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文化| 體育

0元輕鬆玩轉5萬平方米?這個在閔行顓橋鎮的體育公園,拓展申城運動新空間!

2022年08月30日11:45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0元輕鬆玩轉5萬平方米?這個在閔行顓橋鎮的體育公園,拓展申城運動新空間!

  上海市體育局官方網站近日發布《2021年上海市體育場地統計調查數據公告》。數據顯示:全市現有各類體育場地56188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44平方米,其中:人均符合國家標准的體育場地面積2.26平方米,人均上海可利用體育場地面積0.18平方米。

  寸土寸金的上海,體育場地家底,不算豐厚。上海這樣的超大型城市,如何建設更多體育場地、開拓更多全民健身新空間?在上海閔行顓橋鎮的梅州路56號,佔地約5萬平方米的裡爾體育公園日前開始對外運營,成為申城拓展體育健身新空間的一個生動案例。

  城市新空間,運動成市民生活標配

  裡爾體育公園,是集合籃球、足球、網球、馬術、擊劍等多個運動場館的一站式體育運動公共空間。筆者徒步走遍整個公園,最大的感受是運動種類豐富、充滿時尚元素、戶外空氣清新、凸顯社交元素。

  體育公園內,既有幸運星足球場、洛克籃球公園這樣的老牌體育機構,掌舵傳統三大球項目﹔也有維多利亞馬術、四季高爾夫、麥斯特網球中心等新銳力量,專注時尚運動發展。與此同時,體育公園內不見任何密閉空間、高聳建筑,體育場地設施錯落有致,視野空曠舒朗,讓人心情愉悅。

  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之后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本市推進全民健身工程加強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的意見》的通知﹔2021年,國家體育總局發布《“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首次提出“體育新空間”的概念。與此同時,《上海市健身設施建設補短板五年行動計劃》落地,首批都市運動中心成為上海創新試點的新型體育設施,體育新空間成為上海拓展體育場地、滿足大眾運動需求的新突破口。

  過去三年,疫情讓很多人的健身運動受限﹔與此同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人們對健康生活越發珍惜,對健身運動更為投入,體育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相比體育館、游泳館、健身房等室內密閉體育場館,空氣相對更流通的戶外體育空間,受到疫情影響的概率相對較小,展現更為穩定、安全、長久的戰略價值。

  在這些背景下,裡爾體育公園應運而生,成為國家和上海發布相關條例后,上海第一個盤活閑置空地資源建設而成的綜合性體育運動場館。裡爾體育公園創始人許培哲介紹,項目盤活天宸國際社區的房產閑置土地資源,充分利用集裝箱等臨建完成功能配套,在空間改造上也十分注重“量體裁衣”,原本“荒地”變身“體育公園”。在這裡,原本沒有固定訓練場地的滬上老牌青訓機構,找到了自己的“家”﹔在這裡,作為社會體育力量代表的洛克公園,延續著自己的專業優勢﹔在這裡,面對小眾但卻是奧運項目的馬術運動,運營方也得以嘗試開拓新的“玩法”……

  據悉,體育公園根據各個運動項目的特點,劃分不同的運動空間,保持項目的獨立性和合理性﹔還因地制宜進行整體空間規劃,比如根據用戶畫像、區域人流、地塊面積等因素,在體育運動之上靈活嫁接“社交+游樂”的屬性,拓展參與人群,擴大體育公園的覆蓋面、受眾面,打造能引起大眾共鳴的運動社交新空間。

  體育加休閑,滿足群眾多元化需求

  今年8月8日是中國第14個“全民健身日”,新修訂的《體育法》規定,每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所在周為體育宣傳周。上海運動愛好者更有福:從8月8日到9月12日,隻要登錄“今日閔行”應用程序,就能獲得限量免費體驗券,輕鬆玩轉這個集運動、娛樂、餐飲和社交為一體的時尚新潮體育公園。人們能免費和公益體驗的項目,包含籃球、足球、網球、馬術、高爾夫和擊劍等。

  家住顓橋鎮的王先生,一直覺得高爾夫運動既健康又時尚,“一直想讓女兒學打高爾夫,這次正好有免費體驗,還有專業教練指點,就特別來體驗下。”他介紹,自己在小程序報名參加“0元體驗活動”,隨后幸運中獎,孩子也在家門口玩得很盡興。他更感慨:“上海變化實在太快了,這裡過去好像是一塊閑置荒地,現在已經變成一座體育公園,出門鍛煉更方便,哪怕是我們遛娃也多一個去處,政府部門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作為一個集運動、娛樂、餐飲、社交於一體的都市運動潮流新地標,體育公園涵蓋豐富的運動場景,擁有舒適看台的籃球場、超大型標准綠茵場、配備專業教練的網球天地和時尚高雅的馬術俱樂部等。一站式體育運動公共空間,不僅將全民運動和競技運動完美融合,也讓老百姓“處處可健身”的美好願望不再遙遠。

  除了運動項目外,休閑空間同樣照顧非運動者的各項需求。要讓消費者願意來消費,首先要有優質的服務,能夠滿足大眾多層次、多樣化的生活需求。陪同孩子前來的王女士,興奮地發現:園區內就有一個自主經營的咖啡店Real coffee,“可以免費領取一份百香果飲料,這裡的咖啡味道也很棒”。體育場景融入生活服務元素,讓一家三口都心甘情願駐足停留。體育公園聯合“今日閔行”開啟的親子運動月,特別凸顯對青少年群體參與運動的關愛,也期待培養父母的體育觀念、消費習慣,“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吸引更多人感受體育健身的快樂。

  據悉,2022卡塔爾世界杯期間,裡爾體育公園計劃引入世界杯觀賽、美食節、電音節、親子運動會、品牌發布會、舞台表演等時尚活動,讓體育公園不局限於體育運動,而是融入更多跨界元素,打造閔行乃至上海的全民體育會客廳。

  空間新范本,關鍵在於百姓得益

  從體育服務綜合體、都市運動中心再到體育公園,近年來,上海的體育新空間一直在不斷擴容,更多市民享受到“家門口”運動健康的便捷。不過,在上海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的道路上,僅僅“打造物理空間”並不夠,確保體育公園可持續健康發展、能吸引更多人投入運動,才是衡量“體育新空間”含金量的重要依據。

  以裡爾體育公園為例,本質是全民健身和生活消費融合的新型體育服務綜合體。如果僅做體育,很難形成持續性、引領性的人群增長結構﹔如果將體育與旅游、健康、文化結合,能夠與上海的城市化進程、居民生活服務提升等融合發展,才會大大推動體育產業盈利模式的產生。

  和其他都市運動中心相比,裡爾體育公園最大的特點,是它作為閔行公共體育服務的全新載體,通過拓展“體育+”,為市民打造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體育消費體驗新場景。這個體育新空間,不僅拉動相關產業、擴大健身人群,還將進一步促進體育消費的潛力釋放,也能為國內其他城市打造體育新空間提供樣板。

  許培哲表示,希望通過探索,讓更多人看到並享受體育運動的社會價值。“從企業的角度,我們需要考慮經濟效益,但從社會的角度,我們也希望承載起更多責任。我們尋求與政府部門合作,讓更多人感受到,體育運動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上海市體育局副局長趙廣聖表示,閔行區在平衡體育場館布局、推進體育設施改造、傾力打造“社區15分鐘健身圈”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上海未來也會更多、更好建設一批讓百姓受益的體育健身場所,進一步豐富居民身邊的體育資源,實現市民處處可健身的美好願望。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