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讓城市“毛細血管”越來越密!楊浦發布五年培育方案→

2022年01月10日17:24 |
小字號

在城市內部,社會組織承擔著“毛細血管”的作用,可以說無處不在。截至2021年底,楊浦共有社會組織890家,持有社會工作者資格証人數1726名,在大街小巷,他們提供著微小卻深入的服務,不斷提升市民生活的品質。

1月7日上午,2021年楊浦區社會組織年度峰會舉辦,將聚光燈照向社會組織,讓更多人看到這些默默無聞,切實推動城市發展的群落。

專職講解楊浦濱江“知識點”,帶你暢游親水岸線﹔全流程輔助指導,助力老房加裝電梯﹔拓寬社區改建思路,提升小區居民居住質量……在楊浦,上海市楊浦區濱江治理聯合會、加裝電梯服務類社會組織、社區營造類社會組織等正在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活動中,楊浦區民政局發布了《楊浦區關於進一步促進社會組織培育發展的行動方案(2021-2025年)》。方案提到,將從登記與開辦扶持、榮譽激勵獎勵、項目支持引導、人才培養補貼四方面,對社會組織實施扶持政策。尤其在社會組織的登記開辦過程中,楊浦將其注冊資金的門檻降低至3萬元,若登記開辦者為應屆大學生,注冊資金僅需5000元。

此外,在楊浦依法登記成立不足兩年的社會組織可在首次年檢“合格”后,申請最多不超過1萬元的一次性開辦補貼。

經濟上的扶持是助力社會組織“萌芽”,對開辦初期的社會組織提供一定支撐。然而,僅讓他們“萌芽”依然不夠,隻有不斷地“澆水”、“施肥”,才能見到一棵棵參天大樹的長成。

澆水,指的是鼓勵社會組織不斷提出新項目。每年,楊浦會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一次公益創投活動,鼓勵各領域的社會組織圍繞社會治理領域的瓶頸難點和熱點議題,大膽設計一些新項目。隨后,從中選取出“金點子”給予一定財政資金扶持,以激勵社會組織深化對社會治理內涵的理解,提升參與治理的實踐能力。在前兩年,楊浦圍繞濱江治理創新開展公益創投活動,對其中的24個項目給予了136萬元的資金支持。

施肥,是指讓初期社會組織盡可能多地與已成體系者互相交流,獲取經驗。在本次峰會上,楊浦發布社會組織黨建輪值會議機制,即排出一個街道“值班表”,每月舉辦一次社會組織黨建交流會,由當值街道的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聚焦黨建工作,自主組織、策劃一場集體會議,為12個街道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之間“比學幫帶”提供平台。

根據五年行動方案,至2022年底,楊浦希望完成社會組織培育發展的“一軸、兩翼、多聯”空間布局,至2025年底,實現楊浦轄區內登記社會組織數達到1000家以上,社會組織中的持証社工人數達到700人以上。

不斷提升社會組織的參與度,讓這些“毛細血管”越來越密,越來越有“彈性”,楊浦一直在路上。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沐一帆、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