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既可“大白”也可“小藍”!防護調整,上海是講科學的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姜泓冰 尚嶸崢
2022年07月25日16:32 |
小字號

7月酷暑,大上海的核酸採樣防護措施正在微調。

“對於從事採樣操作的人員,按照《新冠病毒核酸採樣培訓方案》,正確選用防護用品,既可穿隔離衣,也可穿防護服,並重點做好呼吸道防護,落實標准預防措施。”

7月20日下午,第227場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市疫情防控核酸篩查專班負責人劉平宣布了“全市常態化核酸檢測點將免費檢測服務到2022年8月31日、市民應每周至少進行1次核酸檢測”的決定,又對核酸採樣操作人員防護要求,做了新的說明。

“既可穿隔離衣,也可穿防護服”——簡單一句話,卻是一次有份量的拍板、講科學的決斷。

7月13日下午,氣溫最高40.9℃,一名“大白”在小區做核酸檢測工作時中暑,出現抽筋症狀。閔行公安分局吳涇派出所民警張磊路遇后,當即上前,幫她脫下防護服散熱,呼叫120急救。閔行公安分局供圖

採樣點直擊:“大白”與“小藍”並存,“防護服裡像蒸桑拿”

7月21日,大江東工作室走訪黃浦區、楊浦區和虹口區的15個常態化核酸採樣點。在黃浦區外灘街道置地廣場、江西中路公共綠地、久事商務樓、威斯汀酒店、昭通居委河南中路採樣點等5個常態化核酸採樣點,東妹發現,核酸採樣員已經脫下醫用防護服(即“大白”),換上藍色隔離衣(即“小藍”)﹔但在楊浦區和虹口區10個常態化核酸採樣點,採樣員依舊身著“大白”。

威斯汀酒店核酸採樣點採樣員汪飛告訴大江東,他是19日上午收到通知更換上崗著裝的。通知要求,採樣員們按照一級防護標准著裝,即穿一次性藍色隔離衣,戴一次性醫用帽、一次性醫用鞋套和手套、醫用面屏及醫用N95口罩。據他了解,通知涉及外灘街道絕大多數常態化核酸採樣點,“根據風險評估,如果高風險的話,肯定還是‘大白’為主”。

江西中路公共綠地採樣點,採樣員已換上“小藍”。尚嶸崢攝

未換裝前,上海好幾天氣溫飆升到40度左右。汪飛和同事們在採樣亭裡把空調開到最低溫16度,仍然一身汗。每天工作6小時,悶在防護服裡,“渾身濕透,感覺像蒸桑拿”。他和同事交替換班,“一旦坐到採樣窗口前,熱浪就涌進來。”

26歲的汪飛從安徽來滬打工11年了。今年5月他通過培訓取得上崗資格証,成為核酸採樣員,參加過黃浦區全員社區大篩。露天社區篩查點,7月以前全靠自然風降溫,一穿上“大白”就開始冒汗,“就像夏天穿條毛線褲一樣,熱!”7月,社區篩查點安排冰塊降溫,同事換班后干脆坐在冰塊上休息,流汗太多,“累得站不起來”。

換上“小藍”,雖還出汗,但沒之前那麼悶了,採樣操作也更方便。“政策隨著氣候適當調整,很人性化。”汪飛說。

威斯汀酒店核酸採樣點,穿著“小藍”的採樣員在工作。尚嶸崢攝

在昭通居委河南中路採樣點,採樣員趙二嬌告訴大江東,他們20日收到通知,可以穿“小藍”。之前穿“大白”時,她有位同事中暑暈倒,被送往醫院。

趙二嬌9點上班,穿上“大白”,不出半小時就開始冒汗,“能感覺到裡面有水在流”。採樣亭空調外機安裝有些問題,制冷效果不好。下班脫下“大白”時,裡面早已濕透,“汗水都能倒出來,是真難受!”

最近,晚上社區大篩,居委會准備了冰塊和冰水,穿著“大白”的她們,直接把冰塊放腳下或抱在身上。換了“小藍”,“不用抱那個大冰塊,也能承受了!”

為應對高溫,除了換裝,部分核酸採樣點還調整了運營時間。江西中路公共綠地常態化核酸採樣點貼出通知:因天氣炎熱,將運營時間從9:00-11:30、13:30-17:00調整為12:00-20:00。

天氣炎熱,部分採樣亭調整了運營時間。 尚嶸崢攝

瑞金醫院7月1日起已換裝,“2小時換一個N95口罩”

7月21日中午,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門診樓南側,醫院常態化核酸採樣點和付費採樣點的兩個窗口,檢測的人絡繹不絕。窗口內,負責掃碼的和採樣的護士身穿“小藍”,戴著N95口罩、面屏和手套。

“我們採樣員7月1日開始就不再穿‘大白’了。不是為了怕高溫中暑,而是院感專家做了評估,認為與疫情高峰時期相比,常態化採樣工作中遇到陽性患者的概率和感染風險,都發生了顯著變化,應根據其變化特征與規律來動態調整防護等級,避免過度防護。” 瑞金醫院發熱門急診代理護士長李蘋說,採樣員也可選擇穿“大白”。但即便在有空調的採樣亭,穿“大白”也遠不如“小藍”舒適,耳朵被遮,外面說話會聽不清,容易溝通不暢,大多數採樣人員更傾向於穿隔離衣。

瑞金醫院門診檢測點每天採樣人數通常在2500至3000人,從6月1日至今,隻遇到了一例陽性感染者。

在調整個人防護等級前,瑞金醫院重新對採樣人員開展了一次院感防控規范培訓。

瑞金醫院常態化核酸採樣點,7月1日起,採樣護士換裝“小藍”。 姜泓冰攝

“對奧密克戎的個人防護不要‘層層加碼’,不是防護衣物穿戴越多越好。”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認為,規范做好每一步操作,遠比穿一件醫用防護服更重要:手衛生到位﹔N95口罩佩戴嚴密,採樣時不能多講話以免口罩移位而影響密閉性﹔每隔2小時必須更換口罩,以避免因出汗、移動等影響防護力……

陳爾真還建議,採樣人員工作時間應在4小時左右,不宜過長。考慮到隔離衣不能完全隔絕病毒,為防萬一,工作結束后馬上洗澡。室外採樣,要選擇通風良好的環境、盡量處於上風口,也很重要。

“科學防控需要平衡考量。常態化疫情防控應該用較小代價,取得最好的防護效果。”陳爾真說,“不能僥幸認為穿了醫用防護服、有了更高防護等級,就沒有感染風險。如果不能規范使用,比如口罩被汗水打濕,導致防護力降低,風險反而會增加。”

瑞金醫院採樣點的玻璃窗,每隔2小時就有專人消殺,晚上0點結束採樣后,還會有一個小時的紫外線照射。

瑞金醫院門診核酸採樣點的付費採樣窗口,有需求的檢測者也不少。 姜泓冰攝

別了,社區普篩時的滿眼“大白”……

降低的,只是一級防護措施,卻不能是思想上的放鬆。

超高溫天氣席卷全國,多地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記錄,超過40℃。與此同時,奧密克戎變異株造成本土病例不斷,不得不加大區域核酸篩查頻次。6月底以來,各地報告多起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身著“大白”、在戶外環境中核酸採樣,引發中暑、甚至導致熱射病、腦部熱損傷的事件。

採樣人員到底要不要穿“大白”?在減少感染風險和防止中暑之間的平衡尺度如何把握?

作為各地疫情防控總遵循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對核酸篩查和重點崗位人員防護要求等並無具體規定。2020年12月修訂的《醫療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工作手冊(試行第二版)》等國家規范中,對核酸採樣操作時穿“大白”的二級防護標准,也制定於“奧密克戎”出現之前,高溫、室外採樣、社區大篩,均是2022年夏季提出的抗疫新挑戰。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也隻強調了對低溫環境下物體表面的消殺和冷鏈管理,而沒有對高溫下防護的強制性規定。

華山醫院附近的戶外核酸採樣點,採樣人員也已不再穿“大白”。受訪者供圖

“與在方艙或定點醫院病房中救治新冠確診患者不同,在戶外環境從事核酸採樣等工作,醫用防護服並非‘標配’。”此前,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張文宏團隊率先發布研究報告,與瑞金醫院不謀而合。該院副主任醫師王新宇直言,夏日戶外環境工作的非採樣人員,推薦正確規范佩戴口罩並注意手衛生即可﹔採樣人員在對普通人群採樣時,可採用“一級+”的防護措施,即近距離接觸時在N95口罩的基礎上戴面屏防護,即可有效防止感染。

如今,“既可穿隔離衣,也可穿防護服”——防護規范調整的一小步,也是向以人為本、科學防控邁出的一大步。至今,仍有很多地方明確規定“未穿戴二級防護不得進入採樣區”,還有地方將之盲目歸為“防控方案第九版的規定”或“上級指示”,強調不能更改。

7月21日晚,青浦區徐涇鎮一個居民區,身著小藍的採樣員正在進行全員核酸篩查。 姜泓冰攝

別了,社區普篩時的滿眼“大白”!

調整的,只是防護措施,但科學防護絕不能放鬆,誠如專家所言,操作規范、科學應對,遠比一件“大白”更重要。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