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办实事·地方策|上海:有温度见力度,事无巨细皆落“实”

王文娟 葛俊俊 董志雯 实习生郑颖
2021年08月31日08:55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我们大楼内很多电动车不放车库,每天进出电梯,物业虽有禁止规定,但形同虚设,他们根本不听劝,希望有关部门能严格管理,严禁电动车进电梯,避免电动车电梯燃烧悲剧重演。”近日,上海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栏目留言,建议加强公寓里电动车进电梯的管理。

经过相关走访调查,上海市长宁区天山路街道办事处给出如下回复:“街道将邀请业委会一起参与共治,发挥居委、业委会、物业作用,争取业委会支持,新增科技硬件设施,通过技术手段禁止电动车进入电梯。”

察民情访民意,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今年上半年,网民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给上海市各级领导干部的留言量超过2400件,同比增长8.7%。上海把做好人民网网民留言办理工作纳入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着力解决网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推进了一批涉及交通、城建等领域的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今年,上海市委常委会班子成员带头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联系项目和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亲自领办、包干负责“旧区改造工程”“推进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党建引领‘楼委会’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着力突破攻坚,逐项挂账解决。

把实事办到群众急需处、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里。上海今年累计已有9.6万余个基层党支部作出承诺,每个支部年内至少解决1个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用为群众办实事的扎实行动践行初心、担好使命,带动一批、影响一片,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截至目前,上海各级党组织上报解决问题困难共计9.3万余个。

“飞线”不见了——联勤联控解决电动车充电隐患

电动车乘电梯上楼、楼道停车、楼上“飞线”充电……在楼房林立、居住密度大的市区,居民给电动车违规充电的情况屡禁不止。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梅园新村派出所在会同各小区居委开展摸底调查时发现,仅崂山新村范围内便有1万余辆电动车,形势严峻。

梅园新村电动车集中充点电。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供图

为有效预防和遏制电动车火灾,在消防、城管、安监等职能部门的配合下,该派出所推进老旧车棚改造,在21个小区建成了配置烟感、喷淋、门禁闸机和视频监控的“标配版”车棚,29个小区建成增配红外线测温探头的“高配版”车棚,通过现代化智能设施满足居民日常充电需求和应对突发火情的需要。

如何阻止电动车通过电梯入户违规充电?最好的方法是让电动车进不了电梯。

如今,这一设想在长宁落地!

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北新泾派出所跨前一步,创新探索了“电动车禁去系统”(简称“梯控”)。当居民电动车推入电梯,电梯会自动启动报警,电梯门无法关闭,同时指派物业保安跟进劝阻。

截至今年6月,这种疏堵结合的经验做法已经推广到北新泾地区包括金平居委金淞家园小区在内的4个居委、5个小区,近100部电梯完成了系统加装并投入使用,进一步净化了居民楼院消防安全环境,也提高了小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

同样,在外来人口聚居的惠东村,电动车在楼道内充电现象普遍,消防安全隐患如影随形。针对这一治理难点,如何实现因地制宜?浦东分局惠南派出所以惠东村为试点,联合惠南镇安监、消防、村委会等部门,开展了消防整改试点工作。

惠东村电动车集中充电点。 人民网 王文娟摄

“先排摸10间以上的出租大户进行整改示范。”惠东村社区民警顾雷君立即召集这些“大户”到村委开会,结合村里曾发生过的真实火灾事故,针对性打好“预防针”。随后,又为“大户”量身定制了包含灭火器、应急灯、指示牌、逃生绳等设施在内的消防“菜单”。

“房东继续出租必须按照‘ 菜单’配齐消防设施,相应的回报是政府聘请专业第三方公司为其免费安装充电桩。”顾雷君说。

目前,惠东村44户出租“大户”已全部按要求配置了消防器材,其中34户已完成充电桩的安装,“飞线”没了,院落也更整洁有序了。

今年5月1日起,《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严禁电动自行车楼道充电、飞线充电等行为已经纳入到了法规的禁止范畴之内。如何在刚性的制度之外,注重柔性?答案就在一个“实”字,即事无巨细皆落“实”。

上海各部门联勤联控,找准了为民服务的着眼点和切入点,群力群策,有效治愈了城市治理中的“小顽疾”,将民生工程办成了民心工程,让市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城市的温度。

“心结”不见了——网民为平台回复速度点赞

群众无小事,点滴暖民心。同样让网民点赞的还有“领导留言板”的回复速度。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截图

今年6月14日,人民网网友葛女士在“领导留言板”针对其居住小区业主停车难问题进行留言。

“我们的小区是大型动拆迁小区,固定停车位先到先得,个别业主有一个甚至两个停车位,而后入住的比如我们这一栋楼一个停车位也没有。”每当下班回小区,葛女士就因为找不到停车位而头疼。

此前有和物业就相关问题沟通过,物业的答复是目前没有办法调剂,所以这次留言她也没抱太大希望。“没想到留言后,区政府网信办的反应速度相当快。”葛女士说。

仅隔了不到2天,6月16日下午,浦东新区网信办两位工作人员相继打电话核实情况,补充咨询是否为业主以及是否在物业登记车辆信息。6月23日下午,葛女士接到了确切的回应电话,工作人员表示,已和葛女士所在居委核实,小区确实存在车位缺口较大,居民停车问题突出。建议小区召开业主大会,提出诉求,再解决停车问题。

“短短7个工作日,我看到了浦东新区对待群众留言的态度及工作流程,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虽然没有想象中一步到位解决我的停车问题,但是细微处见真情,他们真的把我们当‘自家人’,竭尽全力帮助我们。”葛女士说,从此次“领导留言板”事件中,感受到了满满的关切和宜人的城市温度。

以年度总留言量和年度公开回复量最高的浦东为例,截至8月23日,在已办理的网友留言中,反映的问题包括饭菜不卫生、房屋漏水、党组织关系迁入、拖欠工资等,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

网友们寄希望于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民情,那么被寄予厚望的政府相关部门,如何为群众找到“最优解”?

或许从留言回复中可以找到答案。

“您反映的情况属实。有关部门已对该区域加大巡查整治力度,确保交通秩序运行正常。”“经查,您与商家已达成退款协议。有关部门已联系商家要求其尽快办理退款流程。”“有关部门已和您联系,该问题正在研究推进中。”“您反映的问题属合同纠纷,建议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回复简洁明了,一目了然。相关部门除了第一时间电话沟通回访外,对于问题的处理方法大致如下:对于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尽早办结;需要长期跟进的问题,说明情况;不符合政策的要求的问题,细致解释,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声。”

“拦路虎”不见了——为医院门口的天桥加装电梯

位于海宁路吴淞路交叉点的这一路口,双向共有11条车道,没有划设斑马线,天桥是行人唯一的过街方式,而路口周边又设有7个公交站点,东北角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这意味着,过往该路口的不仅有日常通勤市民,还有相当一部分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患者,近3层楼高、50多级台阶的天桥成为不小的“拦路虎”。

在吴淞路天桥加装的电梯。人民网 王文娟摄

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交警支队支队长田飞此前曾提出过为吴淞路天桥加装电梯的提案,去年适逢北横通道东段工程启动实施,田飞再次提出建议,由虹口分局、虹口区建管委牵头,与多家单位群策群力推动电梯加装工程与北横通道建设同步实施。

经过实地调研和论证,最终,虹口分局交警支队和区建管委针对该天桥加装的4部电梯形成了“一梯一方案”。

天桥的东北角与在建的第一人民医院大楼紧挨,此处加装的电梯预计将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一部,虹口交警搭建平台,让区建管委、医院管理方、电梯建设方以及供应商等坐到一起,直面所有需求和问题,多部门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大大压缩了前期的工作流程。

吴淞路天桥加装的电梯。虹口公安分局供图

西南角电梯的安装需要占用一旁森林湾大厦部分通道和绿化,受影响的还有附近的一家农业银行。令人欣喜的是,大厦管理方和银行高度重视,并在用地问题的法律程序上积极作出了配合。不过,在这块唯一的安装位置下方,还有电力、通讯和供水管线,如果将地下管线全部移位,所涉及的投入要超过4部电梯的安装总和。在历经数十次的实地踏勘和调研后,各部门最终确定了通过抬高电梯,加装升降平台衔接的方式进行安装。

“有了电梯,现在去乍浦路买点熟小菜方便多了。”家住附近东兴小区的李阿婆格外开心。目前,两部电梯已经启用,另外两部电梯的安装难点也被逐一克服,进入了施工阶段。

据介绍,近期,上海开展的既有天桥无障碍化改造工作,已完成市管人行天桥加装电梯方案,初步制定了指导意见,发布了技术导则,7座市管天桥将于年内全部开工,另外33座区管天桥也将陆续开工。通过为民办实事,民心工程,让市民“少跑路”,有获得感,真正地提升上海软实力。

拥堵不见了——政府“接单”架起互联互通“桥梁”

“我为群众办实事”无小事,只有接地气、能落实、受欢迎的民生实事,才能成为党和人民群众敞开心扉、互联互通的桥梁,切实让群众有获得感。

长江路监控截图。宝山区政府供图

7月14日,家住长江路69弄的宝山居民魏女士在“夏令热线”栏目中向区长高奕奕反映,自己所住的小区位于军工路、长江路、逸仙路的三角地带,交通路网错综复杂,集装箱卡车(下简称集卡)众多,早晚高峰最堵的时候2分钟的路程需要开20分钟。此外,长江路上还存在客货混行、行人抢道等安全隐患。

长江路是一条主干道,是南北5公里内唯一的“东西向”道路。根据道路交通流量测算,长江路道路流量趋于饱和,其小时交通量达到3000pcu/h(pcu/h为某个路段每小时可以通过车辆的最大值)以上,饱和度0.88以上,其中货运车辆占比达到30%。

优化道路通行环境,确保群众出行安全,是“我为群众办实事”中的重要一环。宝山居民提出的出行安全问题,关系到其切身利益。长江路周边的居民,也迫切期待着来自政府部门的“答案”。宝山区区长高奕奕现场连线了区相关职能部门。

“宝山货运堆场集卡通行带来的交通问题,已严重影响居民的出行安全与生活品质。2020年复工复产以来,由集卡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比高达50%。”宝山区交警支队队长刘海波说,“货运应让位客运,企业让位群众”,要对整个宝山区货运道路进行评估,调整高峰时段货运方式。宝山区交通委主任雷宏表示,长江路除了路面“白改黑”、局部拓宽、“设置停车站”硬件设施的改造外,将来还会将长江路高架连接军工路,增加车道。

“老百姓有求,我们就要有应。城市里要做到‘货让客,生产让生活’,这是最基本的要求。”高奕奕表示,整治集卡必须统筹处理好居民生活需求、集卡通行的刚性需求与城市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要分区域、分时段、循序渐进地实施整治。同时呼吁,广大市民群众理解支持宝山区的集卡整治工作,希望集卡司机也能予以配合。

群众事,放心上,暖人心。直播室内,宝山区政府主动“接单”;直播室外,相关部门负责人被“派单”,在线答疑解惑。政府与百姓通过“直播”实现双向互动,问题响应和解决变得更快更高效。

“麻烦”不见了——让城市更有温度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曾经,在黄浦区五里桥街道,老人每天吃饭是一件“麻烦事”;如今,街道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开设150平方米“长者食堂”,让老人们的幸福指数提升不少。

“我们老人每天吃饭是个麻烦事,之前吃过上门配送的助餐,但是饭菜品种单一,不合口味。现在街道长者食堂菜品丰富,我可以自己点菜,以后吃饭的问题就解决了。”70岁的金阿姨兴高采烈地说。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街道党工委书记沈永兵表示,五里桥街道老年人口高龄化、独居化、空巢化现象突出,长者食堂的出现,解决了一直困扰社区老人的用餐难题。街道正着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面推行“原居安老支持计划”,实现大部分老人在社区和家庭就能够得到稳定、连续、专业的照料。

延吉五村65号大楼的“便民通道”。杨浦区政府供图

对于许多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一个台阶就是一个“麻烦”。在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延吉五村65号大楼的电梯前有一段楼梯,曾令高龄老人们出入困难。但就在今年,一条“便民通道”的开拓,切实解决了老人们的出行难题。

延吉五村65号大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在设计上有半层地下室,使得电梯所在的一楼与地面之间有2米左右的落差,居民需借助台阶走下去。当时,这种设计因可以有效提升房屋结构强度而风靡一时,但如今也存在导致通道狭窄、楼梯坡度高等问题。

岁月变迁,大楼里的住户们逐渐年迈,“半地下室”给居民带来不小的生活烦恼。住在五楼的卞阿姨说,之前80多岁的老母亲来家里,跨过台阶时起码要有两个成年人“左抱右搀”;现在有了便民通道,老人家出行再也不是“力气活”了。

今年,街道把切实解决老年人的出行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项目。6月,延吉五村65号大楼的居民等来了便民通道。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便民通道两侧为不锈钢护栏,在坡度设计上也减少了下坡惯力,增加了防滑强度。此外,1.5米的通道宽度,还可在紧急情况下用作“生命通道”。

2020年,根据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市民政局牵头负责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民心工程项目,重点在社区打造了一批与老年人“养、食、居”密切相关的服务设施。据悉,今年,上海计划建设50家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和200家社区老年助餐场所,截至7月底,已分别完成建设40家和162家。

让银发飞扬,让晚晴闪亮。上海走出了一条社区嵌入式养老之路,越来越多的长者照护之家、老年食堂,出现在社区中、家门口,方便老年人在“一碗汤”的距离享受高质量养老服务。

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办成满意的事、变成自己的事。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是一座光荣的城市。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上海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开局起步扎实,学习热情高涨,效果日益显现,“我为群众办实事”中一个个具体行动,一件件为民便民的小事,在上海的一街一景、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上见精神、见温度、见党性,不断把群众的“小烦恼”变成“大幸福”,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编:王文娟、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