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自如!上海徐匯智慧道路停車場今年全覆蓋

徐匯區新聞辦介紹,今年以來,徐匯區在襄陽北路的智慧道路停車場進行了無人值守智慧道路停車場試點。目前,已經上線3條G2等級標准的智慧化無人值守路段,29條高位視頻路段,覆蓋近730個泊位。今年,還將以“高位視頻設備+地磁感知設備”的模式對道路停車場進行全覆蓋。
無人值守,智慧停車再升級
無人值守智慧道路停車場由此前的道路停車智慧化建設多次升級而來,集信息交互、數據分析、線上繳費、電子票據、欠費追繳、信用歸集管理於一體。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在路側部署高位視頻、地磁感應等多個或多類感知設備,配合邊緣計算設備、通信設施和雲服務平台等,自動識別車輛號牌,全過程記錄車輛停放,自動計算停車時長,完成訂單計費。
對於市民來說,停車體驗就是“來去自如”。停車前可通過“上海停車”App、微信小程序或支付寶小程序查看附近停車場所分布和車位空余情況﹔停車結束后杜絕現場人工議價、無需POS機付費等環節,直接駕車離場后,隻需通過同樣的途徑自助完成繳費並開具電子票據,停車體驗大大提升。
同時,襄陽北路附近既有淮海中路環貿商圈又有多家醫院,短時停車需求較高,精細化和人性化的收費十分必要。升級后的智慧道路停車場上線后,管理服務精准度明顯提升。襄陽北路道路停車場白天8:00至17:00限時停車1小時,17:00至次日7:00不限時長。對於有短時停放需求的停車行為,收費在第一小時內分了三個區間:0~15分鐘、15~30分鐘、30~60分鐘,按時間遞進累計收費。
舉例來說,在襄陽北路道路停車場內停車10分鐘,之前停車場收費標准為15元一小時﹔智慧道路停車上線后,停車10分鐘被精准計費在0~15分鐘的收費區間,收費僅為4元。一次短時停車就為停車人節省了11元,顯現了道路停車場轉型后的“大智慧”。
作為上海率先試點的無人值守智慧道路停車場,該處還建有充電樁,進行道路停車欠費証據採集,以便進行欠費追繳工作。每輛車的停入和駛出都會留存符合標准的圖片和視頻錄像,形成完整的停車取証証據鏈。試點過程中,視頻算法和軟件平台進行了多次迭代,目前徐匯區高位攝像頭分辨率一般都在800萬像素左右。
智慧道路停車場今年全覆蓋
隨著傳統停車人工繳費的模式逐步退出歷史舞台,智慧道路停車場自動識別、精准計費、快速離場的優勢越來越受到停車人的青睞。如何高效盤活道路泊位提高泊位周轉率,也是徐匯區建管委等管理部門一直在探討的問題。
近年來,徐匯區敢於先行先試,在智慧道路停車方面不斷探索和優化。2018年,徐匯區開始著手道路停車智慧化建設試點工作。2020年,徐匯區襄陽北路開展“限時停車”試點工作。2021年,襄陽北路路段“限時停車”正式上線,基於道路智慧化停車改造后線上証據的採集、傳輸、保存等技術工作相對完善穩定,這一路段的泊位周轉率較周邊道路停車場有了明顯提升。
徐匯區建管委表示,截至目前,徐匯區共建設完成29條高位視頻路段,覆蓋近730個泊位。今年,徐匯區智慧道路停車場計劃將以“高位視頻設備+地磁感知設備”的模式達到全覆蓋。根據梳理,徐匯區現有道路停車場80余個,最大的百花街提供了上百個停車位。由於高位攝像頭對於路幅寬度、合杆條件、綠化遮擋等均有較高要求,今年將採取G1、G2兩個標准進行建設。
根據2022年上海市道路運輸管理局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本市智慧停車場(庫)建設的通知》,智慧公共停車場(庫)將分三級進行建設。G1是在現狀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基於人行導航,實現基本精確到場(庫)內部不同區域的引導。G2是基於行車導航的智慧停車系統建設,需要精確、細化到具體單個車位的引導。G3則是需要適應於自動駕駛。
徐匯區已經覆蓋的29條高位視頻路段中,符合G2等級標准的智慧化無人值守路段有3條,分別為襄陽北路、南昌路和平福路。基於周邊智慧道路停車場的建設情況,徐匯區也率先開展了“智慧道路”網格化管理的停車試點工作,探索更多智慧停車服務。
智慧停車場時代的到來也為停車難綜合治理提供了新思路。襄陽北路等智慧道路停車場晚上時段均可開放給居民使用。壽祥坊附近的桂林西街也正在推進智慧道路停車場建設,未來可面向周邊居民提供按月計費或夜間按次計費的精細、便捷、優惠停車服務。
停車難綜合治理民心工程啟動以來,徐匯區聯合多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形成了總體治理方案和計劃。下一步,徐匯區建管委將繼續推進停車治理項目的落實落地,並積極開展公共停車設施建設,擴大停車資源共享利用范圍,真正做到匯群策、解民憂。
資料:徐匯區新聞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