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這幾條昔日“網紅路”華麗轉身的背后,正是……

金山石化街道的金一東路、柳城路、象州路這幾條昔日“網紅路”,正在華麗轉身。
煥然一新的金一東路。石化街道供圖
象州路原是石化街道比較繁華的一條路,周邊有貿中廣場、三十二鋪花鳥市場、濱海電影院等。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商業的轉移,象州路已不復往日的繁華。
這條見証街道發展變遷的商業“網紅街”,正在經歷脫胎換骨的改造。近日,一場“店招店牌樣式”的討論在這裡的商戶間中傳開,在原木、金屬等選項中,“馬賽克店招店牌”引起了共鳴,最終通過。“馬賽克是上世紀80年代的象征,也記錄著那時候的繁華。”在此經營房產中介的仲女士回憶道。
與象州路相似的,還有金一東路。前幾年,金一東路以產業更新、文化傳承為核心的改造更新全面鋪開。這條路建設於上世紀70年代,從繁華到冷清再到慢慢復興,是一條兼具歷史底蘊和景觀效果的東西交通要道。家住石化二村的黃志堅今年68歲,他坦言變化巨大,“這條路當年是金山的‘南京路’,我們老一代都想恢復這裡的活力”。
黃志堅的願望正在實現,金一東路現如今“顏值”不俗,這要多虧了以“濱海藍+”為主題的改造。老舊牆壁上的海洋元素、窨井蓋上可愛的海洋小生物、300多個電箱上碧海藍天,成了一片“汪洋”。
窨井蓋上可愛的海洋小生物
石化街道被改造的還有柳城路。此處商鋪林立、寸土寸金,卻建起了一個“不賣東西”的特殊“鋪子”——石化街道第四睦鄰中心,總面積1700平方米,設置了日間服務中心、健康驛站、閱覽室、記憶學堂、助餐點等,可輻射周邊石化七村、九村、十村、柳城等多個居民區。此外,柳城路的街心花園也在改造后,實現了從“綠化”到“美化”的蛻變,成為了大家逛街休閑的“中轉站”。
而這三條路華麗轉身的背后,正是民主推動力。
象州路的改造積極採納了居民們的意見。改造前,象州路區街合一黨群服務中心的人民意見“郵筒”內,收滿了居民的意見建議。台階磚塊的翻新、南側綠化的更新、人行道的鋪平、保存歷史風貌……一條條建議被採納,融入美麗街區改造中。
就連象州路上小學生們的創意,也在改造中被認真對待。位於這條路邊上的教院附小的學生們,天馬行空地設計著圖案,這些奇思妙想“夢想成真”,出現在“紅之廊”景觀小品中的馬賽克文化牆上。為象州路的改造增添了“紅色”顏值,保存了歷史風貌,還原了老街區本色,將“黨建+”融入了進去。
居民們不經意的小建議,也會被認真對待。金一東路的改造中,標志性的“海濱藍”主題,源於一個暖心的基層民主故事。“當時,工作人員來問我們意見的時候,我還有點不以為意,就說了點海洋元素,沒想到真畫上去了”,打印店店主卜蘭蘭從小就生活在金一東路附近。如今,各項設施的更新也給周邊商鋪的生意漸漸帶來了轉機,卜蘭蘭對未來充滿了期待,“所有的店門包括牆面、地面、台階,全都統一標准化了,人流也變多了”。
家住石化街道柳城路的馬阿姨也有過類似的經歷。當時石化街道第四睦鄰中心正在改造,“作為一名80多歲的老年人,當時我就提了一個建議,在中心設立一個助餐點,現在終於實現了”,馬阿姨樂呵地說道。
柳城路改造的背后是13次民主協商。無論是微景觀打造這樣的重點,還是台階鋪平這樣的微小細節,在一次次協商中,這條路被打磨得更加完美。
柳城路上的石化街道第四睦鄰中心
近年來,石化街道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人民城市建設,積極推進美麗街區建設實踐,創新形式和機制推動居民協商工作坊等平台賦能增效,讓民主推動力幫助石化街道的三條路,完成華麗轉身。
(來源:i金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