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全國首批!金山4所學校上榜!

2023年05月23日17:02 |
小字號

日前,教育部公示首批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名單,擬確定1076所學校為首批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其中,上海市共有17所中小學校(職校)、8所大學入選。金山區共有4所學校入選,他們是:金山小學、金山初級中學、干巷學校、中僑職業技術大學。

金山小學

金山小學在市級課題《上海市中小學慢性代謝性疾病干預的研究》、區重點課題《基於金色童年課程的表現性學習的實踐研究》引領下,以健康啟智,以健康育德,以健康健體,以健康生美,以健康促勞,推動“健康”工程內涵發展。

三教結合,打造品牌。圍繞“健康”這一核心系統工程,以多元能力發展為育人導向。體教結合,強壯健康體魄﹔醫教結合,樹立健康意識﹔藝教結合,陶冶健康情操。“體教、醫教、藝教”三教結合品牌創建成果豐碩。

活力校園,逐步打造。以健康促進為主線建設校園,打造“一個中心”:生命安全體驗中心,“四個小課堂”:愛眼、護牙、健康飲食、垃圾分類“小課堂”,以及“舌尖上的健康”主題餐廳,處處體現健康生態、節能環保的校園文化。

課程融合,學科育德。建構“金色童年課程”,探索能力發展的表現性學習與評價。推出“護綠、愛綠、添綠”環保實踐主題的節日教育課程,開發“節能環保、垃圾分類”專題教育類拓展課程。做好基礎型課程校本化實施,設計開發跨學科式綜合實踐活動。

全員共育,形成合力。學校充分調動各類社會資源,走進社區,共建結對,為學生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創建良好育人環境。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構建了家、校、社一體化的教育生態系統,實現“融合、共育、常態”。

金山初級中學

金山初級中學以健全健康治理體系、完善健康教育體系作為突破口,把建立健康監測評價機制、提升校園健康服務能力作為發力點,營造和諧、溫馨、愉悅的健康成長環境,提升學生健康素養,為學生健康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健全制度,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完善課程安排,構建分學段、一體化健康教育內容體系,將健康教育貫穿教育全過程﹔完善“衛生常規”“視力保護”“體育健身”“健康教育”“干預機制”等制度,全面保障師生生命健康﹔完善學生健康管理,開展健康評價,把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列入教師考核指標。

體教融合,引導學生健康成長。作為金山區青少年業余體育訓練射擊基地學校和區第一批“初中體育多樣化”課程改革試點校,結合區重點課題《“雙減”背景下,初中多樣化體育課后服務的實踐研究》,打造“多樣化的課程和教學方式”,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促進全面健康發展。

潤澤心靈,賦能學生向陽成長。建有“梅子坊”心理輔導中心,包括個別輔導室、音樂放鬆室、宣泄室等功能區,配備沙盤、音樂反饋放鬆訓練系統等心理專用設備器材。建立規范的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靜態測評普查和動態觀察上報相結合,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分年級開展“生命”主題系列班會,定期開展家庭教育指導講座,提供多樣化心育活動,關注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育和健全人格塑造。

干巷學校

干巷學校以“杏品育人”為抓手,立足五育融合發展的實踐探究,全力打造“健康杏園”,合力呵護師生健康。

營造氛圍,建設校園文化。學校把銀杏健康元素有機地融匯到畫廊文化、牆壁文化、教室文化、辦公室文化、食堂文化之中,提高師生的健康素養。開展“溫馨教室”創建活動,加強班級規章制度建設,建立班級“圖書角”,打造教室“牆文化”。

創建欄目,普及健康知識。在學校杏園電視台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專題欄目《杏子心語》,刊發心理月刊《杏園心語》,普及心理健康小知識,幫助師生學會處理心理問題,調節自身情緒以及關注自身心理素養的發展。

體教結合,豐富活動形式。以陽光體育為抓手,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落實五課兩操兩活動。加強學生體育技能培訓,每一個學生至少掌握兩項體育技能。每年舉辦一次春季學生運動會和冬季跳踢運動會,暑期開設游泳項目,營造校園體育運動的良好氛圍。

多方協同,呵護學生健康。對教室、游泳池及校園等進行燈光改造,落實學習、閱讀場所的採光和照明要求,改善學生視覺環境﹔個性化調整學生座位及課桌椅高度,適應學生生長發育需要﹔以落實五項管理為載體,組織教師簽署“承諾書”,提高教師的“防近”責任意識。制作“視力記錄卡”,和“銀杏娃”評選相結合,家校協作,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重視保護好視力。

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

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作為入選教育部首批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的上海8家高校之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聚焦教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將健康素養融入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將健康促進貫穿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全過程,將健康教育滲透學生學習實踐生活諸環節,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轉化為健康治理政策、學校健康管理制度和師生健康行為規范,推進健康教育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服務全面發展、奠基終身健康、做到知行合一、實現共建共享,以健康促進為主線改進學校治理體系,深化學校教育改革,加快學校健康促進能力建設,系統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

(來源:i金山)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