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實錄︱曙光初現的5月,我終於回到了上海
口述人:張女士(浦東新區張江鎮居民,5月初搭乘高鐵從天津返回上海)
記錄人:沐一帆
空曠的上海馬路
我姓張,從事咨詢行業,平日裡工作大部分時間都是出差。3月中旬,因工作需要,我和同事一起搭乘開往天津的高鐵離開了上海。
原本按計劃一周內就可以完成的出差,沒想到,這一去,就是一個多月。
工作和生活都偏離了正常軌道
抵達天津幾天后,隨著上海疫情形勢愈發嚴峻,其他城市紛紛對來自上海的人員加強了管控,我們每天接打著十幾個流調電話,重復著一輪又一輪的核酸檢測,還度過了在天津隔離酒店內的兩周集中隔離。彼時,我和同事的一致擔憂就是無法照顧到在上海家中隔離的老人與孩子。異地隔離,多有不便,工作自然也受到了影響,每天都處於遠程且低效的工作狀態。自此開始,我的工作和生活都偏離了正常的軌道。
我在天津呆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前兩周集中隔離,后面幾周雖然恢復了一定程度的外出自由,但心裡卻一直惦念著遠在上海的家人,我和老公都在外地出差,家裡隻有兩位老人和一個7歲的孩子。
3月27日,上海宣布浦東即將進入封控狀態,我和老公開始在工作之余關注起團購搶菜,採買各類生活必需品和防護消毒用品,因孩子在國際學校上學,上課內容都是英文,學習上出現任何問題時兩位老人都束手無策,我們還要遠程幫忙解決。當然,最讓人心焦的,是他們會不會被感染,一旦出現特殊情況,遠在一千多公裡之外的我還能做些什麼?
那段時間裡,我真實感受到了什麼是心力交瘁。
晚上7:35的上海虹橋火車站
想回上海,談何容易?
4月上旬,在天津的工作告一段落,我開始想方設法地嘗試返回上海,但幾個困難擺在我的面前:第一,開往上海的飛機高鐵幾乎全部停運,我無法搭乘公共交通返回這座城市﹔第二,當時我所居住的小區還在封控中,更別提浦西和浦東之間跨江往來也還處於嚴格的管控之下。想回上海,談何容易?
屢屢嘗試,屢屢碰壁。但在被動等待的日子裡,我始終沒有放棄。可能是出於一個母親的本能吧,在這樣艱難的時刻,我更加堅持要陪伴在我的孩子身邊。
上海虹橋站,拖著行李的旅客個個行色匆匆
幸運的是,我們一家得到了很多來自朋友、親人和鄰裡的關心。尤其是鄰居,我平日工作繁忙,無暇時時刻刻守在微信群裡關注團購,很多鄰居朋友在自家參團時,都會特地私聊我,提醒“補貨”。當然還有來自於孩子的學校老師和家長們的幫助,當我說明了我家的困難時,好幾位家長朋友和老師都主動添加了孩子爺爺的微信,不僅視頻指導解決網課問題,還遠程維修好了我家那“罷工”的打印機。
我每日和老公一同不斷地完善著我們的“返滬大計”,如何從天津出發、如何在濟南中轉、抵達上海虹橋后如何出站、如何從浦西“跨越”到浦東、如何抵達小區、甚至如何進入樓棟等環節,我們都做了各種假設和驗証,並對任何可能產生的的阻力風險一一進行聯系溝通和排查確認, 還記得我當時自嘲地說道,這比我做過的任何“旅行攻略”都要復雜得多。
上海虹橋站內一角
居委的態度和鄰居的意見是我所重視的。我首先和居委工作人員反復確認了外地返滬住戶能否進入小區,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后,我又在樓棟業主群裡詳細說明了我回來的緣由和具體時間,期盼能尋求好的建議或者傾聽大家的擔憂。我可以想象居家隔離已有月余的鄰居們心中的不安,不想因為自己的緣故讓樓棟的正常解封受到影響。好在所有人都對我的決定表示了支持和理解。
夜色中的上海虹橋站站台
疫情逐漸開始緩解,部分高鐵恢復開行。
買票,約車,報備,收拾行李,等待。
5月1日清晨,我如願踏上了返滬旅途。
忙碌不減的上海虹橋
沒有買到天津直達上海的高鐵票,張女士在濟南西站中轉
經過短暫的濟南中轉,傍晚時分,列車停靠上海虹橋,令我驚訝的是,站台上頗為熙熙攘攘,在如今這座城市較為嚴峻的防疫形勢下,還是有許多人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選擇進入上海。
上海虹橋站的站台上,旅客比想象中要多
下了車之后的一路上,基本每隔五到十米就站著一個負責引導旅客和解答疑問的大白,所有乘客都自覺保持著距離,沿著長隊依次有序出站。
出示完48小時核酸報告和健康碼后,擺在面前的是兩條路,一條通往西廣場,還有一條通往北廣場。我觀察到大部分旅客都走向了北廣場方向,詢問后才得知,北邊的出口外是乘客預定好的出租車的等待區。
虹橋站的核酸檢測點,咽拭子和鼻拭子都要做
想起居委工作人員之前再三囑咐的持上海本地核酸報告才能進入小區,我並不急於趕赴下一個目的地,而是在站務的幫助下尋找起站內的核酸檢測點,排隊的人不少,但好在醫護人員的效率很高,不多時,我又重新拉起自己的行李箱走向西廣場的方向——我預約的專車就停靠在西邊的進出口。
大白正在核對旅客提供的車牌號
到達西廣場,這裡也同樣站著不少維持秩序的大白,我將存在手機中的車號出示給工作人員,他們通過對講機指揮相應關口放行具體車輛。很快司機師傅便出現在了眼前,他熱情地對我說了句“歡迎回到上海!”並接過我的箱子放進后備箱。
隔著后車窗望向漸行漸遠的上海虹橋站,我默默地心想,離家又更近了一步。
司機師傅剛將行李箱裝進車輛后備箱
司機師傅載著我在上海的夜色中奔馳。一月未見的上海,既陌生,又熟悉。馬路寬闊而干淨,信號燈依然在兢兢業業地工作著,但路上鮮有車輛經過。從浦西准備過江前往浦東時,我們碰到了一個查驗關口和幾位“全副武裝”的警察,他們快速地檢查了一下車輛的通行証、司機師傅和我的核酸報告以及行程碼,便微微抬手示意放行。
張女士在樓群裡發了這樣一句話:“總的來說,從火車站到家的路程比想象中順利得多”
“空城”上海,張女士忍不住拍了不少照片與視頻
越到家門口越不能掉以輕心
張女士所居住的小區門口
小區入口看起來“嚴防死守”,我走上前去和保安師傅說明了一些基本情況,包括我從哪個省市回來,住在幾號樓哪一戶等等,接到消息的居委工作人員很快帶著抗原檢測盒趕來,指導我登記各種信息和就地做抗原,與此同時,保安師傅拿著酒精噴壺給我的行李做了全面而細致的消毒。
拖著滿是消毒水味的箱子,我終於踏進熟悉的小區,走到樓棟門口時才看見孩子的爺爺已經在一樓手持消毒用品等候多時,“越到家門口越不能掉以輕心”,經過再一次的全方位消毒,我終於回到了睽違已久的小家。
每個環節張女士都拍了一些小視頻發到樓群中,希望能讓鄰居們看了更加安心。圖為視頻截圖
直至今日,我居家隔離的生活已經過去了好幾天,雖說足不出戶的日子犧牲了一定的自由,但這每時每刻和家人待在一起的時光卻讓我感覺到無比的安心。
回想起那日抵滬后我碰到的每一位工作人員,無論是高鐵站的站務、維持秩序的大白、做核酸檢測的醫護、送我回家的司機師傅,還是路面上巡邏查驗的警察,大家都專業、溫暖而熱情,不少人不約而同地對我說著“上海快好了”“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之類的話語,每每想起,仍感到一陣鼻酸。
返回上海當天,張女士發的朋友圈
上海是我的家,我希望也堅信黎明即將到來。
(本文圖片均由張女士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