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教育| 科技

歷史小說《覺醒年代》全國校園行首站走進同濟

2022年01月12日22:01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長篇歷史小說《覺醒年代》全國校園行第一站走進同濟校園

賡續紅色血脈,“強國復興有我”

長篇歷史小說《覺醒年代》封面。 周游 攝

■本報記者 夏斌 李蕾

“來到上海,來到同濟,就像到家了。”昨天,憑借電視劇《覺醒年代》獲得第27屆白玉蘭最佳編劇獎的龍平平,攜新出版的同名長篇歷史小說回到同濟校園,以“續寫覺醒篇章 對話時代新人”為主題與師生分享創作心路歷程。這也是長篇歷史小說《覺醒年代》全國校園行的第一站。

分享會上,龍平平說得最多的是“沒想到”與“感謝”:沒想到《覺醒年代》成為2021年年度網絡熱詞,感謝廣大青年對《覺醒年代》的喜愛以及上海這座城市對《覺醒年代》的厚愛。

“我尤其要感謝《解放日報》。去年10月開始,《解放日報》就給小說《覺醒年代》作了兩個多月的連載。廣大讀者的肯定、反饋讓我有了更大的動力和信心。”

小說《覺醒年代》是龍平平歷時數月,在電視劇基礎上進行重大藝術加工創作而成的。龍平平坦言,電視劇有電視劇的創作規律,而小說可以更為細膩地再現先進知識分子和熱血青年追求真理、燃燒理想的如歌歲月,深刻揭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以及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歷史必然性。

“《覺醒年代》中有許多英雄,比如陳延年、陳喬年、趙世炎、鄧中夏、蔡和森,當然更包括李大釗,他們個個都是志存高遠又腳踏實地的精英,為了追求真理,為了拯救中國,不惜慷慨赴死、從容就義。他們理應成為今天青年的偶像。”龍平平說:“我感到自己有責任把這些革命青年的選擇、奮斗、犧牲告訴今天的中國青年,讓大家知道這些革命先驅百年前的選擇、奮斗、犧牲與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有著緊密關系。”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嚴愛雲認為,黨史著作通常給人以嚴肅的印象,而《覺醒年代》之所以成為一部通俗、親民的現象級作品,主要原因在於它在好看、感人的基礎上給人以啟迪,“看了之后,會把自己融進去,產生‘強國復興有我’的責任感。”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教授徐光壽則認為,《覺醒年代》的可貴之處在於它不僅有大情懷,還有小情感。

“《覺醒年代》這部劇不說教,能讓我們跟著劇中人物一起思考那個年代中國應該有怎樣的出路,能讓我們感受到歷史偉人形象更加鮮活、更像人,能讓我們跟著一起思考中國共產黨是怎麼來的,對我們學生的觸動很大。”同濟大學博士研究生馬騰說,“作為《覺醒年代》忠實劇迷,我非常樂於與身邊的同學們分享這部同名長篇小說。”

“在《覺醒年代》的感召下,來龍華烈士紀念館參觀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還有很多外地青年通過書信、互聯網打卡等方式與龍華英烈互動、對話。”龍華烈士紀念館黨委書記左大鵬介紹,紀念館將繼續用好“覺醒年代”品牌,講好紅色故事,夯實英烈研究,創新傳播方式,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和新時代青年賡續紅色血脈、弘揚英烈精神。

(責編:嚴遠、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