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武寧路快速化改建工程主線地道已通車

2022年12月12日13:44 |
小字號

武寧路快速化改建工程是上海市快速路系統規劃“一橫三環+十字九射”布局形態中的“一射”,是西部中心城區向外延伸的一條重要射線快速通道,更是銜接G2京滬高速公路入城段的一條內外交通轉換的重要快速通道。12月9日,武寧路快速化改建工程迎來重要裡程碑,主線地道於22時通車。

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胡欣,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蔡國強,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波,普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姜愛鋒,以及市重大工程建設辦公室,市交通委,市公安局交警總隊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武寧路快速化改建工程主線地道通車儀式,並共同推杆見証。

武寧路快速化改建工程主線地道通車儀式

主線地道完成,極大改善路面通行

武寧路快速化改建工程位於上海市普陀區,是“十三五”重大工程建設項目之一。工程西起中環線真北路立交滬寧高速入城段,沿武寧路走向自西向東依次經過大渡河路、蘭溪路、曹楊路、中山北路等交叉口,向東穿越內環高架路后至東新路,全長約3.5公裡。由上海城投公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施工,於2016年12月30日開工。其中以曹楊路為界分為兩個標段,曹楊路以西為武寧路1標,由上海建工承建﹔曹楊路以東為武寧路2標,由上海隧道承建。

武寧路地道

工程採用“地道主線+地面道路”總體布置形式,地道主線建設規模為單層雙向四車道,道路等級為城市快速路,設計速度60公裡/小時,通行限高3.0米,供小客車通行。地面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干路,為雙向六車道規模,設計車速為50公裡/小時,客貨兼顧。

武寧路地道是武寧路快速化改建的主體工程,全線採用明挖法施工,長度2.86公裡,雙向四車道,設置2對進出口匝道(大渡河路匝道、中山北路匝道)。“地道通車后,對提升區域交通出行環境、分流過境交通、緩解地面交通壓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上海隧道武寧路快速化改建工程項目經理羅志軍說。

克服重重困難,確保全線開通

武寧路快速化改建工程位於中心城區,面臨著人口密集、管線復雜等諸多客觀難題,沿線涉及5個街道, 4條地鐵線路,同時還有多種新工藝的首次運用,建設期間可謂“過五關斬六將”“螺螄殼裡做道場”,如同實施一場道路交通的“動脈疏通”手術。據悉,建設至今,期間共編制方案200余本,其中涉及危大工程30余項。

“我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通過成立黨建聯建工作站,將資源的整合與共享貫穿於建設的整個周期。”武寧路快速化改建工程副指揮長沈煒說,武寧路快速化改建工程的建設難度之大有幾重不利因素疊加,疫情的影響也是其中一部分。為保証項目施工的順利推進,項目以工地實名制管理系統為核心,以常態化疫情防控為中心,全面應用場所碼、數字哨兵、智慧門禁等“人防+技防”管控模式滿足不同場景需求。“我們在工地現場安裝了‘鷹眼’視頻監控實時傳送施工畫面,採用無接觸管理,及時排除安全隱患,保証生產安全,確保了年內地下通道通車節點順利實現。”

工程建設中

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承接的2標段,為整個武寧路快速化改建工程中的節點、重點、難點。據羅志軍介紹,工程包括貫穿整個建設周期的雨污水系統改排及復位,管線遷排及復位,以及自東新路至大渡河路的南北兩條地下主通道及兩對進出口匝道。“地上地下管線錯綜復雜,地面交通通行能力基本處於超飽和狀態。”

也因此,道路翻交和管線搬遷一直伴隨著整個施工過程,導致建設推進難度大大增加。據不完全統計,期間完成了大大小小200余次翻交,遷排了重大管線10大類,總長超過16公裡。“工程建設復雜,施工過程一直保持在高位運行,但我們也摸索總結了新的亮點和創新。”羅志軍頗有感觸地說,項目建設團隊開動腦筋,不斷破難解題,如在中山北路段,將原有的3500合流總管,成功實施了首個超大口徑的合流總管在常態化運行狀況下的內壁保護修復工程﹔在中寧路匝道,研究實施了地下工程曲線環境下的預制拼裝施工。

白加黑,5加2,地上加地下,場內加場外,抗疫情、頂風雨、戰嚴寒、斗酷暑,工程建設攻克了“周邊環境復雜、交通翻交頻繁、管線錯綜復雜、地鐵交叉施工”四大難題,順利完成了各個關鍵節點任務。

武寧路是承擔交通功能、區域發展、街區生活等要素的綜合性大道。武寧路地道的建成通車,也意味著武寧路快速化改建工程邁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地下通道通行后,將極大釋放路面交通的通行壓力,也為地面道路的施工建設創造了條件。”沈煒說,計劃將於明年6月底,力爭完成地面道路建設,實現全線通車,進一步完善上海中心城西北部快速路網體系,提升武寧路道路容量,促進沿線區域城市品質提升與發展。

(來源:上海普陀)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