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在上海,這些農場正越來越受歡迎,它們做對了什麼?

2022年11月14日09:31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在上海,這些農場正越來越受歡迎,它們做對了什麼?

在上海,城郊的農業空間正變得多元:水岸農場、共創農場、自然教育農場 農業生產與空間營造、自然理念、創意內容的結合正日益緊密。

這些處在大都市周邊的農場有何特點?它們是否能激活鄉村的空間價值、探索出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的新經驗?

用創造,打開在地想象

“當你看過大山大河之后,面對一馬平川的崇明島,難免會有些失望。”5年前,當熊鋒決定在崇明建造一座農場時,他沒想到,在這小小的失望中,蘊含著一個新的命題。

“一開始,我們只是想為生活找點樂趣。”熊鋒記得第一次帶孩子們到河裡劃船的情形:“河道讓探索充滿樂趣,風景也變得更可愛,鄉親們的眼睛都亮了,回頭率特別高。”

后來,他發現,崇明有一萬五千條河道,縱橫交錯,且航運文化發達,劃船曾是崇明人特有的生活方式。

這樣的水岸生態,是否可以被復原?

在熊鋒看來,一種具有趣味的、適宜本土且能承載當地文化的綠色出行方式或將成為一種新的潮流,他說:“在歐洲,許多人的私家車上會放著自行車。以后,到崇明的人,可能會放上一條獨木舟。”

今天,當人們穿過椿庭農場的田野廚房、種子保育區和制造工作坊,庭院中正展示著兩條獨木舟,其中一條被倒放,內部結構一目了然。

而在不遠處農場的河道邊,木質的船屋旁正拴著幾條小船,既有正常大小的船,也有小型的兒童版獨木舟。

為此,熊鋒還特別設計了一條“航線”。人們在日落前劃船出發,以貼近水面的視角感受農場周邊的自然生態和人居環境。“河道太美了!就像到了威尼斯。”網友田陌評價道。

目前,熊鋒和島上的木匠陳師傅、曹師傅已完成了木帆船的設計和制作,船帆恰好能通過崇明三米高的橋,而船有了帆,能走更遠。

“在崇明,河流之間互相聯通,如果以后多一些驛站,人們便可以隨時靠岸,整個島上的農業、觀光、商業資源都能被激活。”

除了船,椿庭“在地化”的探索無處不在。

“做農場,是以自然為師,我們從在地環境出發,從人的需求出發,一種可持續的美就自然誕生了。

熊鋒說,稻田需要根據時令進行播種和收割,維持稻田生態需要鴨群健康地生活,於是,供鴨子戲水的彎曲河道、為鴨子避雨的半月形小窩就這樣被設計出來。

農場“大本營”則設計成“一撇一捺”,為的是抵抗台風。農場中,大多數建筑用的是竹子和蘆葦,都是崇明本地找得到的材料。

另外,人的需求也要與農業勞作的需求緊密結合。例如,椿庭的衛生間都藏在稻田中,竹子圍成錐形屋頂,崇明土布圍擋,馬桶管道連接著地下聯動的發酵池,為稻田和菜地補給肥力。

盡管熊鋒表示農場隻提供空間,不提供服務,但完整的“在地”生活,早已成為農場服務的一部分。

因此,即便這裡沒有客服,沒有宣傳,甚至沒有活動詳情頁,訪客依然接待不過來。

農場開放至今,熊鋒接到了許多跨界合作的邀請。今年9月,崇明一家五星級酒店推出“農場主”體驗套餐,住客們可在椿庭探索農場中的寶藏。10月初,一群音樂家來到椿庭,舉辦了一場稻田音樂會。

在這之前,田野廚房、即興戲劇、喚醒呼吸、共創詩社、藝術游覽 許多藝術家、活動策劃者和團體主管主動找到這裡。熊鋒說:“所有活動都由旅行者們自行策劃,自己組織,故事也就自然地發生。”

在這裡,有人玩著飛盤,有人蕩著秋千,有人在劇場中靜坐冥想,有人在廚房烹飪本地蔬菜 農場空間被自由地交付給了每一位來訪者。

熊鋒說:“椿庭有很明確的規則,它鼓勵大家自助,自行解決飲食和在農場內的活動。因為它本質上仍是一個生活空間,我們希望借助自然之力,讓大家自由地探索另一種生活方式。”

他想,或許農場也能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引導者,而不僅僅是一件消費品。

將“一次”變成“無數次”

Alex是樂田海灣農場的常客,他幾乎每周都會帶著孩子和朋友到農場來。

“很多農場只是把兒童樂園從商場搬到鄉村,但這裡不是。這裡的游樂場很粗糙,木板都釘得歪歪扭扭。但重要的是,這是孩子們自己建造的。”

樂田海灣農場是一家會員制“生態共創”農場,按地塊面積出租收費,會員們在農場“老師傅”的指導下進行生態種植,並免費或優惠使用農場空間、參與農場活動。

從2020年創立開始,樂田海灣就一直秉承著“邊建造,邊運營”的理念,把農場建造“分包”給了它的會員。

Alex說,樂田的這種“共創模式”將“一次性”的農場游變成了無數次的與自然打交道的機會。

而這樣的方式也讓農場受益。

在樂田海灣農場,有一條“網紅”林間小道。總經理袁清華告訴記者:“鋪一條路要花好幾萬元,而我們與會員僅僅把收集起來的木屑、樹枝一層一層鋪開,加上落葉的輔助,一條自然小徑就這樣形成了。”

“在樂田,不同區域的大門是大家一起建的,烤面包的土窯是大家一起造的,休息區內的圖書和天文望遠鏡是大家捐的。”袁清華很自豪,“這是大家的農場,我只是一個管理者。”

這也讓農場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就實現了收支平衡。

其實,“樂田”這個品牌最早誕生於2010年的庄行,原本依照國外成熟的配貨模式運營,但對農場規模和成本控制的要求很高,農場很難持續。

“相較而言,共創模式讓農場更從容地應對農業生產中的變數,也讓自然理念得到更好的傳播。”作為樂田海灣的“大管家”,袁清華曾是河北小毛驢市民農園的創建者之一,管理農場的經驗豐富。

袁清華不希望把樂田變成“農場一日游”,他想讓人們在勞動中感受鄉村的意義和價值。

在他看來,“共創”並不僅僅是讓“城裡人”在郊區租一塊地那麼簡單,如何建立城鄉之間的“黏性”才是農場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這一點深受“90后”田園愛好者露娜的認同:“單純的農產品採摘、動物喂養、拍照打卡等農場活動,不僅無法持續為顧客提供價值,也不能讓人們真正理解自然與生態。”

這時,“勞作”就成了一條相對堅韌的紐帶。

“如果你在農場種下什麼,或者搭建了什麼,那麼你一定會想參與建造的全過程,會想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成果。”袁清華說,“共享共創”的目的在於讓城市人與自然、土地的關系變得持久、可持續。

“農業是一件具有整體性和長期性的事務,隻有深入勞動之中,才能理解某些理念。”農場的員工小米告訴記者,“很多時候,所謂的學習、科研,在真正的實操面前不值一提。”

與小米類似,都市人普遍缺乏農業常識,很多人租地后不知道該怎麼種。這時,本地“老師傅”便承擔起了教學的任務。

樂田海灣目前的管理人員在10人左右,都是附近經驗豐富的老村民。袁清華說,會員在這裡越久,身份的轉換就越自然,農民師傅很快就成了這些“城裡人”的“老師”。

“這個紅薯葉子儂也不認得呀!”循循善誘的農民師傅們在互動中也收獲了尊重與樂趣。

最近,農場裡來了兩個“95后”,跟在農民師傅身后學習。

一位是小米,一位是小劉。之前,小米是一位教培機構的老師,而小劉是一名品牌設計師。


勞作歸來的小米。

“共創”有了更多年輕力量的加入,袁清華很開心。他告訴記者:“返鄉創業的青年越來越多,但能從事好農場運營的綜合型的人才非常稀缺,輕人的田園夢還是要從腳踏實地、手沾泥土開始。”

目前,兩位年輕的“野生”農民適應良好。小米開始承擔農場大課程開發和推廣運營工作。她想把樂田的一隻山羊打造成動物網紅,將農場空間延伸至互聯網。而小劉的目標則是為樂田海灣打造一整套的品牌形象,讓農場更有辨識度。

袁清華期待,未來有更多的共創農場能如那條林間小道,承載起城鄉之間的互動。

讓橘子變成“IP”

“能讓長興島的橘子比濟州島的更出名嗎?”2013年,朱穎從濟州島考察歸來后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當時,想要開一家特色農場的黃桂利帶著朱穎與其他合伙人到世界各地進行考察,他們被濟州島的柑橘產業規模所震撼,也從中發現了蘊含在特色農產品中的巨大能量。


游人如織的濟州島。新華社 發

在20世紀90年代末,濟州島柑橘產業的銷售額一度佔到全島商品銷售總量的1/8。之后的幾十年,依靠旅游業和柑橘衍生品,柑橘帶動了全島經濟的繁榮。直到如今,不少中國游客依然會稱其為“橘子島”。

那麼,長興島的橘子是否也有這個潛力呢?

黃桂利發現,面對著上海這個超過2500萬人口的超大城市,柑橘產業無論是在農業生產、柑橘加工,還是休閑旅游上都有著巨大的空間。

於是,圍繞柑橘的IP打造之路開始了。

首先是農作物本身。與四川、貴州等產地相比,長興島的自然地理條件先天不足,柑橘的口味和產量都沒有明顯優勢。而農場依托上海的科技與人才資源,在經過18項柑橘種植改良技術的投入后,獲得了上海優質柑橘評選一等獎。

另外,橘子的生長和採摘的周期有限,不利於農場開展相關的旅游觀光和文化教育活動。然而,在農場的科技研發中,橘子的生長周期得以延長,每年9月至次年3月,農場都有橘子可以採摘。

而在其他的5個月時間中,農場開辟了VR功能,讓農事體驗全過程不受時間的限制。

最后,是柑橘衍生品。目前,橘子醬、橘片巧克力和橘味崇明糕是農場最受歡迎的三種單品,小橘子的卡通形象不僅出現在農場各處,也被印刷在農產品及衍生品的外包裝上,從而傳播到更遠的地方。

有了科技與IP的“雙保險”,圍繞橘子的創意內容這才“跑”了起來。

“我們的活動太多了。”其其格騎著電動車來回穿梭,這位前互聯網“大廠”員工即便是到了農場,依然馬不停蹄,“前小桔幾乎全年無休,活動日歷滿滿當當。”

來自江蘇的吳先生是前小桔的忠實粉絲。“我們基本上一個月來一次,這裡自然教育的課程蠻豐富的,基本不會重復。”

“我最喜歡晚上抓虫子!”吳先生的兒子東東外形陽光。“他現在看到虫子也不會害怕,一般會用手表拍照,然后過來問我相關知識。”吳先生認為,自然教育在孩子身上已初見成效。

其實,早在2017年,前小桔自然主題教育營地就搭建了起來。當時的理念是:自然本身就有答案。

茉莉是前小桔的自然教育師,同時也是一位媽媽,“基於土地本身,不斷開發孩子可參與的自然農事活動,效果顯而易見。例如給橘子樹穿衣服,就是一個項目導向型課堂,需要涉及材料學、土壤學、生態學、氣象學等多方面的知識。”

目前,前小桔專職負責活動課程開發的工作人員就有4—5名,既有植物學、園藝學領域的專業人士,也有從事教育行業的老師。

不過,近年來,消費者的關注點也在不斷變化,如何利用好橘子,在自然教育的內容上不斷更新也是個難題。從steam課程到野外生存課程,再到以“碳中和”為主題的生態環保類課程,隻有不斷更新、時時調整,才能不被消費者拋下。

在眾多課程中,也不是每一門都受歡迎。不同的主題和內容有熱門和冷門之分。

茉莉說,以農產品交換為依托的財商課和夜間昆虫課比較受歡迎,而工業游、菌菇游相對而言報名的人少一些。“不過我們並不會因為課程冷門就不開設,因為保持多元化的供給很重要。”

在前小桔,除了自然教育,其他創意活動也圍繞橘子展開。

團建活動負責人告訴記者,前小桔承接過幾次相親主題的聯誼會,也會有大型公司的青年聯誼找他們。在鄉村環境中互動和社交,正越來越受到青年人群的歡迎。

“農場的氛圍到位,青年們能合作完成的項目也多,因此相比起在城市裡單純的吃飯、逛展、聊天,在這裡摘摘果子、吃吃橘子,交友成功率還是很高的。”曾參加過農場交友的小棋表示:“在開闊的場域,人們似乎更願意打開自己。”

在長興島以“柑橘”為主題特色的農旅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越來越多的農場也參與到了柑橘產業的創新和升級之中。

“在前小桔農場,曾有一個柑橘展示館,展示了和柑橘有關的一切,並於2019年開放。后來,我們與長興島博物館合作,相關內容轉移到了那邊。”朱穎告訴記者:“從一家農場到一座島,這條柑橘之路走得並不長,卻很快樂。”

除標注外,均為受訪者供圖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