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探索超大城市治理之道 上海让城市“有温度”“有态度”

葛俊俊、唐小丽、王文娟
2021年09月15日12:41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今年暑期,全国疫情呈现多点发生的态势,上海浦东、松江等地也出现本土零星散发病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大考”,两千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如何能处变不惊?

“靠的是科学精准。”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吴凡曾明确指出,这里的精准指的是“多一个不要,少一个不行”。以快制快,应对新发疫情,上海“事不过夜”,当天发现、当天处置、24小时之内公布。

“快”与“准”是防疫的关键,这考验着上海超大城市精细治理的“绣花之功”,也体现着这座城市的软实力。

疫情防控是个缩影。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2487万的上海正在努力探索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让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和态度。

“融合共生”的楼宇党建、智能高效的“城市大脑”、生活便利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上海,在迈向全球卓越城市的征程上,一批批民生实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上海的“绣花”功夫“润物无声”,超大城市的治理之道正在一个个鲜活的细节中显露出来。

党建引领,楼宇党建让“水泥森林”有了温度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始终将党建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基本遵循,以党建引领治理,开展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探索。

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和资金资源的集聚地,商务楼宇成为了城市基层党建的重要承载地和最佳实践区;而“加强楼宇党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形势下推进城市基层党建改革创新的必答题。

为了答好这道题,上海积极行动。

截至目前,上海现有的1569幢商务楼宇中,90%的重点楼宇建立了楼宇党组织,共组建楼宇党组织2700多个。这些楼宇吸纳各类从业人员110万余人,其中党员6.5万人,占从业人员的6%。

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人民网 葛俊俊摄

作为全球楼宇经济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陆家嘴金融城31.78平方公里内集聚了285幢商务楼宇,入驻企业4万多家,从业人员50多万,仅2020年的GDP就突破5000多亿,实现税收亿元楼110幢。成绩如此耀眼,原因何在?

“‘两新’党组织作为所在楼宇的战斗堡垒,党员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军,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综合党委书记袁冶锋表示:近年来,在商务楼宇创新探索建立了“楼事会”“楼长制”制度,并打造党建引领下的垂直社区“居委会”,构建了楼宇党建发展的新格局;新增党支部66个,大智慧等7家民营企业成为“红班子、全党员”高管团队,党的工作嵌入到了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经络”上。

袁冶锋提到的“楼事会”制度,是以楼宇为单位、楼长为依托、党群组织联盟为支撑,通过党组织牵头,业主或物业具体负责,政府有关部门协同推进,主动解决楼宇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急难愁盼问题,促进优质科创项目和资本对接,推动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楼门口”服务,做到诉求“一口式”受理、问题“一条龙”对接,在商务楼宇中实现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的统筹推进和有效衔接。目前,当地“楼事会”共收集到楼宇问题428项,已对接解决230项,正在推进198项。

“支部建在楼上”好不好?在这里上班的白领最有发言权。

“终于找到组织、找到家了”,是不少两新组织党员发出的感慨。中共外资银行第二联合党支部书记夏伊琳说,在这里,不论是读书交友、运动健身,还是亲子互动,楼宇党员的各种需求,都能在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得到满足。

陆家嘴金融城“楼宇经济”发展得行不行?事实来说话。

9家外资资管机构签约入驻陆家嘴金融城。浦东新区供图

7月28日,资管规模1.5万亿美元的美国资产管理公司普徕仕,荷兰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荷全资管,美国最大的个人金融服务商之一嘉信理财,卢森堡最大的基金和企业服务提供商安拓达等9家外资资管机构集体签约入驻陆家嘴金融城。企业用真金白银投出了他们的满意票。

“楼宇党建的创新发展,有力推进了营商环境优化和楼宇经济提升。”袁冶锋表示,楼宇作为智慧浦东建设场景之一,未来将纳入智慧浦东治理平台,在条件成熟的楼宇中,开发兼具监管服务等功能的软件系统,实现楼宇党建“一网统领”、楼宇治理“一网统管”、楼宇经济“一网统办”。目前已基本建立了依托楼长的服务网络体系,未来希望它能形成一个楼宇经济数据模型,为经济服务提供更大更多的数据支持和产品支持。

数字助力,“一网统管”让城市治理智慧尽显

伴随着整个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城市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一网统管”成为上海的“金名片”。

今年7月底,上海遭遇台风“烟花”侵袭。为做好应急预案,上海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开展了24小时不间断监测,提供各类参考数值,例如降雨量、风力、城市交通信息等。同时,与上海中心气象局保持实时通讯状态,在“一网统管”的框架下,及时准确反应城市安全态势,做到及时预警,及时救援,及时抢险,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不仅是迎战台风,疫情防控、河道监管、小区梯控、垃圾分类……在上海,上千个应用场景中,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发挥出强大作用。

以浦东新区为例。2018年,浦东“城市大脑”1.0正式上线,坚持以应用场景建设牵引智能化推进,聚焦城市设施、城市运维、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安全、城市执法等六大领域。2019年,浦东根据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部署要求,迭代升级形成浦东“城市大脑”2.0,研发更多的智能应用场景,并持续推动区级平台、专业部门、街镇居村的深化应用。2020年,浦东根据全市数字化转型的部署要求,启动“城市大脑”3.0迭代升级,进一步聚焦体系完善和功能突破。新上线后的升级版“城市大脑”,将此前涉及经济治理104个场景、城市治理50个场景和社会治理11个场景进行了整合集成,形成了10类57个整合场景,全力打造更精细、更科学、更智慧、更高效的“一张网”。

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书记对浦东的“城市大脑”很感兴趣。人民网 唐小丽摄

如今,上海及其各区的“城市大脑”已是声名远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界人士观摩、学习、取经。

精细治理,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触手可及”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理念已经融入到城市治理的每个环节,“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

2016年上海提出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2019年起,上海选取15个试点街道全面推进“社区生活圈行动”。目前,上海已完成180余个项目落地。

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人民网 王文娟摄

早晨7:30,潘阿姨来到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测温、刷脸完成身份识别,走到早餐柜,取走自己昨天在“新华惠老通”小程序预定的早餐。这是中心日常的一个场景,也是上海市智慧养老应用场景优秀案例的一个缩影。

新华街道60岁以上老人2.2万人,占街道户籍人口的36.9%。2019年12月6日新华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正式运营,设有长者照护之家、老年日间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护理站、居家养老服务站、认知症照护专区等,可提供助餐、助浴、长照、日托、医疗、文娱活动等20多项服务。

今年,中心实施智慧化改造升级,建设了智慧养老数字化集成平台与“新华惠老通”小程序,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应用全面整合了各类养老资源,营造了从智能门禁、智能测温、刷脸支付到语音呼梯、健康档案、防跌倒报警等集安全防护、照护服务、健康服务、情感关爱等为一体的智慧全场景空间。

“比如,中心在卫生间等重点空间安装‘孝智通’防跌倒装置,它是通过WIFI波和毫米波雷达双重探测技术自动感应、精准监测人体行为特征,对摔倒、滞留和长时间无人移动等异常状态进行有效识别,而不是通过摄像头监控,所以既保护了老人的隐私,又提升了老人使用卫生间的便捷度和安全感。”新华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主任李雯介绍。

馨怡餐厅,老人们正在取餐。人民网 王文娟摄

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既要坚持高标准高品质,又要注重老百姓的感受和需求。长宁区新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章维表示,街道以15分钟社区养老生活圈建设为抓手,开发制作了老年生活电子地图,只要轻轻一点,该地图就能提供活动查询、活动预约、自动导航等功能,方便老人精准安排生活日程。

近日,《上海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在沪发布。在养老领域探索多年的上海,将做强中心城区“嵌入式”和农村地区“互助式”养老服务品牌,加强资源配置,优化设施布局,按照“15分钟服务圈”的要求,完善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化地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织密织好养老服务网。上海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就在这样一件件具体的实事中展现出来。

早在2017年,上海市委全会就提出,上海未来的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2020年6月召开的十一届上海市委第九次全会上,上海确定了“五个人人”的城市努力方向——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

且看近年来上海推出的几项工作:政府服务“只说yes不说no”,“一江一河”全面贯通留给人民,全力打响“零星二级以下旧里攻坚战”……一桩桩改革措施,一件件民生实事,都在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让城市治理更有深度、更有力度、更有温度,真正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责编:唐小丽、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