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區2022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實事暖心人,事事見實惠!2022年,長寧區聚焦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增強公共服務能力和優化社區居住環境,緊貼新形勢下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需求,全力推進落實15類為民辦實事項目,解決了一批居民最盼望、最關注的民生難題,讓實事惠民的可及性更強、感受度更高。你的家門口有哪些新變化呢?快來看看吧!
2022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共15類項目,安排資金7.7億元。受疫情防控措施限制,很多項目上半年都推進緩慢,但是各主責部門都克服重重困難,全力推進落實。截至目前,所有項目均已完成年度預定目標。
其中,充電樁示范小區建設、適老化改造、停車資源共享利用、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市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創建、精品小區建設、人民防空(民眾防護)宣傳培訓等項目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實事項目解難題、出亮點
通過為民辦實事項目,解決了一些民生難題,形成一批特色亮點。
一些項目緊密貼合了新形勢下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需求。如連續多年聯合建管委共同挖掘停車資源共享,累計完成近50處點位2200多個泊位,有效緩解停車難。如為改善住宅周邊電動汽車充電難現狀,年內新增了10個共享充電樁示范小區,促進充電樁共享利用,回應並解決了居民實際訴求。
一些項目抓住城市數字化轉型契機,充分突顯數字化轉型理念。如新華路街道深入探索數字化建設,在市民中心、未成年人保護站活動場地建設中,充分運用數字化理念,體現黨建數字化、文化服務數字化的特色。
一些項目根據防疫形勢在形式上拓展創新。如團區委加強小學生“愛心雲托班”宣傳,為一線人員子女提供“雲陪伴”服務。如區文旅局完善文化資源配送“掌上點單”模式。如區體育局和區民防辦通過“線上線下”“室內室外”相結合,在確保防疫安全前提下提供惠民服務。
實施過程抓進度、有機制
通過三項工作機制推進項目實施,貫徹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
據了解,項目進程中,實行月度督辦季度發布機制,每月開展進度督辦,督促項目主責部門錨定年初實事項目目標,抓緊抓早落實任務,並做好匯總提醒。每季度通過門戶網站向社會公開發布項目進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此外,還有年度結項評估機制,區地區辦委托上海市質協用戶評價中心,採取攔截訪問、電話調查、實地調查與定性訪談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實事項目滿意度調查,共收集有效樣本4195份,做到項目全覆蓋、項目涉及街鎮全覆蓋。結果顯示,2022年度區為民辦實事項目整體滿意度為93.88分,較之去年95.26分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部分項目難以在預期時間節點內完成。
項目主責方還主動接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開展視察工作,積極配合區有關部門申報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視察點位,圍繞精品小區建設、綜合為老服務中心、老年助餐點、托育點建設等項目,做好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實地視察、建言獻策等工作,主動接受代表委員監督。
實踐成果強報道、重反饋
聯合區融媒體中心,注重項目成果總結提煉,加強宣傳力度。
項目實施過程中,地區辦聯合“上海長寧”微信公眾號開設了“與‘寧’說實事”欄目,及時將各主責部門的推進情況進行總結提煉,讓群眾了解項目進度和經驗做法,分享經典案例,同時針對群眾留言中的意見建議予以反饋,注重提高實事惠民的知曉率和覆蓋面。
年內早餐工程建設、精品小區建設、新式裡弄衛生設施改造、適老化改造、未成年人保護站、公益文化配送等項目,得到了“上海發布”“上海長寧”公眾微信號等市區級媒體的廣泛宣傳報道。
長寧區2022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均已完成
來看看,你家門口有沒有這些變化?
新增共享充電樁示范小區、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場所安裝消防設施
實現新增共享充電樁示范小區15個,超額完成目標任務。為老舊小區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場所安裝消防設施157處。
推進“早餐工程”建設
推動早餐工程建設,實現新增早餐工程網點35個,成功獲評上海市早餐工程示范點8家。
新增為老服務設施建設
實現新增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3家、老年助餐點16家、養老床位208張,新建日間照料中心3家。
推進適老化改造
完成適老化改造400戶,為高齡獨居老人家庭新增煙感報警裝置3000台。
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全覆蓋
建立10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在全市率先實現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街鎮全覆蓋。
推進普惠性托育點建設
推進普惠性托育點建設,實現在5所公辦幼兒園增設托班。長寧區小學生愛心暑托班項目受疫情影響,全市小學生愛心暑托班項目暫停開展,我區小學生愛心暑托班項目也同步暫停。
推進停車資源共享利用
推進停車資源共享利用,實現310個泊位錯時停車,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提升新虹橋中心花園橋下空間形象
完成新虹橋中心花園橋下空間形象提升工程,涉及改造面積約2萬平方米,進一步完善橋下通行功能,為周邊居民提供休憩運動空間。
開展公共文化惠民工程
深化開展公共文化惠民工程,累計配送並指導開展全區各類線上線下公共文化活動10805場,開展線上線下群眾文化團隊指導1053場,開展線上手作培訓和線下公共文化培訓173場次,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創評上海市老年友善醫療機構
創成12家上海市老年友善醫療機構,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提升體育健身環境
實現新建改建10個市民益智健身點,更整新社區健身器材30個點位,配送科學健身指導課程200課時。
開展精品小區建設
實施130萬平方米精品小區建設,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實施5萬平方米新式裡弄房屋衛生設施提升改造。
推動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建設
推動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建設,完工301台,超額完成目標任務。新開工312台,受疫情影響,預計2023年一季度基本完成新開工400台目標任務。
開展人民防空(民眾防護)宣教培訓
分類開展知識性、體驗性的人民防空、民眾防護宣教培訓和集成演練活動,全年完成14.1萬人次,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實現新增公益化使用民防工程點位3處。
推進“家門口工程”項目建設
實施美麗小區、美麗樓道等群眾需盼求的“家門口工程”項目70個。
(來源:上海長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