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滬上五月“天使白”:呵護生命的溫柔堅守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姜泓冰
2022年05月13日17:15 |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小字號

【“特殊精神 特殊擔當”——上海抗疫系列故事之六十七】

2022年5月12日,第111個國際護士節。

駐守上海新國博方艙醫院的7個外省市援滬醫療隊護理人員收到一份特殊禮物:“私人定制”手繪感謝信和一束向日葵——畫面上,“大白”托起“小籠包”與“東方明珠”,那是上海及上海人民的像征,背面寫著感謝與祝福。

5月12日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趙丹丹說,上海10萬余名護士、外省市援滬的1.6萬余名護士,在抗擊新冠疫情阻擊戰中發揮了生力軍作用。

“他們既是媽媽、妻子和女兒,也是父親、丈夫和兒子,舍小家、顧大家,不畏生死、白衣執甲沖鋒在核酸採樣、社區管控、新冠救治、日常醫療等抗疫防控的一線,彰顯了大愛無疆、敬佑生命、甘於奉獻、救死扶傷的崇高職業精神……生動詮釋和弘揚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五月遇見“天使白”。大江東工作室擷取他們的工作片斷,致敬護士節。

新國博方艙:人文關懷溫暖人心

上海新國博方艙醫院有3500余名護理人員,來自各地醫療機構,佔醫療隊人員的78%。作為新國博方艙醫院管理團隊的仁濟醫院護理組,負責制度制定、護理質量把控、人力資源統籌、患者安全保障,以及與外省市醫療隊的服務、保障、溝通、協調、關心關愛等。新國博方艙醫院護理部主任、仁濟醫院護理部副主任陳敏介紹,10名護理管理團隊從世博方艙轉戰新國博方艙。開艙首日,就從外省市醫療隊收集待解決事宜清單27項,通宵達旦解決燃眉之急。護理部每周線上討論,分享各醫療隊管理經驗和服務舉措,優化規范流程。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方艙醫院更如此。我們更多的是要做好服務,滿足患者和感染者生活需求,做好人文關懷。”新國博方艙醫院W1艙二區護理領隊、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劉艷說。

在W1艙,年齡最大的93歲,最小的8歲,還有一些聾啞、智力障礙、認知障礙等特殊患者。“起初的確有些壓力,我們增加了護理人員,提高了查房頻率,隨著溝通深入,讓他們感受到湖北人民的熱情,建立了充分信任。”劉艷說。

W1艙D3-37床是位聾啞人士,環境改變讓他十分緊張。在救助站工作人員與湖北醫療隊關懷幫助下,他逐漸恢復。每遇醫務人員查房,總是激動地用手語比心、點贊。

圓圓的身子,頭頂熱氣騰騰的瓦罐湯和南昌拌粉,身著青花瓷防護服……兩個Q版江西“大白”卡通“洪洪”和“佑佑”是新國博N4艙區“網紅”。江西援滬第二醫療隊副隊長、南昌大學二附院護理部副主任涂惠介紹,“N4 有親子專區,小朋友剛來不適應,有些害怕,為了讓他們放鬆,我們想了很多辦法。”江西醫療隊成立繪畫組,擔任“小課堂”老師,在防護服上畫卡通形象,手繪卡通便利貼作為孩子們的獎勵,逐漸演變到創作Q版“大白”卡通,融入江西人文。

“來自全國援滬醫療隊的護理人,始終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其不畏艱險、甘於奉獻、勇於獻身的精神風貌,在大上海保衛戰中展現得淋漓盡致。”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院總指揮、仁濟醫院黨委書記鄭軍華說。

瑞金醫院:護士夫婦奮戰一線

3月一個周日早上,劉佳整理好行裝前往醫院,至今已是第61天。作為瑞金醫院首批出發的醫療隊員,他在上海老年醫學中心完成任務后再度“請戰”到了質子院區。作為年資較高的手術室護士,他具備感染控制和質量控制的豐富經驗,在艙內艙外兩條線同時工作,還負責為大家保駕護航,每天忙個不停。

老年醫學中心有幾位來自法國、荷蘭、烏克蘭、波蘭等國家的外籍患者,曾赴法交流的劉佳通過英語和法語交流,幫他們解決生活問題,也緩解了他們的焦慮。

瑞金醫院質子中心院區收治了不少高齡患者。一位98歲失能老爺爺被救護車送來,劉佳毫不猶豫,上車背起老人,小心翼翼幫他坐上輪椅。每班護士都把老人當成親爺爺般喂飯喝水換尿布。老人家一天天好起來,核酸轉陰,大家都高興極了。

劉佳的妻子沈怡娜,是瑞金醫院血液淨化中心護士,也一直駐守醫院。疫情初始,血透成了難點,瑞金醫院各方聯絡,設立普通血透室、應急血透室和陽性患者血透室,確保400多位患者無一掉隊,還承接了嘉定北部院區部分血透病人的透析工作。分區設置給血透室護士們帶來巨大的工作量,沈怡娜夜以繼日,24小時守護,在崗時一刻不停地巡回檢查機器,安撫病人,還積極與北部院區血透室聯系,了解新承接的患者病情,和大家一起制作好病例資料,盡可能幫他們維持原有治療方案,獲得血透病人交口稱贊。

兩夫婦都在一線奮戰,家裡隻有老人帶著孩子。“每天我倆出艙,手機裡滿滿都是來自院領導、工會和科室的噓寒問暖。我們要把關愛傳遞給病患。我們自豪,能做治病救人的瑞金護理人。”劉佳說。

新華醫院:連續當班悉心護理

疫情至今,新華醫院發熱門診一直滿負荷,接待了數千位患者,平均每天都有近40位確診的新冠患者,最高時一天留觀80位,除了常規診治排查,重大搶救平均每天1-2次……

在防護服、N95口罩、隔離面屏、雙層手套等專業防護下,護士們耗費大量體力與心力,“8小時汗水濕透衣服2次”是家常便飯,連續16小時、甚至24小時當班都不稀奇。發熱門診護士長韓聰曾連續工作13個日夜,3月總工作時長達400余小時。有位白血病、呼吸道感染合並壓瘡的92歲老人確診陽性入院,因長期臥床、壓瘡創面大且深至骨,護士王萍和傷口門診護士長立即著手悉心處理傷口並換藥,家屬頗為感動。

新華醫院發熱留觀病房收治近30名確診陽性患者,從出生僅40天的嬰兒到年逾9旬的老人,從臨產孕婦、胰腺大手術的術后病人,到需要時刻搶救的消化道出血患者……病種繁多、周轉率快、工作量巨大,支援發熱門診的護士陳慧莉和同事們,除了醫護工作,還要對病人進行生活、心理方面的照顧,燒水、倒茶、訂餐、代繳費、拿快遞、提行李……她一個半月沒回家,懂事的女兒說:“媽媽,我又夢到你啦,夢裡我和你一起打病毒怪獸,我和你一樣厲害!”年邁的父母常說:“別擔心家裡,你安心上班,下班后多睡會兒。”

上海十院:年輕護士迎接挑戰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急診科杜雲海護士長,面對近期每日平均700余人次的急診護理,以及最高峰時單日超過100輛的120急救車,沉靜的她不由感慨:“這是我工作33年以來,面對的最大挑戰。”

為最大程度降低院感風險,日常護理和管理工作之余,杜雲海還要仔細與職能部門不斷梳理防控流程,從急診樓B1層搶救室到5樓重症病房,從病人預檢入口到員工三區兩通道,每天來來回回巡查好幾遍。她欣慰的是,護理團隊年輕人成長很快。

366名護士組成的十院方艙護理團隊,先后服務於新國際博覽中心、吳淞郵輪港碼頭、羅涇京東、嘉定國際賽車場等方艙醫院,收治了一批又一批感染者。

“我是黨員、男護士,雙重身份讓我必須沖往一線。”苦活、累活、重活,00后范澤海主動擔當,有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與自信。在寶山吳淞郵輪港碼頭方艙,他抽空帶小朋友一起做游戲:“我們設置了‘苗苗樂園’,希望小朋友們能感受到勇氣和愛。”

也是2000年出生的護士王鈺欽,出征前特意剪短長發,跟著前輩一遍遍復習穿脫防護服的關鍵點、默背艙內服務要點。完成新國博方艙第一階段工作,她越來越有條不紊、信心十足。轉戰嘉定方艙,負責開艙第一次核酸採樣,從當晚八點半開始,洗手、抬手、旋開蓋子、採樣、放拭子、擰緊蓋子、放置標本……重復了幾百次,7個多個小時,對體力是不小的考驗,但聽到輕輕一句“謝謝,辛苦啦”,她覺得一切付出都值了。

(本文圖片均由相關單位提供)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