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經濟中心

長假正好“刷酸”美容?權威部門試驗結果出爐:這樣的“酸”敢往臉上涂?

2021年09月28日14:26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長假正好“刷酸”美容?權威部門試驗結果出爐:這樣的“酸”敢往臉上涂?

“刷酸”這個新詞匯正頻頻從愛美人士嘴中蹦出﹔而在一些社交平台以“刷酸”為關鍵詞搜索,已有超過20萬篇筆記,不少美妝博主提到“刷酸”能撫平細紋、改善閉口、淡化痘印。


社交平台的“刷酸”分享

但上海市消保委9月27日公布比較試驗結果指出,個別含酸類樣品存在使用風險,且個別主播在直播帶貨時存在著口頭夸大宣傳產品使用效果、缺少對“刷酸”使用禁忌作風險提示的情況。

消保部門指出,“刷酸”實際屬於醫療機構使用一種化學剝脫術,是醫療機構的用語術語。“刷酸”屬於診療行為,需經醫生專業診斷后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合適的使用方案和酸濃度。部分化妝品中雖然也含有某些“酸”,但主要以清潔、保護、美化、修飾為目的,不具備醫療作用。如果化妝品使用“刷酸”用語,有暗示具有醫療作用的嫌疑。換句話說,標榜能“刷酸”的化妝品,本身就有違法宣傳嫌疑。


宣傳“刷酸”“換膚”的產品

同時,部分“刷酸”或含“酸”產品本身也有風險。消保部門模擬消費者購買“刷酸”產品的習慣,在線上平台以“刷酸”“果酸換膚”“祛痘”“去黑頭”等產品名詞或功效為關鍵詞搜索,以及根據網購明星、網紅博主推薦選擇,最終通過商超、藥妝店、電商平台等渠道購買了37件含“酸”樣品。其中16件為標注“妝”字號的含酸化妝品,21件為非化妝品含酸類產品。品牌涵蓋銷量頗高的Stridex、博樂達、DR.WU、芙清密鑰等國內外品牌,價格從68元至765元。

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根據《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對樣品的酸含量、pH值進行了測試,發現“妝”字號樣品總體情況較好,僅1件樣品酸含量(主要為α-羥基酸)超標,其余均符合標准要求﹔pH值的檢測結果發現,有2件“過酸”,其余14件樣品符合標准要求。


“酸”含量不符合標准的化妝品

但部分含酸類樣品(非化妝品)的濃度、pH值差異較大,其中部分樣品“酸度”過高。國家藥監局指出,較高濃度的酸對皮膚具有一定的刺激和破壞作用﹔隨著“酸”濃度的增加、停留時間的延長,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也隨之上升。


“酸”含量較高的產品(非化妝品)

上海市消保委還發現,不少含酸類樣品(非化妝品)在售賣頁面中有“果酸換膚”等宣傳字樣,卻未提醒消費者相關產品需在專業機構的指導下操作、需與防晒產品同時使用等。

市消保委認為,相關試驗結果說明部分“刷酸”產品存在一定的風險和違法宣傳嫌疑,建議消費者在醫生指導下選購使用。同時,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應依法承擔對平台內化妝品經營者的管理責任,監督經營者規范宣傳含“酸”類產品及其功效,如實告知消費者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

(責編:嚴遠、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