,得看你正在通行的这条道上是什么信号灯,对?”顾浩威不疾不徐地请违法者出示身份证件。
“我从那边过来看到的就是绿灯啊。”男子有些不服气。
“你是从武康路拐过来的对,你看这个正对的灯是红灯,你再看看别人走了吗,对不对啊?”说话间,顾浩威先指着信号灯,又指向路口还在排队的其他电动自行车。这时,男子不再狡辩,转而不好意思地笑了,“是我刚才看错了”。
开具好罚单,顾浩威不忘叮嘱对方:“谢谢你的配合,以后要注意,不要违法了好?”
今年59岁的顾浩威是徐汇公安分局交警支队一大队民警,他驻守的岗位是一个路况复杂的六岔路口——淮海路、武康路、兴国路、天平路和余庆路在这里交汇,淮海路禁止非机动车通行,武康路、天平路、余庆路都是单行道,复杂程度全市少见。
从警22年,顾浩威做过巡警、派出所民警,2006年转岗到交警后,他在这个路口执勤了整整15年。这些年,他在路上直观地感受到,“周边居民违法明显下降了,整体的交通秩序和老百姓的法治意识都在变好。”
然而,也总有“不速之客”。约莫10分钟后,顾浩威拦下了另一名闯红灯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阿拉都是上海人,能不能别罚我了?”这名男子一上来就先求饶。“上海是一座重法治的城市,上海人更要以身作则啊,侬讲对?”顾浩威提高了音调。
见行不通,男子又开始狡辩“路口信号灯看不清爽”。“哪能会看不清爽呢?我带侬去看。”在男子已经签字并缴纳罚款后,顾浩威还有事要做。
他把男子拉到路口兜了一圈,挨个指出不同行驶路线的信号灯方向,“侬是从这里过路口的对?正前方的信号灯看到了?介明显的对。”这一番生动的交通安全教育,让对方心服口服,连说“是的是的”。末了,顾浩威照惯例送上叮嘱:“下次要看清楚信号灯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侬讲对?”
从程序上看,处理这样一起交通违法,顾浩威只花了不到3分钟。而后续的“教育”,却足足用了10分钟。
“顾师傅的耐心和好脾气,在队里是出了名的。”一大队副大队长王润达告诉记者,顾浩威执勤的时候喜欢跟违法人多说几句,耐心地解释交通法规、讲道理:“开始可能有抵触情绪的人,最后也都会‘满意’地跟他告别。”
“每次花上一点时间,把道理说通了,工作才做到位了。”在顾浩威看来,如果只处罚,不做好解释,就达不到“真正的目的”。“执法的目的不是为了‘罚款’,而是让老百姓懂得遵守交通法规,是为了大家的安全。”
“只是举手之劳”
顾浩威不仅是一名管理交通的警察,至少在许多路口周边的居民眼里,他还是一个热心的“好人”。
长年在路口执勤,很多居民认得顾浩威,有人还“被他罚过”:“但是我很服气,他说的话有道理,人又和气,老百姓听得进去。说到底,也是为了我好。”
家住天平路的独居老人李阿姨原先并不认识顾浩威。去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她要去医院开药,家人有事不能送她,自己在路边等出租车。“我们年纪大了,不会用手机叫车,在路边拦了好一会儿,也没有车停下来。”阿姨感到很无助,“戆在那里,心里厢老急额。”
这时,刚处置完警情回到路口执勤的顾浩威,看到了站在路边徘徊的老人,赶忙跑过去。了解老人的情况后,他先安抚了老人的情绪,然后说“侬覅急,我帮侬去叫差头”。说完又跑回路口,不断转着身体,目光朝向各条路搜寻着空载的出租车。“然后他就帮我叫到了车子,我上车的动作比较慢,他还跟差头师傅打招呼慢点启动。”
如今说起来,阿姨仍心怀感激。“我后来看到他在路口工作老忙的,我们这里来往的车子很多,他那么细心还注意到我,又专门跑来帮我,真的要谢谢他的。”
而在顾浩威看来,这是他身为人民警察应该为老百姓做的,而且“只是举手之劳”。
这样的“举手之劳”,消弭了执法者和被执法者之间的微妙隔阂,更让市民群众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
因为一次意外昏倒,张昳帆得到顾浩威的帮助。“那天气温非常高,我在回家路上突然晕倒了。”张昳帆告诉记者,当时她只记得“重重摔倒在襄阳公园门口的地上”,等她醒来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后来她才知道,是巡逻路过的顾浩威及时把她送到医院救治,还帮她联系了家人,然后默默离开了。
张昳帆和母亲专门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徐汇交警支队,同事们才知道顾浩威“又低调地做好事了”。“其实好心人不止我一个。小姑娘倒在地上的时候,有个女士在帮她按压人中,旁边的人也在帮忙扇风。还有一个好心司机。因为我当时骑的是摩托车,不好载她,就在路边拦下那辆车,人家想也没想就帮忙了。大家一起帮忙,才有力量,功劳不是我一个人的。”顾浩威说。
“师父嘴上不一定会说,但他一直在用行动教我,交警不光要管好交通,更要为人民服务,帮老百姓解决困难。”徒弟杜佳玮经常看到,顾浩威会在路上扶一把过马路的老人、帮抱孩子的人拎东西、给外地游客热情推荐周边打卡点,点滴中感受到师父的为人,也感染着他要成为“像师父一样的警察”。
“一个平凡的交警”
接受记者采访时,顾浩威的局促都写在脸上——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交警,做的都是分内事,不值得报道”。
顾浩威被问及“为何转行当警察”,他说是受到父亲的影响。“我父亲也是一名警察,他一直教育我做警察可以保护很多人,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可以说想法比较朴素。然后有社会招警考试,我就去报考了。”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做了15年交警,处罚了上万人次的交通违法,顾浩威始终保持着“零投诉”的纪录。甚至还有被处罚的群众专程赶来向他致谢——因为听他耐心讲解了不戴安全头盔的危害,因而养成了戴头盔习惯,才得以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死里逃生”。
如今,距离退休只有11个月了,顾浩威要“继续在岗位上发挥余热,不拖大家的后腿”。他也不断向年轻人学习,“了解最新潮的资讯”。“我们辖区现在是网红地标了,新开的网红店越来越多,我就向年轻民警请教有哪些新开的好玩好吃的地方,再介绍给外地过来的游客,让他们更加感受到上海的魅力。”
“在我们支队,还有很多像老顾这样的老交警,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将交通管理和为人民服务融合在日常工作中,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徐汇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支队长黄卫文表示,支队正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增进每一位民警“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和价值追求,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执法和教育相融合,也让法治意识根植于群众心中;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主动而为,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执法为民、服务于民的信心和温度。(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