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文化| 體育

再現紅色印跡 第十一屆上海美術大展啟幕

2021年11月10日14:46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第十一屆上海美術大展啟幕,積極探索新觀念和新風格

再現紅色印跡 銘刻歷史記憶

■本報記者 李君娜

昨天,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中華藝術宮共同主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第十一屆上海美術大展”在中華藝術宮正式開展。

“本屆大展作品題材豐富、風格多元,較為全面地體現出今日上海美術發展的真實面貌。”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鄭辛遙說。

作為上海地區影響最廣、規模最大、最具權威性的綜合性美術展覽,上海美術大展自2001年創辦以來,每兩年舉辦一屆,本屆大展將展至2022年1月5日。

推出一批主旋律扛鼎之作

洪健的《上海·紅色起源地》,以中國共產黨發起組成立地、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等九個紅色紀念地作為表現對象。畫家採用水墨設色手法將不同時空中的上海紅色建筑組合展示,再現了1921年中國共產黨於上海留下的紅色印跡。

陳迪的《2021.06.17》表現的則是當下中國航天人的生活空間。陳迪說:“我希望我的作品能銘刻時代,《2021.06.17》是對空間的延伸和拓展,是歷史時刻的時代記憶,也是對未來的美好向往。”

從1921年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100年間,中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本屆大展積極引導美術家和廣大美術工作者擁抱時代、走進生活,深入挖掘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資源,創作推出一批主旋律扛鼎之作。

“展出作品中,有歌頌建黨百年的紅色主旋律題材,也有謳歌新時代建設成就和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作品,體現了藝術家們強烈的時代擔當。”鄭辛遙說。

同時,大展鼓勵支持美術家和廣大美術工作者大膽創新、自我突破,積極探索美術新觀念和新風格,從不同視角和層面、以不同內容和形式反映黨和國家波瀾壯闊的歷史征程。從入展作品來看,總體呈現出主題鮮明、內容豐富、風格多樣、語言新穎等特點。

聚集長三角畫家

本屆大展圍繞“建黨百年”重大主題,面向長三角地區廣泛征集優秀作品,得到了滬蘇浙皖美術家和美術工作者的關注和響應,短短一周的征集時間,共收到投稿作品1973件。

響應“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2019年第十屆上海美術大展首次將征稿范圍擴至長三角地區,評審團也相應由滬蘇浙皖四地專家組成,大展的參與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

“把蘇浙皖的畫家一起聚集進來,體現了上海美術界開放、包容的心態。”上海市美術家協會顧問張培成說。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丁設表示:“入展作品中蘇浙皖作者佔比約25%,通過引入競爭機制促進上海美術人才隊伍的建設,同時也為四地美術家提供交流平台,共同探討‘江南文化’在美術領域回應新時代的新語匯。”

經過初評、復評和評獎三輪評審,共評出入展作品482件,包括中國畫89件,油畫89件,版畫農民畫59件,水彩粉畫59件,雕塑39件,漆畫22件,綜合材料31件,連環畫年畫28件,漫畫動漫20件,交互裝置及數字媒體12件,插畫18件,海報設計16件﹔評出第八屆白玉蘭美術獎優秀獎5名、佳作獎8名,沈柔堅藝術基金獎8名。

大展分為中華藝術宮5米層和0米層兩個展區,共展出作品510余件,是歷屆大展體量最大的一屆。其中,5米層展廳展出本屆展覽獲獎作品,特邀美術家和總評委作品,中國畫、油畫、雕塑、連環畫、漫畫、插畫、海報設計等種類的入展作品﹔0米層22、23、24展廳展出版畫、水彩粉畫、綜合材料、雕塑、漆畫、數字媒體、交互裝置、農民畫等種類的入展作品,全面展示上海美術創作百花競放、碩果累累的繁榮景象。(來源:解放日報)

(責編:嚴遠、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