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地,华东师大家教中心停摆,但小志愿者公益家教不断线
日前,华东师范大学家教中心官方发布《关于在“双减”政策下的整改通知及退费公告》,计划25日公布相关退费方案。让大学生当老师、以勤工俭学为主的家教中心虽然停摆,但高中生当小老师提供公益性学业辅导并未断线。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在位于上海浦东的华东师大二附中就有一群学子,通过线上志愿服务,与小学生等更小的小朋友“一对一”结对授课。
【不只会读书,也能教点书】
在华师大二附中,校方要求每个学生在高中3年的学习生活中完成100个志愿者课时。通过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多样化志愿活动中就包括面向中小学学生的志愿教育服务。每年学校号召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学生自愿加入,常年规模保持在数十人左右;同时选拔资优生担任服务队队长,协调全队志愿者事务,也负责对下一届学生进行新一轮招新。
接受家教的学生及其家长,都通过第三方机构与学校取得联系,引荐其与校内学生结成对子,形成长达两年的“一对一”教学关系。“刚进学校的时候,学长学姐就向我介绍了志愿教学的活动,我觉得很特别,就参与了。”华二附中高一生小李正在带教上海市民办中芯学校五年级学生小吴,他说:“实际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我也坚持到现在,已经一年了。”
“有时候,高中生学习生活比较忙碌,但是这种教学生活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放松。小朋友的脑洞,让我觉得很有趣。”学校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胡小函表示,“我有一次讲到奥运会,小朋友给我来了一首《五环之歌》……小小的屏幕里歌声传来,让我也轻松了不少。”
【每周一次课,一次一小时】
每周五,刚从学校住宿生活回家过双休的李同学就打开电脑,开始准备英语辅导课的教案。到了周日晚上8时到9时,李同学熟练地打开电脑,进入预定好的“腾讯会议”应用程序。“一般我都会提早10分钟进会议室,确保提前放映一遍课件没问题。”开课后,打开准备好的课件进行屏幕共享,告诉小朋友“我们把课本和笔记本都准备好,开始上课了。”
临近“七夕”,李同学为小吴准备了一份特别的英文作业:调查七夕节背后的故事。小朋友用英语娓娓道来牛郎织女相关的传统文化,同时“小李老师”也跟他分析在牛郎织女故事里没用主人公真名却用职业名有何不同效果。“用英文表达人名有时候会重复,在我五年级班上有两个同学都叫汤姆Tom,于是加上名字的首字母来区分他们。”小李说,“一小时的课堂上,我和小吴同学展开了激烈的中英文讨论,他也给我很多不一样的视角和思路。”
“在教别人的同时,见证了别人的成长,给我带来了满足。”队长胡小函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他讲授的一次期末复习课上,正读六年级的申同学对前一节课还不知道为什么的题目,都能讲出一个“所以然”了,“这份努力让我也更感受到这份志愿服务工作的意义。”胡小函表示,“在这里,我们作为学生教别的学生,这样的快乐是平时难以体会到的。”
【玩学在一起,能教学相长】
新的学期,志愿者服务队准备了新的自愿登记课时表格。每月的最后一周,作为校志愿者队的副队长,胡玮芝都要盘点一下队内的课时登记表。胡玮芝介绍,每次上课相当于10个课时。通过“腾讯文档”分享功能,让同学们在每次完成课程之后自行登记。
同时,志愿队促进着“小老师”交流,定期举办一些在线联谊活动,借助线上会议软件工具,加深师生之间相互了解。他们通过白板来玩“你画我猜”,通过私聊信息来玩“谁是卧底”游戏……其实,小老师和小学生的年龄差距并不大,在游戏里老师和学生也成了朋友。
“学在一起,也玩在一起。”胡小函表示,“自从我教的申同学唱了那首《五环之歌》,我发现现在很多中学生说的东西我也已经快听不懂了,之后我也更积极主动跟比我小的同学聊学习聊生活,聊天也顺畅了不少。”
据悉,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这项志愿者家教活动还将持续下去。没有任何报酬,却能教学相长——不仅受教者,施教者也在接力式的志愿服务中提升了朋辈沟通能力,培养出责任心和爱心,用素质教育驱动成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