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東方七日談︱事不避難,行不避險 上海這樣迎戰當下疫情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曹玲娟
2022年03月15日16:44 |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小字號

全國兩會甫一結束,上海面臨疫情大考。

3月11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本屆政府以來,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國內矛盾和困難疊加。說到最大的挑戰,那還是新冠肺炎疫情及其給經濟帶來的嚴重沖擊。我們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行不避險,盡了最大努力。

3月11日下午,上海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領導緊急召開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全面優化升級疫情防控策略。會議強調,要從嚴從緊、從細從實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爭取早日實現社會面清零,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2022年3月12日,解放日報相關報道

近期我國疫情多發頻發,防控形勢復雜嚴峻。包括上海在內,多地疫情破防反彈,確診病例陡然增長。3月11日,上海報告確診病例5例,無症狀感染者78例﹔3月12日,上海新增確診病例1例,無症狀感染者64例﹔3月13日,上海新增41例本土確診病例,128例無症狀感染者,后者當日新增首次破百。

自3月11日起,上海疫情防控從“遭遇戰”變成“陣地戰”。這背后,是對事實的認定,與對邏輯的尊重。答案隻有一個——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講邏輯,首先是正視事實,絕不文過飾非。

從調查來看,本輪疫情由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傳播導致,病毒的傳染力和隱匿性很強,傳播速度快,感染人數很容易出現指數級增長。對兩年多來承受巨大輸入壓力的上海而言,百密一疏,即刻會給病毒可乘之機。

3月11日,上海迅速公開責任點:境外輸入病例攜帶的病毒污染環境,由於管理疏漏引發本土感染並導致傳播。“疏漏”在何處?“上海發布”以回復網友的形式點出:“據了解,是中風險地區漕溪北路1200號(華亭賓館)”。

講邏輯,必定要從事實出發,回應社會關切。

上海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採用“減少流動+核酸篩查”策略,讓人員流動降下來、慢下來,盡力提高社會面動態清零的效率和效能,以期盡快阻斷傳播。堅持“動態清零”,盡管工作量極大,盡管網格化清理很辛苦,但隻要是確保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民最普遍利益的選擇,就應該奮力作為。

面臨大考,困難、挑戰,甚至一時間捉襟見肘、顧此失彼,都會出現。當此之時,唯有公開、坦誠、透明的政府作為,才能爭取到最廣泛的公眾支持、配合和諒解。

上海的新增病例都及時向社會公布,針對不實傳聞第一時間辟謠——“市六醫院怎麼了?網傳信息很多,上海發布權威回應”“網傳上海嘉定在建方艙醫院?假的!”“網傳上海徐匯所有小區48小時閉環管理?官方回應”……

民氣可用,上海市民的奮勇支持,構筑起這座城市最溫暖的力量。

江南春來,街頭巷尾,不經意間早已春花爛漫——正如張文宏醫生所言,這次疫情來得很突然,與其說是冬季還沒有過去,還不如說是一次倒春寒,“當我們看清了前方的道路和必將到來的春天,又有什麼可以畏懼的呢?”“千萬別鬆氣,鬆了前面就白走了,不鬆,那其實離終點也沒多遠了。”

相信上海,相信中國。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