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招募“人人營造師”!新華路街道聚力打造第二輪“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

2023年03月22日11:33 |
小字號

3月21日下午,新華路街道第二輪“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行動規劃研討會”在新華社區文化中心舉辦,相關領域專家、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社區居民代表一起共議新華街道“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建設。會上還啟動了新華街道第二輪“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行動規劃公眾開放周活動,並發布了新華社區“人人營造師”招募令。

2019年,作為上海市15個試點街道之一,新華路街道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街區,率先開展“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建設。幾年來,新華路街道先后探索了循序漸進、自我調節、有機生長的城市更新模式,第一輪規劃中的109個項目,開工率達82%,完成率達67%,基本實現了市民15分鐘范圍內社區公共服務步行可達,並形成了“一個願景、三大目標、五宜行動、六共機制”試點經驗。從小而美的“馬爺爺的花園”,到已成為“網紅的”居民共創空間“新華·社區營造中心”﹔從“新華·美好社區節”,到2021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主展區之一……新華路街道“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的建設,為全市推廣普及社區生活圈行動提供了生動鮮活的樣本示范。

如今,在新華路街道,“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此基礎上,新華路街道在全市率先啟動並持續滾動推進第二輪“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行動規劃,旨在使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成為一項能夠指引社區建設、陪伴社區成長、推進社區可持續發展的提綱挈領性工作。

記者了解到,2021年底城市空間藝術季后,新華路街道就委托上海營邑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啟動了新一輪“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行動規劃的起草編制工作。期間,街道充分調研社區需求,了解公眾參與度和獲得感,並探索建立了“一評、二續、三增”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行動持續滾動推進機制。會上,上海營邑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作了《新華路街道第二輪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行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主旨報告。報告中表示,新華路街道將在第二輪行動規劃中打造“社區生活+社會治理”雙基本單元樣本社區。

市民15分鐘步行可達的空間范圍,既是“宜居、宜業、宜游、宜學、宜養”的社區生活圈,也是構建以人為本、低碳韌性、公平包容的“社區共同體”。在“五宜行動”基礎上,新華路街道的第二輪行動規劃還新增了“人人參與行動”和“智慧賦能行動”兩項特色行動,更加強調社會力量參與和全過程人民民主,將推進實施新華社區市民健身中心改建、新華路345弄美好生活空間、華山花苑地下空間綜合利用等一批全過程人民民主重點項目,發揮社區營造中心樞紐平台作用,深化參與式社區規劃。

“5分靠建設5分靠治理。”聽完《規劃》后,現場的專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居民代表或發揮各自領域所長,或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共同為新華街道第二輪“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出謀劃策。

上海大學社會學院院長、上海市社區發展研究會會長黃曉春認為,在“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的打造中,一定要構建居民和街區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社區的活力。

上海營邑綜合規劃所所長蘇甦長期關注新華路街道社區建設,在他看來,相比於第一輪建設中更注重物質空間層面,第二輪的建設中,街道應該“軟硬兼顧”,同時應更多地引入公眾參與,讓社區更加多元化。

“我覺得15分鐘生活圈建設需要考慮到的,不能只是生活在新華的居民,還應該有工作在這裡的人群和商家。”區人大代表、新華路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主任裔黎建議,第二輪的建設中,可以在街道的商務區域建設社區食堂、活動空間等,讓更多白領、商戶也感受到15分鐘生活圈的便利。

如何在第二輪建設中增添新華社區獨有的特色,也是不少與會專家學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上海理辰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康紅恩提到,新華路街道原為法華古鎮,曾廣種牡丹,這一珍貴歷史記憶應該有全新的呈現形式。比如,通過挖掘歷史,打造一條牡丹花街,並與洛陽等同樣有著悠久“牡丹文化”的城市開展交流。還有代表建議,新華社區要不僅有“咖啡面包”,還要有傳統的“豆漿油條”,讓更多老上海傳統的煙火氣回到街區。

在新華路街道求學的兩位中學生也提出了自己對“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的願景。“我發現不少同學對我們傳統文化的了解越來越少了,我想是不是可以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宣傳和實踐活動融入進15分鐘生活圈裡呢……”華政附中初一的學生楊斐媛建議,街道可以在幸福裡、上生·新所等區域內的“網紅打卡地”不定期舉辦傳統文化展覽或相關活動,吸引更多少年兒童參與其中,進一步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

就讀華政附中高一的秦鼎忱一直熱愛運動,他建議,街道可以利用好有限的場地,仿照新華·社區營造中心內的“藍色運動角”,開放更多的全民運動場所。“如果能定期組織一些體育活動就更好了!比如說羽毛球、乒乓球的比賽,能帶動更多的居民提升運動的意識,參與到體育與健身中來,增強大家的身體素質。”

在當天的會議上,專家、代表們還提出了“激發社區中小商業的活力”“突出人性關懷和人文情懷”“讓街區更接地氣,更有煙火氣”等意見和建議,為“新華路街道第二輪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行動”的完善提供了新思路、金點子。

隨后,會上啟動了新華街道第二輪“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行動規劃公眾開放活動以及“人人營造師”招募計劃。如何在社區中倡導和踐行更低碳、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如何鼓勵青年結合社區進行創新創業?如何傳承並彰顯富有新華特色的街區文化魅力……如果你對新華路街道“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的建設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都可以參與招募,成為新華社區的“人人營造師”。

據悉,3月22日至26日,新華路街道還將在新華·社區營造中心舉辦為期一周的公眾開放活動,並同步在“人文新華”微信公眾號開展“人民建議征集”,廣泛征求居民對第二輪《15分鐘社區生活圈行動規劃》的意見建議,並在社區居民中招募一批通過培訓后可以長期參與社區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的“人人營造師”,讓更多工作、生活在新華的居民、白領參與到自己家園的建設中。

(來源:上海長寧)

(責編:唐小麗、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