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患者沒有症狀或並發症,但膽囊結石不可忽視

膽囊結石是一種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疾病,全球約10%∼20%的成年人患有膽結。其中約80%的患者沒有症狀或並發症,所以許多患者都是通過體檢發現。
據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膽胰外科副主任醫師丁俊介紹,雖然膽囊結石被認為是良性疾病,但不加以重視,可能會導致嚴重后果。
病因
膽囊結石與很多因素有關。任何影響膽固醇與膽汁酸濃度比例改變和造成膽汁淤滯的因素都能導致結石形成。
1、 肥胖
肥胖的人發病率遠遠大於正常體重的人,該類人群飲食習慣往往包含高膽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導致膽固醇分泌增加,使得體內膽固醇過飽和,造成膽結石的發生。
2、 女性
相關調查表面,女性患者膽囊結石概率較男性高,其緣由是雌激素會影響膽汁的成分﹔另外,女性孕期的雌激素分泌的增加讓膽汁成分發生了變化,增加了膽汁中膽固醇的飽和度,促使了膽囊結石的發生。
3、 年齡因素
研究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膽囊結石形成的風險更高,可能與年齡增大,運動減少,體內脂類代謝異常有關,另外,隨著年齡增大,胰島功能受損,導致血糖升高,甚至糖尿病的發生,亦會誘發膽結石的形成。
4、 醫源性因素
各種原因導致胃切除、胃腸吻合手術、回腸末端疾病和回腸切除后、肝硬化、溶血性貧血等因素都可以引起膽囊結石。
5、 地域因素
我國西北地區膽囊結石發生率相對較高,可能與飲食習慣有關。
膽囊的位置及其作用
1、 膽囊形態與位置
膽囊的外形類似“梨”的囊袋結構,分為底、體、頸、管四部,頸部連膽囊管。膽囊位於右上腹,在右側肋骨下方,肝臟后方的膽囊窩內,體表投影在右側鎖骨中線與右側最后一根肋骨(肋弓)的交點處。
2、 膽囊作用
膽囊作為一個囊袋結構,作用並不是產生膽汁,膽汁是有肝臟產生的。其主要作用為1)儲存膽汁:一個飢餓的人(即非消化期間),膽汁儲存在膽囊內,當消化需要的時候,再由膽囊排出,所以膽囊被稱為“膽汁倉庫”。同時又起到緩沖膽道壓力的作用﹔2)濃縮膽汁:金黃色鹼性肝膽汁中的大部分水和電解質,由膽囊黏膜吸收返回到血液,留下膽汁中有效成分儲存在膽囊內,變成棕黃色或墨綠色呈弱酸性的膽囊膽汁﹔3)分泌粘液:膽囊黏膜每天能分泌稠厚的黏液20ml,保護膽道黏膜,不受濃縮膽汁的侵蝕和溶解﹔4)排空:進食3~5min后,食物經十二指腸,刺激十二指腸黏膜,產生一種激素叫縮膽囊素,使膽囊收縮,將膽囊內膽汁立即排入十二指腸,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排出膽汁同時,也將膽道內的細菌與膽汁一起排出體外。一般講,進食脂肪半小時,膽囊即可排空。
膽囊結石的症狀
大部分膽囊結石患者無明顯症狀,一般為體檢中偶然發現﹔但是當膽囊結石引起膽囊炎症時可出現急性或慢性膽囊炎的表現:
1、 疼痛:疼痛一般為右上腹疼痛,持續時間超過30分鐘,進食或進食油膩食物后明顯加重﹔
2、 向背部放射性疼痛:特征性的膽囊疼痛有時會向背部形成放射樣疼痛,左背部及右背部均會出現﹔
3、 胃腸腹脹:膽囊炎患者因膽囊功能受損,常會引起消化不良,腹脹的感覺﹔
4、 油膩不耐受:結石伴有膽囊炎患者常常會發生進食油膩食物后疼痛,腹脹,腹瀉等﹔
5、 嘔吐:膽囊炎症導致胃腸功能紊亂,消化功能下降,導致嘔吐﹔
膽囊結石的並發症
1、 急性膽囊炎:結石反復刺激會導致膽囊慢性炎症,當有梗阻時,可能導致急性發作,每年約有0.3%~0.4%的發生概率﹔
2、 急性胰腺炎:膽囊炎症亦會引起胰腺炎症,可能跟炎症因子、組織水腫、小結石掉落有關,每年約有0.04%~0.15%的發生概率﹔
3、 急性膽管炎及梗阻性黃疸:巨大的膽囊結石及長期炎症組織的損傷,導致部分膽囊壓迫膽管形成膽管炎及梗阻性黃疸﹔另外,細小及泥沙樣的結石掉落至膽總管並嵌頓於十二指腸乳頭開口導致急性膽管炎及梗阻性黃疸,每年約有0.1%~0.4%的發生概率﹔
4、 膽結石性腸梗阻:臨床比較少見,大量小結石排出膽道進入並堆積在腸腔內,長期刺激及包裹形成腸道的梗阻﹔
5、 膽囊癌:約有85%的膽囊癌患者伴有膽囊結石,膽囊結石的患者膽囊癌的發生率是無膽囊結石患者的13.7倍﹔
膽囊結石的治療方法
1、 專業的檢查:血常規、肝功能等生化檢查﹔腹部超聲檢查為膽囊結石的首選檢查﹔磁共振可用來確診及排除有無伴隨膽管結石﹔
2、 藥物治療
在膽囊結石引起疼痛時,我們可以服用止痛藥﹔平時可服用熊去氧膽酸類的藥物,可減緩膽石進一步形成﹔
另外,在中醫學中膽結石病屬屬於“脅痛”范疇,主要病機是肝膽氣郁。肝膽的關聯,歷代醫家均有論述:《說文解字》曰: “ 膽為連肝之府” 、《靈樞·本輸篇》雲 :“肝合膽”、“ 膽者,中精之府 ”、《脈訣》中進一步闡明“肝之余氣,溢入於膽而成精”。故可疏肝解郁,肝膽同治,草藥、中成藥均有較好的療效。
3、 手術治療
目前手術常見的手術方式有膽囊切除術及保膽的膽結石取出術。有些患者覺得自己的結石小,又認為“既然作為身體的器官必然有他的重要作用”,往往不希望手術或希望通過保留膽囊的方式去除結石。其實治療膽囊結石唯一有效可靠的方法就是膽囊切除術。保膽取石術僅僅取出結石,並沒有改變膽囊內壁炎症及去除膽囊結石形成的原因,導致膽囊結石非常容易復發,甚至有研究發現保膽取石與膽囊癌息息相關。
另外,膽囊結石的大小並非決定是否需要手術,而是膽囊結石的症狀,有症狀的膽囊結石才是膽囊手術的重要指証。膽囊切除術雖然並不是小手術,但是非常成熟的手術,所以手術並發症非常低,預后非常良好。
膽囊結石的預防
1) 正確減肥:並不建議通過節食、禁食及手術來減肥,因為節食、禁食反而會導致體內代謝的紊亂引起膽汁成分及排泄的異常。我們建議通過正確的運動達到減肥的目的﹔
2) 正確的運動:若工作需要長時間久坐不動的人群建議每天鍛煉1小時﹔若有一定活動量的常規工作人群建議每天鍛煉30-40分鐘﹔工作性質為體力活的人群則不需要額外或少許回復訓練﹔
3) 飲食控制:建議高纖維、高鈣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避免高熱量、高膽固醇的食物。
膽囊結石是一種常見的良性疾病,有些沒有症狀的膽囊結石是可以定期隨訪的,通過正確減肥,適量運動及飲食結構調整可以控制及減緩疾病的發生發展。但是有症狀的膽囊結石仍然是被醫生建議手術的,膽囊切除是唯一可靠的方案。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膽胰外科副主任醫師丁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